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是一個老北京人,一個在胡同里長大的孩子。
我的祖居在原宣武區的牛街,是回族人。同時,我也是新中國的同齡人。
在我的記憶中,胡同內一年四季總會傳來的吆喝聲,是我們生活中不可缺的樂曲,從早到晚從不間斷。他們中間各有各的內容,有做各種吃食的買賣人,也有各種憑手藝吃飯的手藝人,也有憑技藝掙錢的賣藝人,如:耍猴的等等,真是五花八門,各有各的情趣。
今兒個我就揀他們其中的鋦匠和磨刀匠跟您說一說。
先說說鋦匠。
那時在胡同里流傳著這樣的一首兒歌:
鋦盆兒鋦碗兒鋦大缸,
缸里面有個小姑娘,
十幾了?十五了。
再呆三年該娶了!
唱:什么連鎖呀——黃連鎖,什么開呀——鑰匙開呀!
開開一個了呀,賣鎖呀——賣鎖……
如果您和我的年齡相仿,一定會記得這首兒歌的。
在咱北京,還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一年的夏天,北京一連下了三天的大雨,不幸的是,北海著名的白塔,被雷震裂了一個大口子。這個怎么辦呀?
這時,胡同里傳來吆喝聲:“鋦盆喲——鋦大缸喲——”大家出門一看,只見一個白胡子老頭,肩上搭著裝著工具的褡褳,正沿路吆喝。張嬸拿出自家的一個破盆兒讓他鋦,老者看了看說,“這個太小了,我專門鋦大個兒的?!崩畲鬆斦f:“我家有個腌咸菜的大缸,裂了一道口子,麻煩您給鋦一鋦?!崩险邌枺骸岸啻螅俊崩畲鬆斢檬直攘艘幌抡f:“有我半人高?!崩险咝χf:“還是太小了,不鋦!”
這時有幾個看熱鬧的人紛紛指著老者,說:“這么大的缸,您還嫌??!有本事把白塔的裂紋鋦好,那才叫真本事哪!”老者說:“那還差不多!”這時烏云又涌了上來,空中“咔嚓”響了一個炸雷,大雨傾盆而降,人們都急忙忙回家躲雨,而老者卻向白塔奔去。
第二天,云消霧散,人們發現,北海白塔上的裂痕居然被鋦上了,幾個大鋦子把白塔鋦得嚴絲合縫,真是太好了。后來人們才知道,那個老者竟是魯班爺下凡,為人們解決了一件大事情。
說完了一個美麗傳說的故事,再跟您說一個我自己親身經歷過的事兒。
1960年,我10歲,上小學三年級。
一天,胡同里又傳來鋦匠的吆喝聲:“鋦盆兒喲——鋦碗喲——”老媽拿出一個破盤子,這個盤子直徑有20多厘米(屬于8寸盤兒),在家庭中算是大盤子了。上面有古色古香的花色圖案,很是好看。遺憾的是盤子不知怎么弄的破了一塊兒,這塊有五六厘米長,像個月牙形??上У氖?,這個殘片還找不著了,只剩下這個殘缺的破盤子,老媽一直沒舍得扔。那天聽到吆喝聲,老媽拿著破盤子走了出去,想碰碰運氣,我也跟了出去。老媽對鋦匠說:“麻煩您給瞧瞧,能不能給配上一塊兒?”鋦匠是個40歲左右的中年漢子,拿過盤子看了看,說:“行,您等會兒,我找找看?!闭f著拿出他隨身攜帶的布兜兒,打開,我一看里面有很多各種碗盤的碎兒,只見他從里面找出一個形狀差不多的瓷片兒,放在破盤子上比了比,然后又拿出工具敲打了幾下。只見他坐在馬扎上,膝蓋上墊著一塊挺厚的工作布,隨后拿出鋦匠工具,在盤子上就鋦了起來。
中國有一句俗語:“沒有金剛鉆,別攬瓷器活兒?!闭f的就是這種工具。它中間有軸是安裝鉆頭的,我想那就是金剛鉆吧!工具軸的兩邊有著結實的皮條。只見鋦匠拉動皮條,讓鉆頭轉起來,在破盤和配片上各打了幾個眼兒,在打眼兒過程中,不時地飛起瓷片上的粉末。待打完眼后,他又從木箱的小抽屜里拿出鐵鋦子分別按在對好的瓷盤上,反復地敲敲打打,“叮叮當當”不時傳來清脆的響聲,待鋦好后,又從一個鐵盒里取出膩子,反復涂抹在鋦釘的接觸處,這樣,一個破盤子就鋦好了,讓它獲得新生。雖然補上去的瓷片與原來的圖案不一樣,但也相當完美,浸過水也不漏,真不錯。就是這個盤子,在我家用了很多年。
當時,我記得老媽只花了兩毛錢。事后,多年過去,我每當想起這事兒,總是不由得感嘆:“這才是真正的手藝人呀!”只可惜現在已經不多見了,它的傳承又在哪里呢?
說完了鋦匠,再來跟您說說磨刀匠。
“磨剪子嘞——戧菜刀——”胡同里不時傳出磨刀匠的吆喝聲。
活躍在北京大街小巷的磨刀匠,肩上扛著磨刀匠特有的板凳,這板凳可不簡單,既是他們的工作臺,也是他們的應手工具,就像現代京劇《紅燈記》中的磨刀人那樣。他們不單吆喝,還不時地晃動手中的鐵串板兒,發出有節奏的響聲:“嘩啦……嘩啦……”只要聽到這種聲音,就知道是磨刀的來了。還有的吹喇叭,就是兩個音:“噠……嘀……”這時就有大媽、大嬸們出來,手里拿著菜刀和剪子,問“多錢磨一把?”答:“連戧帶磨一毛五?!薄昂?,成交?!薄耙粫耗鰜砟冒??!?/p>
這里說的“戧”,我是親眼所見。胡同里的孩子喜歡什么事物都想看看。只見磨刀師傅騎坐在板凳上,坐的位置都綁著厚厚的棉墊兒。戧刀是一種結實的小鏟刀,橫向有鐵把兒,把兒兩端有木制把手。師傅把要戧的菜刀固定好,然后雙手握住把手,一下一下地戧在刀刃上,不時地戧下薄薄的鐵皮兒,戧完一面,又戧另一面。戧好之后,又在磨石上開始磨刀。他用一塊抹布蘸上少許的水,滴在磨石上,那熟練的動作真叫棒,一會兒的工夫,菜刀就磨好了,最后用拇指試試刀鋒,滿意地露出笑容。呀,真快呀!
鋦匠和磨刀匠的事兒就跟您說到這兒。
其實,過去在咱北京的小胡同,還有許多的手藝人,他們之中有修雨傘的,有焊洋鐵壺的,有修理搓板兒的,也有修理鋼筆的……等等等等??上?,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個手藝人逐漸消失了,已經離我們遠去……
他們的身影,只能留在記憶之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