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訊 3月30日,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學術季第一階段啟幕。活動包括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藏陳列展覽、文化引擎——中央美術學院國際美術館高峰論壇、全國高校藝術博物館聯盟會議等。當天上午,“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藏陳列”展覽開幕。展覽歷經一年多的籌備與實施,從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兩萬余件藏品中精選近500件優秀作品,呈現了“古代中國藝術”和“現代中國美術”兩個專題板塊,不僅是久遠恢宏的藝術史的生動書寫,更是學院教學實踐的重要資源,承載著百年美院藝為人民的學術積淀,見證了中國美術教育篳路藍縷的發展歷程。
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黨組成員、副主席諸迪結合在中央美術學院和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的工作經驗表示,此次展覽的籌備與展出,是新時代美術館工作的重要活動。
中央美術學院原院長靳尚誼表示,在全球大型美術館中,大部分都有向公眾開放的固定陳列,這些陳列對文化事業的發展和文化活動推廣具有突出的價值,是美術館的基本功能。中央美術學院開始將館藏精品作為固定陳列,這是向現代美術館轉型的重要舉措。
文化和旅游部藝術司副司長何亞文表示,此次展覽不僅是對中央美術學院藝術收藏的系統展示,更以高校美術館的獨特定位,為文化傳承、美育普及和國際藝術對話的新方式提供典型案例。
中央美術學院院長林茂表示,中央美術學院的館藏歷史是一部濃縮的中國現代美術教育發展史,彰顯著“以收藏促進教學,以典藏傳承文脈”的優良傳統,不僅是對歷史的回望,更是對藝術典藏當代價值的重新詮釋。
芝加哥藝術博物館總裁暨館長容度、芝加哥藝術博物館亞洲藝術普瑞茲克專席主任兼中國藝術總策展人汪濤認為,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依托豐富的藏品與學術資源,正與世界發展產生呼應,對推動全球美術事業的交流產生積極影響。
湖北美術館館長冀少峰表示,固定陳列是一座美術館的基石,也是其辦館特色和學術水平的集中體現。未來,湖北美術館與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將攜手共進,共同推動美術館的高質量收藏、高水平利用和高品質服務。
展覽顧問、北京大學藝術學院教授鄭巖表示,此次固定陳列彰顯了“美院特質”:藝術家面向時代與未來的創作實踐,始終深植中華文化的沃土;而當代藝術的新命題、新觀念,也時時激發著美術史家向更深、更廣處重新發掘,重建我們的藝術傳統。
展覽總策展人、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館長靳軍表示,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始終將藏品的研究和展示作為工作核心,以館藏陳列為線索,展示從傳統經典到媒介創新的藝術發展路徑。同時,通過數字交互藝術、人工智能、動態沉浸和模擬修復等實現藏品的“活化”,讓中國藝術史可視、可感,是對傳統經典的繼承和對藝術未來的期待。(黃家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