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年前,成都高新體育中心里的譚寧,如離弦之箭沖向何冰嬌,祝賀隊友為中國隊捧回尤伯杯奪下最后一分。一年后,在離成都1900公里的廈門鳳凰體育館,譚寧和劉圣書托舉起中國羽毛球隊和萬千球迷的夢想,在耀眼的聚光燈下,迎接隊友們如潮水般涌來的快樂。
蘇迪曼杯賽創建于1989年,因印尼羽毛球之父迪克·蘇迪曼而得名,是如今世界羽壇三大團體賽事最年輕的個體,代表著世界羽毛球混合團體賽的最高榮譽。和湯姆斯杯、尤伯杯注重陣容厚度不同,蘇迪曼杯注重檢驗各隊的整體高度。中國隊在前三屆賽事均闖入四強,遺憾的是三次全部止步半決賽。
蘇迪曼杯用純銀打造,表面鍍純金,重達12公斤。中國隊首次捧起沉甸甸的蘇迪曼杯是1995年在瑞士洛桑,從此開始締結同蘇迪曼杯的緣分,2025年是中國隊首奪蘇杯30周年。在廈門蘇迪曼杯開始之前,中國隊一代又一代精英已經13次高高舉起獎杯。
中國隊從1995年至2001年間,連續四次捧起蘇迪曼杯,成為這項賽事創辦以來首支四連冠的隊伍。2003年,中國隊在荷蘭埃因霍溫被韓國隊打斷連續奪冠的氣勢。兩年后,中國首次承辦這項賽事,決賽在首都體育館進行,以奧運冠軍張軍/高崚、張寧、林丹組成的中國隊3比0輕取印尼隊,奪回失去了兩年的獎杯。
之后,中國隊一口氣連續六次奪冠,直到2017年的澳大利亞黃金海岸,處于新老交替的中國隊半決賽淘汰勁敵日本隊,在與韓國隊的決賽中苦戰,2比3落敗。不過,那一次磨難為中國隊之后連續捧杯創造了有利條件,以陳雨菲、石宇奇、劉雨辰、李俊慧、陳清晨、賈一凡、鄭思維、黃雅瓊和黃東萍等人為主力組成的陣容,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奪冠佳績。
巴黎奧運會后,中國隊的年輕人加快了向上攀登的腳步,其中,劉圣書/譚寧一口氣奪得巴黎奧運會后的日本公開賽、北極公開賽、熊本大師賽和中國大師賽四個冠軍。來到廈門蘇迪曼杯賽場,劉圣書和譚寧用勝利累積的自信和實力的穩步提升,成長為中國隊在女雙的絕對依靠。賽前,兩位年輕人身上絲毫看不到壓力。劉圣書在展望可能遇到的挑戰時表示:“上一次蘇迪曼杯我們在旁邊學習了很多,這一次我們做好一切準備。這是我倆的第一次蘇迪曼杯,要把年輕的力量打出來。”
中國隊近兩次丟掉蘇迪曼杯都是因為韓國隊,兩支球隊在2025年蘇杯決賽如期相遇。韓國隊的排兵延續了自淘汰賽以來重用世錦賽雙料冠軍徐承宰的布陣風格,教練樸柱奉希望手中的兩張王牌安洗瑩和徐承宰完成各自任務,女雙組合白荷娜/李紹希也被寄予厚望。這對組合曾經在團體賽給中國隊造成巨大困難,杭州亞運會女團決賽時,正是白荷娜/李紹希掀翻陳清晨/賈一凡后,局勢開始朝有利于韓國隊的方向推進。
另一邊,劉圣書/譚寧第一次在蘇迪曼杯擔任主力,絕對不會輕易放走手邊的機會。賽場彌漫的緊張氛圍被她們化作動力,從小組賽第一次亮相到決賽直落兩局硬抗白荷娜/李紹希的反撲,中國隊年輕人展現出的賽場定力令人欣喜,她們真正做到了什么叫做勇敢無畏。中國羽毛球隊之所以常年強大,新人不斷涌現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相比于巴黎奧運會周期的最后一次蘇迪曼杯,在洛杉磯奧運周期的第一次團體賽事——廈門蘇迪曼杯,中國隊在陣容上更加年輕。在蘇州時,中國隊決賽派出的陣容是混雙鄭思維/黃雅瓊、男單石宇奇、女單陳雨菲、男雙梁偉鏗/王昶和女雙陳清晨/賈一凡。兩年后,眼前同樣是老對手韓國隊,中國隊的決賽陣容更換了多達5人,混雙馮彥哲/黃東萍取代了已經告別國家隊的鄭思維/黃雅瓊,女單王祉怡接班陳雨菲對抗安洗瑩,巴黎奧運會銀牌得主劉圣書/譚寧擔任女雙主力,諸多新面孔在決賽時刻亮相,標志中國隊的年輕人經過兩年潛心修煉,已經可以在關鍵時刻被委以重任。與之形成鮮明對比,韓國隊的決賽陣容僅更換了男單和男雙各一人。
年輕人的展翅翱翔來自于過往失敗的淬煉,從失利中找尋到迷宮出口的馮彥哲成為中國隊在混雙的頂梁柱,五場比賽保持全勝,半決賽擊敗日本隊以及決賽與黃東萍力抗臨時重組的徐承宰/蔡侑玎,連續為中國隊搶下關鍵的第一分,奠定了馮彥哲在混雙組的重要位置。
除了中國隊的年輕人,還有很多新鮮的名字亮相,譬如兩位世青賽單打冠軍印尼的法漢和日本的宮崎友花。在廈門,這兩位年輕人第一次入圍參賽名單和第一次登場。小組賽末戰,日本隊總比分0比2,意外落后于馬來西亞隊。宮崎友花在危急時刻戰勝世青賽冠軍吳堇溦,拉開日本隊的反撲大幕。另一邊,法漢在半決賽取代老大哥喬納坦出戰,他不負眾望,繼年初的亞團賽后,繼續展示自己在團體賽中的潛力,從韓國隊手中贏下關鍵的一分。
以參賽次數為標準,從2017年在黃金海岸開始征戰蘇迪曼杯的石宇奇、陳雨菲、陳清晨、賈一凡、黃東萍算得上老將,賽前合影5人齊刷刷比出“5”的手勢。他們撐起東京和巴黎兩個奧運周期,已經陪伴中國羽毛球隊走過了一屆又一屆蘇迪曼杯,他們的肩膀一次又一次承載著大家的期待。
8年前,太平洋的海風吹散了年輕的中國羽毛球驕子們對蘇迪曼杯的最初渴望,卻不曾磨滅他們堅定為中國隊奪回獎杯的決心。在南寧,石宇奇和陳雨菲聯手對抗狀態火熱的桃田賢斗和山口茜,為中國隊重奪蘇杯。在萬塔,東京奧運會決賽落敗的陳清晨/賈一凡擦干臉頰上遺憾與苦澀的淚水,頂住里約奧運會冠軍松友美佐紀與兩屆世錦賽冠軍松本麻佑的臨時組合。在蘇州,陳雨菲粉碎了韓國隊和安洗瑩試圖反撲的攻勢,為中國隊牢牢守護住了金燦燦的獎杯。及至廈門,自認賽前狀態并不出色的黃東萍依然在混雙貢獻穩定和重要的發揮,為中國隊捧杯立下赫赫戰功。

在廈門蘇迪曼杯期間迎來30歲生日的黃東萍感慨:“30歲是一個分水嶺,也是一個好的開始,會讓自己越來越好。”有了他們的貢獻,中國羽毛球隊才越來越好。五屆賽事,四次捧杯,中國隊每一次和蘇迪曼杯的親密接觸,都離不開這些處于中生代的“老將”。
在其他參賽隊伍中,同樣不乏這樣默默耕耘的核心人物。已經35歲的中國臺北老將周天成,是2009年亮相蘇迪曼杯的絕對元老,在自己的第九次旅途中有這樣的期許——幫助中國臺北隊打破蘇迪曼杯不進四強的魔咒。盡管未能實現,但周天成的努力拼搏以及戰勝病魔重回賽場的經歷,帶給大家一個又一個令人感動的羽毛球故事。
結束蘇迪曼杯,和炫目的頒獎臺作別,中國隊在這項自1989年創建的賽事中14次捧杯,未來的荊棘正在前方等待。
幾個月后的巴黎,洛杉磯奧運周期第一次世錦賽在等待著中國隊的將士們。巴黎奧運周期的三屆世錦賽,中國隊僅贏得四個冠軍,包括陳清晨/賈一凡的女雙三連冠以及鄭思維/黃雅瓊在2022年的金牌。2023年的哥本哈根,中國隊被韓國隊搶盡風頭,韓國選手連奪女單、混雙和男雙三個冠軍,一時風光無兩。如今重回巴黎,這里等待著中國隊將士們收復失地。
展望巴黎世錦賽,中國隊仍然在每一個單項上都具有奪金的實力。狀態火熱的石宇奇將努力沖擊自己的第一個單項世界冠軍;王祉怡、陳雨菲、韓悅為了世界第一力拼安洗瑩;梁偉鏗/王昶的目標是打破中國隊自2018南京世錦賽以來的男雙冠軍荒;女雙奪冠的重擔落在劉圣書/譚寧身上;經歷蘇迪曼杯考驗的馮彥哲/黃東萍以及養精蓄銳的蔣振邦/魏雅欣,將齊心協力守護中國隊在混雙的榮耀。
廈門蘇迪曼杯結束時,中國羽毛球協會主席張軍說,這個冠軍會給整支隊伍帶來不一樣的氣質。“團體賽是最能漲隊伍士氣的,蘇迪曼杯打完之后,我相信整個中國隊,無論是核心隊員還是年輕隊員,都會有那種冠軍的氣場,在后面的國際賽場上把自己的東西更好地展現出來。”
的確如此,在耀眼的聚光燈下,中國羽毛球隊從不令人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