碗中記錄著中華民族千百年來的無數個日月,而在無數的日月中,又映照出了中華民族的無窮智慧。
剛從窯爐拿出來的時候,湖藍色的碗上一絲又一絲的裂痕炸開,如同雨點灑落屋檐,又似大珠小珠落玉盤。裂紋四散開來,層層疊疊,如連綿起伏的山巒。兩條鯉魚盤在中間,勾勒出道道金邊,如冰的裂紋襯得鯉魚似在水底遨游,活靈活現。
滾燙的茶水注下,瞬間,細密的裂紋像被施了魔法,變得影影綽綽。起初,它們好似薄紗般的晨霧,輕柔地纏繞著青山;又似浩渺無垠的湖面,氤氳著如煙的水汽。隨著茶水的浸潤,瓷色下的裂痕漸漸隱匿身形,好似被這溫暖的茶湯溫柔地擁入懷中。
陽光斜斜地灑在碗中,茶水仿若被揉進細碎的金子,那隱匿的裂痕在波光粼粼中若隱若現,每一道都像歲月鐫刻的紋路;再看時,又如春日平靜的湖面,美不勝收。
帶有裂痕的碗是宋代燒瓷次品。上品被送至皇家,次品被工匠留下。工匠認為次品雖有裂痕,卻造就了另一種美,于是開始研究裂紋。從這些作品中,我們見證了工匠摸爬滾打的過程,聽見了瓷器的碎裂聲,看見了美麗的冰裂紋。宋朝瓷器上的冰裂痕算是一種經典,可到了后來,這種手藝卻失傳了,直到幾百年后,我們才用各種手段予以還原。
冰裂痕是美麗的,可如果沒有宋朝那件次品,就不會有似花綻放的冰裂痕。藝術如此,中國科技亦如此。芯片貿易戰初期,我們被打得措手不及,但我們沒有放棄,而是在失敗中一次次摔倒,又一次次站起來,最終研究出了自己的高端芯片,成為世界上唯一可以自主研發高端芯片的國家。中華民族一直以來都是這樣,在失敗中尋找成功,在缺點中尋覓完美。
碗中日月流逝,而中國,在碗中日月的流逝中,一次次攀登,一次次創新,讓碗中日月的光更加明亮!
◆點評
作文構思精巧,借碗中的裂紋串聯古今。從對冰裂紋瓷器細膩的描寫到闡述其背后蘊含的工匠探索精神,再聯系中國科技的發展,以小見大,展現出了中華民族在挫折中奮進、在失敗里創新的優秀品質,行文流暢,主題深刻,引發了讀者對民族精神的思考。
【作者系湖北仙桃市第二中學七·10班學生,指導老師:林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