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聯合研究團隊于2025年2月18日在國際學術期刊《自然》線上發表研究成果,發現常壓下鎳氧化物的高溫超導電性,為解決高溫超導機理的科學難題提供了新突破口。
實現這一重大突破的科研團隊平均年齡僅28歲。團隊負責人陳卓昱僅35歲。
研究團隊自主研發了“強氧化原子逐層外延”技術。這項技術不僅為包括寬禁帶半導體等各類氧化物的缺氧難題提供了解決方案,還極大地拓展了高溫超導等強關聯電子系統的人工設計與制備。研究團隊在此基礎上開發鎳基超導材料,試驗了1000多片樣品,最后在常壓環境下,實現了鎳氧化物材料的高溫超導電性。
鎳基超導研究是當前國際科學界的前沿熱點。中國團隊全部采用國產儀器,發展了獨特的強氧化能力薄膜生長技術,成功獲得了晶體質量更高的薄膜材料。這不僅實現了科學上的突破性發現,更為我國在超導乃至量子材料領域的長期自主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摘編自“新華網”2025年2月18日)
◆素材解讀
1.科技領域重大突破。我國科研團隊自主研發的“強氧化原子逐層外延”技術,經千余次試驗實現突破,為解決高溫超導機理難題提供了新方向,彰顯了科技創新實力。
2.年輕科研力量崛起。實現這一重大突破的科研團隊平均年齡僅28歲,體現出我國在科研人才培養上成效顯著,年輕科研力量崛起,未來可期。
◆適用話題
科技創新 堅持不懈 青年擔當 自主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