
4月16日,國家統計局發布了一季度經濟數據,國內生產總值318758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5.4%。市場普遍認為GDP增長超預期。
一季度經濟取得“開門紅”,“三駕馬車”有何亮點?多家券商機構和專家分析認為,從“三駕馬車”分析來看,國內消費強勁回升激發經濟活力,出口穩定增長彰顯經濟韌性,固定資產投資保持穩定增長,尤其是高技術產業投資增速明顯。
一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4.6%,較去年全年提升1.1個百分點。其中,3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5.9%,較1-2月大幅上升1.9個百分點。
國家統計局副局長盛來運指出,“兩新”政策尤其是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效果明顯,電動自行車、手機、平板、智能手表等新擴圍的產品銷售增速非常高。一季度,限額以上單位通訊器材類商品零售額同比增長26.9%,文化辦公用品類增長21.7%,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增長19.3%,家具類增長18.1%,僅這四項就拉動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4個百分點。
招商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張靜靜指出,整體上看,政策驅動內需效果明顯,一季度經濟實現“開門紅”,符合前期的預測。以舊換新補貼政策效果顯著,家電、汽車置換需求釋放,財政前置發力支撐基建投資。
張靜靜提到,從行業來看,新舊動能“冰火兩重天”,信息服務業、航空航天等投資增速領先,AI大模型、低空經濟等新質生產力對經濟增長的貢獻越來越大。房地產鏈(鋼鐵、水泥)去庫存壓力未解,粗鋼產量同比下降,價格低迷仍在擠壓利潤。
往后看,張靜靜表示,在中美貿易環境承壓的背景下,內需托底經濟的政策有望進一步加碼。刺激消費的以舊換新政策或將產品范圍擴大至服務領域,超長期特別國債或向新基建和新質生產力相關的行業重點傾斜。受到美國關稅因素擾動,預計二季度GDP增速有所回落。考慮到Q2屬于政策端觀望期,因此,全年經濟或仍呈現N字形。
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表示,整體來看,一季度國民經濟開局良好。當前,在“三駕馬車”中,消費增長是推動GDP增長最重要的引擎。近期,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其中提到,“促進工資性收入合理增長、拓寬財產性收入渠道,多措并舉穩住股市”,這會提升居民的消費信心和消費能力。
楊德龍提到,面對美國單方面挑起的關稅戰,我國采取提振消費、拉動投資等有效措施,全方位拉動經濟。國內需求既是重要的應對手段,也是提振我國經濟增長的重要方面。
楊德龍還提到,今年以來,我國股市開局良好,科技股走出了牛市行情,這將形成較強的賺錢效應,吸引更多的居民儲蓄向資本市場轉移,資本市場的走強無疑能提振消費。預計消費增速未來還會繼續回升,這也為下一步經濟增長帶來更多機會。

一季度,貨物進出口總額103013億元,同比增長1.3%。其中,出口61314億元,增長6.9%。民營企業進出口增長5.8%,占進出口總額的比重為56.8%,比上年同期提高2.4個百分點。
聚焦3月,進出口總額37663億元,同比增長6.0%。其中,出口22515億元,增長13.5%;進口15148億元,下降3.5%。
國家統計局副局長盛來運強調,一季度,全球經濟增長動能偏弱,但我國進出口保持基本平穩的態勢。他同時指出,2月份以來國際貿易限制增多,我國出口保持6.9%的增速,顯示了中國出口的韌性。
中國銀河宏觀經濟研究團隊認為,3月我國出口明顯提速,主要受三方面因素提振。其一,從環比數據看,3月我國出口當月環比增速實現46.0%,較2月明顯加快,春節因素消退或是出口提速的重要原因之一。其二,3月海外關稅政策尚不明朗,外貿企業“搶出口”仍較活躍,3月汽車、鞋靴及鋼材等出口產品延續“以價換量”。其三,“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對我國進出口貿易的支撐進一步顯現,國新辦新聞發布會數據顯示,一季度我國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進出口5.26萬億元,增長2.2%,高出整體0.9個百分點,占進出口總值的51.1%。
國泰海通宏觀研究團隊認為,外需回落的背景下,中國出口環比動能依舊強于季節性,背后是搶出口的短暫重現。全球PMI和美國PMI均在回落的背景下,中國出口環比動能強于季節性水平。拆分來看,在美國對中國和墨西哥關稅加征的背景下,對美出口環比增速回升至季節性水平、對拉美出口增速顯著回升,可能反映對4月關稅預期升溫下出口商對美搶出口效應再現。
國家高端智庫CDI資深研究員宋丁認為,現在雖然面臨關稅戰的考驗,但對于經濟不會造成嚴重影響。“畢竟關稅戰只是美國的關稅戰,而不是世界的關稅戰。目前美國在中國的出口占比不到15%,國內對沖關稅戰負面影響的因素已經顯現。”
除國家政策方面的扶持,宋丁還指出,在國際形勢方面,目前歐盟也好,日韓也好,都表現出互相支撐的積極態勢。美國關稅戰的負面影響可以通過與其他國家形成的互相支撐消解。中國二季度乃至全年的經濟不會出現坍塌式的走勢,仍將保持相對平穩的發展。

一季度,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103174億元,同比增長4.2%,比上年全年加快1.0個百分點;扣除房地產開發投資,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增長8.3%。
分領域看,基礎設施投資同比增長5.8%,制造業投資增長9.1%,房地產開發投資下降9.9%。全國新建商品房銷售面積21869萬平方米,同比下降3.0%,降幅比1-2月份收窄2.1個百分點;新建商品房銷售額20798億元,下降2.1%,降幅收窄0.5個百分點。
分產業看,第一產業投資同比增長16.0%,第二產業投資增長11.9%,第三產業投資增長0.1%。民間投資增長0.4%;扣除房地產開發投資,民間投資增長6.0%。
值得注意的是,高技術產業投資同比增長6.5%,其中信息服務業、航空航天器及設備制造業、計算機及辦公設備制造業、專業技術服務業投資分別增長34.4%、30.3%、28.5%、26.1%。
國盛證券楊業偉團隊認為,3月制造業固投同比為9.2%,持平于上月。亮點是民間固定資產投資增速自去年11月觸底以來持續回升,3月民間固定資產投資增速由負轉正,需要持續關注關稅對制造業投資的沖擊。
招商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張靜靜認為,隨著穩住樓市政策持續推進,3月份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上漲城市個數增加,各線城市同比降幅均繼續收窄,房地產投資對經濟的負向拖累有望進一步縮小。
中信證券楊帆團隊認為,3月投資增速顯著超出市場預期,一季度投資實現“開門紅”,基建投資靠前發力或為核心驅動因素。基建投資的亮眼表現或主要與“開年各地積極推進重大項目開工,全力沖刺開門紅效應”有關。
楊帆團隊表示,向后看,伴隨4月開啟今年超長期特別國債的發行,設備更新政策料將得以順利接續,支持我國制造業投資保持偏高水平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