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振宇說過:“如果你不知道干什么,那就去學習;如果你不知道學什么,就去學演講”。演講是一個可以讓人由內而外地蛻變的活動。
什么是演講呢?演講是指一個人在公開場合運用語言藝術,以有聲語言為主要手段,以體態(tài)語言為輔助手段,針對某個具體問題,鮮明、完整地發(fā)表自己的主張和見解,闡明事理或抒發(fā)感情,進行宣傳鼓勵的一種語言交際行動。它是有目的地向聽眾傳遞信息、傳播知識、引起感情共鳴的傳播方式。若想學習演講技巧,我們首先需要掌握兩個方面:會撰稿、會演講。
文字是人類交流和表達思想的重要工具,它能夠影響讀者的思想和行為,所以在演講開始前,準備一篇好的演講稿是至關重要的。在撰寫演講稿前,我們需要考慮這幾個問題:對誰講(對象)、在哪講(場合)、為什么講(訴求)、講什么(觀點)。大家且看下面這四篇特點鮮明、風格各異的演講詞:
《最后一次講演》
對誰講(對象):參加李公樸追悼會的青年。
在哪講(場合):李公樸的追悼會上。
為什么講(訴求):李公樸參加愛國民主運動,在昆明被特務暗殺。
講什么(觀點):號召青年繼承先輩的革命精神。
《應有格物致知精神》
對誰講(對象):中國大學生。
在哪講(場合):人民大會堂“情系中華”大會。
為什么講(訴求):中國傳統(tǒng)教育不真正重視格物致知,當今的中國學生依然輕視實驗精神。
講什么(觀點):中國學生應當以格物致知精神學習自然科學。
《我一生的重要抉擇》
對誰講(對象):北大學生。
在哪講(場合):北大講座。
為什么講(訴求):目前還存在很多盲目崇拜權威的現(xiàn)象。
講什么(觀點):應當大力扶持年輕人。
《慶祝奧林匹克運動復興25周年》
對誰講(對象):參加瑞士洛桑國際奧委會的全體委員。
在哪講(場合):瑞士洛桑國際奧委會的全體委員。
為什么講(訴求):奧林匹克運動曾終止過;復興的25年間有服用興奮劑等丑聞。
講什么(觀點):奧林匹克精神非常重要,要繼續(xù)發(fā)揚。
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四篇演講詞的共性:1.吸引聽眾(針對特定的對象和場合);2.觀點鮮明;3.思路清晰。
首先,要吸引聽眾。演講稿不同于一般的議論文,它更要求有現(xiàn)實針對性,充分考慮具體場合、聽眾特點、主題需要、環(huán)境氣氛等因素,據(jù)此采用不同的演講方式。演講是面向聽眾的,因此寫作時眼里必須有聽眾。要時時吸引聽眾的注意力,讓聽眾對你所表達的內容及觀點產生共鳴。
其次,觀點要鮮明。演講是向聽眾傳達演講者對某個問題、某種現(xiàn)象所持有的觀點或看法,以期獲得聽眾的認可與共鳴。這要求演講稿的內容必須表明主張或闡明見解,或贊成,或反對,或表揚,或批評,都要做到立場鮮明、態(tài)度明確,不能含糊其詞。
再次,思路要清晰。不僅要有明確的觀點,更要在演講詞中將觀點清晰地表達出來。因為演講的特點是瞬時性和一次性,故而聽眾很容易抓不住演講中心,導致演講效果欠佳。因此,演講者只有做到思路清晰、條理分明,才能讓聽眾快速地接受觀點。
最后,要做到內容精彩。學習演講技巧,還要著力錘煉語言,增強演講的感染力。
掌握了吸引聽眾、觀點鮮明、思路清晰、內容精彩等關鍵要素,我們便能夠顯著提升演講的效果和影響力。演講技巧的提升需要我們不斷學習和實踐,將這些技巧內化于心、外化于行,才能在各類演講場合中脫穎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