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次聽說“棍網球”,還是在上個月。當時朋友圈有位上海媽媽發了她家小朋友周末運動的照片,配文“大家猜猜這是什么運動?”。說來汗顏,我是“以圖搜圖”才知道了這項運動。
雖然棍網球已經進入2028洛杉磯奧運會,但身邊沒什么人玩這項運動,國內有比賽但基本上沒啥賽事轉播,更別說商業贊助或者出圈明星了,真的是“小眾中的小眾”。十幾年前,上海個別211高校就有棍網球社團,但也主要活躍在象牙塔內。
這幾年,上海的棍網球俱樂部慢慢多起來,不少打球的人曾經是棍網球隊的職業球員,參與者還有老外和國際學校的學生。畢竟這項運動源自北美,而北美不少大學有相關校隊,對于申請國外高校的中國學生而言,棍網球是相對小眾且不那么擁擠的體育賽道,費用也不太貴。
因為參與人數少,有的國際學校高中部組建棍網球隊,訓練了一年多,就能拿下某個組別的全國冠軍。如此一來,不少國際學校或雙語學校跟進組建棍網球隊,裝備可以網購,有草皮的網球場或者足球場都能打球,從俱樂部請專業教練指導和訓練,總能帶出成績。
趁著知道的人少,一些家長已經開始給孩子謀劃這一條有機會拿成績的運動賽道。" " " " nbsp; " " " " " " " " " " " " (金 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