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23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深化農村改革扎實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意見》提出,以改革開放和科技創新為動力,鞏固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深入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確保國家糧食安全,提升鄉村產業發展水平、鄉村建設水平、鄉村治理水平,千方百計推動農業增效益、農村增活力、農民增收入,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提供基礎支撐。這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第13個指導“三農”工作的中央一號文件。
2025年中央一號文件首次提出“因地制宜發展農業新質生產力”,為農業高質量發展指明突破方向和著力點,為農業現代化注入新動能。文件強調,要以科技創新為引領,推動先進生產要素集聚,加快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強化農業科研資源統籌,培育農業科技領軍企業。
從“南繁硅谷”的種業振興,到智慧農業的廣泛應用;從農機裝備的升級換代,到綠色生態的可持續發展,農業新質生產力將成為推動鄉村振興的強勁引擎。
(摘編自“人民網”2025年2月28日)
◆素材解讀
1.科技創新賦能農業發展。科技創新對農業新質生產力有引領作用,要讓科技賦能農業,為保障糧食安全和農業農村現代化筑牢科技根基。
2.筑牢農村現代化根基。發展農業新質生產力不僅是技術革新,更是理念升華,能提升農業效益、農村活力、農民收入,確保國家糧食安全,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提供基礎支撐,是鄉村振興的強勁引擎。
◆適用話題
鄉村振興 新質生產力 糧食安全 科技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