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眾文化輔導是基層文化館的基本職能之一,高質量開展群眾文化輔導工作是提高全民文化素養、提升文化館各項群眾文化活動開展質量的關鍵基礎?,F階段,基層文化館在群眾文化輔導工作中存在基礎設施建設不足、群眾參與文化輔導的積極性較低、文化輔導形式相對單一及缺乏專業的群眾文化輔導人才等問題,導致基層文化館群眾文化輔導工作質量難以得到有效提升。為充分發揮基層文化館群眾文化輔導職能,提升全民文化素養,基層文化館應進一步加強群眾文化輔導工作的創新研究與實踐。
一、基層文化館群眾文化輔導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一)基礎設施建設不完善
部分基層文化館的基礎設施建設不夠完善,包括基礎教室、器材、教材等的不足、缺失,導致群眾文化輔導工作無法順利開展?;鶎游幕^基礎設施建設不足的主要原因是資金短缺,基層文化館屬于公共文化服務機構,資金主要依靠政府撥款,部分地方政府的財政壓力較大,能夠投入到基層文化館基礎設施建設上的資金較為有限,無法滿足群眾文化輔導工作對基礎設施建設的要求。
(二)群眾參與度相對較低
基層文化館群眾文化輔導工作主要面向的對象是群眾,群眾在文化輔導活動中積極主動參與是確保基層文化館群眾文化輔導職能得以有效發揮的重要前提。從現階段部分基層文化館群眾文化輔導工作開展情況來看,群眾參與度相對較低,究其原因,一方面,基層文化館未能充分發揮多種媒體優勢做好群眾文化輔導活動的前期宣傳,部分群眾并不了解文化輔導活動的內容、形式和開展時間等,無法按時參與活動。另一方面,部分基層文化館在群眾文化輔導工作中慣用傳統的文化灌輸形式,只注重向群眾傳輸相關的文化內容,不注重與群眾進行有效的文化互動,群眾無法獲得良好的參與感和成就感,從而影響了群眾在文化輔導中的參與積極性。
(三)文化輔導形式較單一
目前,基層文化館群眾文化輔導形式單一是影響群眾文化輔導工作效果的關鍵因素。具體來講,部分基層文化館在群眾文化輔導工作中采用的是傳統單一的館內輔導形式,即組織群眾到文化館中通過參與文化知識講座、館內文化藝術鑒賞等活動對群眾進行文化輔導。這種在時間、空間上均有較強限制的群眾文化輔導形式導致大部分群眾難以參與。另外,枯燥沉悶的館內氛圍也會影響群眾參與文化輔導活動的興趣度。
("四")缺少文化主體間合作
群眾文化輔導工作是基層文化館文化服務工作中的重要內容,也是提升全民文化素養、推進和諧社會建設與發展的關鍵路徑?,F階段,部分基層文化館缺乏與其他文化主體之間合作的意識,在群眾文化輔導工作中習慣“打單獨斗”,造成文化輔導內容、形式、場地空間等都受到極大限制。
二、基層文化館加強群眾文化輔導工作的創新策略
(一)加大資金投入,完善基礎設施建設
完善的基礎設施是基層文化館開展群眾文化輔導工作的重要物質基礎,基層文化館要加大對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力度,通過多種渠道獲取資金,保障資金投入充足。并且,基層文化館應根據自身情況及群眾文化輔導工作開展需求制定科學的基礎設施建設方案,從而為高質量開展群眾文化輔導工作提供保障。
在資金投入上,首先,有關部門要加大對基層博物館基礎設施建設的資金支持,制定科學完善的資金申請審批流程,嚴格按照標準向各基層文化館撥發資金,并加強對資金使用的監督,從而有效提升資金使用效率,保障基層文化館基礎設施建設效果。其次,有關部門可以通過政策激勵的方式,鼓勵企業、個人等社會力量對基層文化館基礎設施建設進行資金投入或者物質支持,幫助基層文化館豐富資金來源,保障基礎設施建設資金的充足。最后,基層文化館可以通過開展商業性演出等活動獲取一定收入,并將收入投入基礎設施建設中,保障基礎設施建設過程中的資金充足。
在基礎設施建設方案上,首先,基層文化館要立足實際情況,做好場地布局的規劃,確保有足夠的空間可以開展群眾文化輔導工作。其次,基層文化館要根據群眾文化輔導工作開展的實際需求,建設具有功能性的專用場地,如建設多功能活動室、音樂室、書法室、舞蹈室等,并完善其中的設施建設,包括室內音響、投影、燈光等設備,確保相對應的文化輔導活動得以順利開展。最后,基層文化館要與時俱進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注重對軟硬件的定期維護和升級,給群眾文化輔導工作提供良好的場地空間和充足的設備資源,為提升群眾文化輔導工作成效奠定良好基礎。
(二)發揮媒體優勢,提升群眾參與度
基層文化館在開展群眾文化輔導工作的過程中要充分發揮好媒體優勢,積極對群眾文化輔導活動進行宣傳和推廣,確保更多的群眾能夠了解群眾文化輔導活動的內容、形式及具體的開展時間和地點。基層文化館可以開展線上群眾文化輔導培訓工作,鼓勵群眾積極參與群眾文化活動并為其提供相應的文化指導,豐富群眾的文化知識,提升群眾的藝術水平。
例如,湖南省永州市寧遠縣文化館在開展群眾文化活動的過程中就充分利用了媒體優勢,在活動開展之前通過多種新媒體渠道對活動的基本信息進行了宣傳和推廣,吸引了廣大群眾的關注,激發了群眾參與的興趣。隨后,該文化館圍繞文化活動的主題、內容,打造線上文化輔導培訓體系,開展線上視頻指導、直播教學、在線問答、發布活動話題引發群眾參與討論,增強了群眾之間的文化交流與互動。最終,該文化館的群眾文化活動順利舉行,參與的群眾人數遠超預期,且各參與作品質量良好。
充分利用好媒體優勢,基層文化館不僅可以及時準確地向群眾傳遞有關文化活動的信息,還能建立起與群眾之間的溝通橋梁,促進群眾與基層文化館之間的有效互動。通過媒體平臺開展問卷調查,基層文化館可以了解群眾的文化需求和文化基礎,針對性開設線上文化課程,并通過線上話題討論、線上投票等方式提升群眾在文化輔導活動中的參與感和體驗感。
(三)開發特色活動,豐富文化輔導形式
為更好地服務群眾,提升群眾文化輔導工作效果,基層文化館要改變傳統的文化輔導思路,考慮群眾的需求,以為群眾提供高質量的文化輔導為核心目標,創新與豐富群眾文化輔導形式。具體來說,基層文化館應立足群眾現實生活,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地開發特色化的群眾文化輔導活動,讓群眾文化輔導工作“活”起來,讓群眾可以更好地接受文化輔導,提升全民文化素養。
“文化送到家”是現階段比較適用于基層文化館群眾文化輔導的一種活動形式,與傳統文化館中的群眾文化輔導形式不同,“文化送到家”強調文化輔導要走出文化館、走到群眾中間,在群眾生活的范圍內開展文化輔導活動,如在社區、廣場、鄉村、田野等地開展文化活動,方便群眾參與其中?!拔幕偷郊摇敝饕且晕幕顒友莩龅姆绞綄θ罕娺M行文化輔導,為滿足群眾多元化的文化需求,基層文化館要注重活動內容的豐富多樣,具體可以包括歌曲演唱、樂器演奏、舞蹈表演、魔術、戲劇等,以此激發群眾的興趣。例如,山東省威海市文登區文化館根據基層群眾的文化需求及地方文化特色,開展了特色化文化下鄉活動,由文化館的文藝團隊精心設計活動內容,在鄉村舞臺上呈現出精彩紛呈的文藝節目,廣大群眾熱情參與其中,豐富了鄉村群眾的文化生活,也讓群眾在本次的文化活動中了解到更多藝術形式,感受到藝術文化的豐富內涵和魅力。另外,通過策劃和開展“文化送到家”活動,基層文化館能夠展示文化輔導成果,并將服務落到實處。
(四)加強多方合作,協同開展文化輔導
基層文化館在開展群眾文化輔導工作的過程中,要注重與其他文化主體之間進行有效合作,通過多方文化主體之間的協同配合,提升群眾文化輔導工作實效。在多方主體協同的過程中,基層文化館應積極促進不同文化主體之間資源的充分整合、共享與利用,為群眾文化輔導提供良好的資源保障。具體來講,基層文化館可以與當地的博物館、紀念館、電視臺等進行合作,共同制定群眾文化輔導方案,明確各主體的職責分工,為群眾提供高質量的文化輔導。
以四川省成都市文化館為例,該文化館在群眾文化輔導工作中與當地的旅游局達成了協作共識,共同擔負起藝人準入、點位選擇、專業培訓、作品創作指導、音樂藝術演出及商演推介等工作,形成了較為系統、完善的群眾文化輔導培訓體系,在工作開展的過程中有效推進了成都市文化藝術的全面普及和推廣工作。在旅游局的協同配合下,成都市文化館在群眾文化輔導方面獲取了街頭陣地、業內專家、媒體渠道、發展機會等豐富的資源,為創新文化輔導形式、豐富文化輔導內容、拓展文化輔導空間提供了支持。另外,在雙方文化主體的協同之下,群眾文化輔導活動的前期宣傳效果得到有效提升,不僅極大地提高了群眾的參與興趣,還吸引了大量街頭藝人的參與,正是因為有了街頭藝人的參與,本次群眾文化輔導活動內容更豐富、專業性更強、文化輔導效果更好。
基層文化館通過與其他文化主體之間進行合作,協同開展群眾文化輔導工作,不僅能夠實現整合文化資源、拓展文化服務陣地、創新群眾文化活動形式,還能有效落實“音樂之都”的建設和發展目標。在整個活動開展的過程中,基層文化館能夠開闊群眾的藝術文化視野,宣傳和弘揚地方特色文化,也能夠讓街頭藝人收獲曝光度,吸引更多的粉絲,促進藝人提高自身的專業水平,可謂是一舉多得。在此基礎上,基層文化館要加大對多方文化主體協同開展群眾文化輔導的研究和探索,使其成為基層文化館群眾文化輔導的主要形式,從而有效提升群眾文化輔導工作質量。
三、結語
基層文化館加強群眾文化輔導工作的創新對促進社會發展、滿足群眾精神文化需求、構建和諧良好的社會風氣等均有重要意義?;鶎游幕^要深入分析當前群眾文化輔導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并立足群眾文化發展需求,通過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創新文化輔導形式、開展特色化群眾文化輔導活動等提升群眾文化輔導工作的實效。與此同時,伴隨群眾精神文化需求的日益高漲及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基層文化館應不斷拓展群眾文化服務空間,創新群眾文化輔導方法,在提升群眾文化素養的同時給群眾帶來更好的文化體驗。
(甘南藏族自治州文化館)
作者簡介:薛智(1988—),男,藏族,甘肅甘南人,本科,群文助理館員,研究方向為群眾舞蹈教學、表演、理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