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在2025年世界田聯接力世錦賽女子4×100資格賽中,中國隊跑出43秒03的賽季最好成績,獲得小組第一和世界田徑錦標賽參賽資格,跑第一棒的是16歲的陳妤頡。
這位來自寧波的少女還以11秒29的成績獲得過全國田徑冠軍賽暨全國田徑大獎賽總決賽百米冠軍,刷新個人最好成績,打破全國少年紀錄。2025年4月26日晚,陳妤頡在鉆石聯賽廈門站200米決賽上,以22秒99的成績獲得第四名,刷新亞洲青少年紀錄,成為本賽季國內最佳成績之一。


另一位少女嚴子怡也來自寧波,不滿17歲,就已三次改寫女子標槍世界青年紀錄,“跳級”參加全國成人比賽,屢屢戰勝世界名將,入圍2024世界田聯年度新星名單,迅速成為中國田徑后起之秀……
她們身上有許多共性:都是充滿朝氣的中學生,都起步于校運會上“嶄露頭角”,都經歷過體校教練的“精心淬煉”,都成就于自身的“努力付出”,也都用實力彰顯了寧波教育“一生一技”的成果。
2022年,在寧波市鄞州區中小學田徑運動會上,一個閃電般的身影引發全場歡呼。小姑娘上演真實版一騎絕塵,將對手甩出鏡頭。陳妤頡,當時是寧波七中初二學生,大家親切地叫她“小飛人”。她后來不負所望,在各級比賽中頻獲佳績,刷新紀錄。
是天賦異稟,還是后天努力?陳妤頡父母講述了女兒的成長之路?!八龔男【头浅O矚g運動,練過跆拳道,打過網球,也取得一些成績。但因為身形嬌小,怎么都突破不了自己的瓶頸。一次偶然機會參加了四眼碶小學校運會,就引起潘才冬老師的注意。潘老師發現這孩子身上有跑步天賦,建議她改練田徑。”陳妤頡父母都是浙江大學高水平運動員,他們沒有把女兒當溫室花朵來呵護,而是在她揮灑汗水時給予支持鼓勵。就這樣,陳妤頡改換項目,加入學校小螞蟻田徑隊,從此向前一路狂奔。
嚴子怡也有同樣的經歷。她曾就讀于海曙區櫟社小學,小時只知道力氣比別人大,個頭兒比同齡人高,但從來沒想過能在體育道路上走得這么遠。改變她人生軌跡的是體育老師沈金龍。沈老師在體育課上發現嚴子怡不僅爆發力強,技術動作理解和掌握也超快,就讓她加入了校田徑隊。第二年,她代表學校參加了海曙區田徑比賽,被體校教練看中,開始接受專業集訓。以后,她連連獲得喜人成績,成為第一個達到巴黎奧運會A標的中國女子標槍選手,六次奪得全國冠軍。
寧波市教育局教研室體育教研員馬楊旭認為:“培養體育人才需要多方面因素配合,體育活動的普及開展、體育項目的布局設計、賽事體系的層級遴選、專業教練的選材指導、培養通道的有效銜接,讓優秀人才在合適的年齡進入精準的賽道,這是一生一技的核心。有了這樣的機制,我們的優秀學生才一點點被大眾關注,被世界看見?!?/p>

寧波是奧運冠軍之城,培養出眾多優秀體育人才。這不是巧合,在速度與力量的背后,是人才培養有組織的優化,是項目化布局和小初高貫通的有效發力。選擇和努力同樣重要,依據興趣、普及推廣,需要科學的制度設計。
近年來,寧波市教育局大力推動體育“一生一技”選項教學,根據國家體育“633”行動規劃和全市體育基礎條件,確定了足球、籃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田徑、游泳、跳繩、操舞等9個重點項目,以及網球、射擊、武術、攀巖、曲棍球、棒壘球、跆拳道、蹦床、沙灘排球、手球、帆船、舞龍舞獅、圍棋等13個特色項目。重點項目要求各區(縣、市)全部布局,特色項目可結合區域實際選擇若干布局,形成了“9+X”布局結構。同時,打通學段銜接,通過認定項目試點小學、實驗初中、特色高中,以項目為單元,打造由1-2所特色高中,至少2-3所實驗初中、4-6所試點小學共同組成的一條龍培養賽道。全市選項學生達到79.92萬人,占中小學生總數的80%。圍繞運動項目,“教會、勤練、常賽”已成為全市校園體育教育的顯著特點。
持續優化賽事設計,教育和體育部門每年聯合制發賽事計劃。今年,市區兩級教育部門組織的體育賽事193項目,直接參賽達11.22萬人。目前,9個重點項目已實現了市、區、校三級上下貫通、層級遞進的校園聯賽體系,打造了“校BA”“校FA”等品牌賽事。2023學年,市、區兩級籃球、足球聯賽達3000余場,42000余名運動員參賽。2024年籃球總決賽,實現了校園籃球的多項紀錄:首次在CBA專業場館進行,首次引入賽事運營,首次電視直播,首次專業解說,賽事品質再上臺階。
奧運項目系統開展,有力促進了競技人才的培養。近五年,寧波培養輸送至省隊的運動員有194人,目前在國家隊訓練的寧波運動員有30多人,足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游泳、健美操、田徑等項目在省級學校聯賽中相繼奪冠,以陳妤頡、嚴子怡、余依婷、董佳麗等為代表的后備力量充足,多次獲得全國或國際賽事桂冠。
非奧項目廣泛實施,豐富了校園體育氛圍,市教育局每年都組織傳統體育項目比賽、棋類比賽和特色課間操展示等,包括毽球、舞龍舞獅、跳皮筋、竹竿舞、抖空竹、風箏等,總決賽規模達3000多人。

2024年,寧波共有3名學生通過體育途徑被北大錄取,其中兩人來自鎮海中學,另一位來自寧波光華學校。據了解,北京大學2024年高水平運動隊招生總計劃不超過40人。乒乓球男生、女生最多各招0-2人,田徑計劃招生14人,報名門檻很高,只有獲得國家一級運動員以上技術等級才有資格報考。鎮海中學體育組組長苑景蕊表示,這兩名學生平時比普通學生更辛苦,每天至少要完成兩個多小時體育訓練,還要和其他學生一樣學好文化課。節假日期間安排加訓,幾乎沒有閑暇的時候,“體育途徑絕不是捷徑,而是對特長學生一條更適合實現夢想的路徑。兩個學生刻苦自律,有體育天賦,因此獲得了喜人的結果”。
對這些學生,學?;撕艽缶τ眯呐囵B,教練和學科教師組成團隊,朝著同一個方向努力。教練不僅關注專技水平,還與學科老師研商交流學生的文化課成績,以便及時調整訓練時間和強度。面對不同的學生,教練設定不同的既定目標,采取不同的訓練策略。
現在,體育特長已成為天賦孩子重要的升學通道。近三年,市直屬普高有162名學生通過體育特長考入了985、211和體育學院等重點院校。去年中考,市直屬普高吸引了104名二級及以上運動員報考,高水平運動員報考數逐年增長。
在普及基礎上,建立優秀潛能學生篩選機制,尤為重要。“一生一技”是普及的做法,如何通過普及,建立人才篩選,引導進入精準賽道是關鍵。市教育局通過數字賦能,建成素質教育管理平臺,集選項教學、賽事清單、報名發布、特長學生層級分類、學生體質健康等功能,匯總市區校三級賽事計劃,通過“一生一技”體育項目的流量和熱度監測,實現日日有活動、周周有比賽、月月有聯賽的管理目標。學生體質健康功能錄入全市一年兩測體質健康數據,對區域、學校和個體學生進行多維度體質健康數據分析,結合選項教學,組成教研團隊對落后地區、學校精準指導,全市學生體質健康優良率達到68.01%,遠高于全國平均水平。比賽報名和成績發布通過平臺管理,每次比賽成績自動納入四級管理清單,國家一級運動員及以上或全國比賽個人前六、集體項目前八為特優層級,國家二級運動員或省級個人前六、集體項目前八為拔尖層級,還有骨干和新秀層級,采取梯度管理。
實施“一生一技”,調動了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熱情,同時,通過項目布局、賽道設計、比賽遴選、專業集訓等制度,建立起完整的人才培養鏈條,實現了競技人才有組織培養。市教育局體藝勞處負責人認為,“只有體育人口大規模、梯隊化,才能挖掘培養更多優秀體育人才,教育、體育部門對此有非常強的共識”。
“一生一技”是寧波校園體育的主要抓手,推動體育鍛煉和體育精神的普及,讓學生獲得健康的體質。學生們在賽場上學會的頑強拼搏、遵守規則、尊重對手、協作補位是現代公民的基本素養,也是體育運動獨特的價值。推進中小學開展體育“一生一技”選項教學,讓學生在運動中感受體育的魅力和樂趣,真正實現“每天鍛煉一小時,幸福生活一輩子”的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