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國全國廣播公司報道,當地時間5月23日,82歲的美國前總統喬·拜登在病情公開后首次公開露面,面對記者的詢問回應稱“感覺很好”。
當地時間5月18日,拜登辦公室發布一項聲明,稱拜登上周因泌尿系統癥狀加劇而新發現一個前列腺結節,16日,醫生進一步評估后診斷拜登患有惡性前列腺癌,癌細胞已擴散至骨骼。聲明稱,雖然這是一種更具侵襲性的癌癥,但這種癌癥似乎對激素敏感,因此可以進行有效治療,拜登及其家人正在與他的醫生共同探討治療方案。
19日,病情公開后,拜登通過社交平臺回應稱:“癌癥與我們每個人息息相關。和你們中的許多人一樣,吉爾(注:拜登妻子)和我感受到在受傷的時刻,我們是最強大的。謝謝你們用愛和支持來鼓舞我們。”
據美國《新聞周刊》報道,19日,曾任拜登政府新冠疫情顧問的埃澤基爾·伊曼紐爾在接受全國廣播公司的采訪時表示,盡管公眾首次聽說拜登的診斷,但他可能從四年多前就一直在應對這一疾病。據《今日美國報》21日報道,拜登的一位發言人回應稱,拜登最后一次接受前列腺癌篩查是在2014年,擔任總統的四年間沒有接受過前列腺癌篩查。
根據聲明,拜登的癌癥分級屬于第5級,格里森評分為9分。美國癌癥協會高級科學顧問、哈佛大學教授羅蕾萊·穆奇告訴《中國新聞周刊》,格里森評分是病理學家用來對前列腺癌進行分級的系統,能據此評估癌細胞在顯微鏡下的異常程度。該分級系統的分數范圍從6分到10分,10分代表異常程度最高。格里森評分9分意味著拜登的前列腺癌細胞看起來非常異常,這是一種更具攻擊性的癌癥。通常情況下,格里森評分9—10分意味著在未來10年內因癌癥死亡的風險更高。
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的數據顯示,2021年,美國新增前列腺癌病例23.67萬例,發病率為每10萬名男性中有112例。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前列腺癌單病種首席專家周芳堅表示,前列腺癌是一種“富貴病”,近年來該病的全球發病率逐漸升高。
依據《2025中國腫瘤整合診治指南(CACA)——前列腺癌》(以下簡稱《指南》),前列腺癌的誘發因素與年齡、種族、遺傳、飲食有關。全球范圍內,前列腺癌在老年男性中發病率極高,其高發年齡在70歲以上,85%的患者確診時年齡超過了65歲。美國黑人的發病率遠高于白人,這可能與不同人種間雄激素水平差異有關。從遺傳角度看,家族中有直系男性親屬患前列腺癌時,其余男性的前列腺癌發病率明顯增高。高脂、高糖飲食及其導致的肥胖等都是誘發因素。
腫瘤治療有著一線、二線、三線治療方案,其中,一線治療通常被認為是對腫瘤最有效的治療策略。復旦大學前列腺腫瘤研究所所長葉定偉告訴《中國新聞周刊》,針對前列腺癌患者主要的一線治療方法為藥物去勢聯合雄激素受體阻斷治療。前者通過注射藥物使患者體內的雄激素含量下降至較低水平,使前列腺癌細胞失去營養;雄激素受體阻斷治療是通過口服藥物阻斷雄激素與雄激素受體的結合,從而抑制腫瘤細胞增殖和生長。通常情況下,一線治療可使得病情得到明顯控制,如果一線治療失敗,還能使用二線、三線治療方案,如更換不同雄激素受體的阻斷劑、加用化療等。
穆奇表示,前列腺癌治療方案的確定取決于癌癥分期和腫瘤分級,并應納入臨床醫生與患者的討論。對于早期前列腺癌患者,切除前列腺或對前列腺進行放射治療是一種選擇。但對于像拜登這樣的晚期患者,則要采用激素療法、化療、免疫療法。她提到,過去十年,晚期前列腺癌治療的臨床形勢發生了巨大變化。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已批準了幾種新的治療方法,可以延長晚期前列腺癌患者的壽命。

深圳大學總醫院泌尿外科主任醫師孫中義對《中國新聞周刊》表示,前列腺癌的發病機制尚未明晰,最好的預防手段是進行早期篩查。此外,戒煙、少接觸環境污染物、減少壓力等也能降低前列腺癌的發生率。
葉定偉認為,篩查是前列腺癌防治中的一大難題,主要與公眾缺乏篩查意識有關。若能在早期及時發現病癥,就能極大提升前列腺癌的整體治療效果。《指南》提到,前列腺癌篩查的高危人群包括年齡大于50歲的男性、年齡大于45歲且有前列腺癌家族史的男性等。
葉定偉進一步解釋稱,??前列腺特異性抗原(英文縮寫為PSA)是前列腺上皮細胞產生的一種蛋白質,臨床上主要通過PSA、格里森評分和臨床分期三個參數初步估計前列腺癌病情的嚴重程度。50歲以上男性建議1—2年查一次PSA數值,如果數值偏高則應考慮做前列腺穿刺活檢等進一步檢查。拜登的發言人稱,拜登在擔任總統的四年間每年都會進行一次體檢,但這些體檢中沒有包含PSA篩查。美國預防服務工作組稱,不建議70歲以上的男性進行PSA篩查,因為潛在危害大于益處。這一工作組由全國范圍內的預防和循證醫學專家組成。
孫中義提醒,PSA篩查存在一定局限性,結果可能出現“假陽性”或“假陰性”。“假陽性”即病人因炎癥、久坐等因素導致PSA檢測呈現陽性結果,但實際上并未患有前列腺癌;“假陰性”指的是一些特殊類型的前列腺癌在PSA檢測下未能被及時檢出。他表示,全球范圍內,前列腺癌檢出“假陽性”的概率在60%—70%,“假陰性”的概率在20%—40%。
孫中義表示,PSA篩查可能存在“過度診斷”的問題,但目前這一手段依然是前列腺癌篩查環節中最具參考價值的指標,能夠發現絕大多數的早期前列腺癌患病情況。他強調,PSA檢測屬于前列腺癌診斷中的“輔助檢查部分”,PSA檢測呈現陽性結果后,還要結合直腸指檢、盆腔磁共振等多項檢查結果來綜合評估是否確診前列腺癌。
葉定偉表示,篩查發現的前列腺癌患者大多處于癌癥早期階段,癌細胞未發生轉移之前,通過根治性治療能達到95%的治愈率。但他同時強調,晚期前列腺癌依然有很大的治療價值。不同于胰腺癌、肺癌、胃癌等生存率較低的癌癥,前列腺癌晚期患者的五年生存率能達到40%以上,經過一系列規范治療后,不少人能繼續帶瘤生存七八年。
實際上,前列腺癌病情公開前,拜登的健康狀況就已引發關注。《今日美國報》報道稱,拜登被診斷出癌癥的同一天,他與特別檢察官羅伯特·胡爾2023年的采訪音頻被公布,拜登在采訪中表現出了講話不時停頓、記憶力下降的問題。
但拜登一度對相關言論予以否認。在總統任期的最后一年,拜登于2024年2月在美國沃爾特·里德國家軍事醫療中心進行了例行體檢。體檢報告顯示,拜登是“一名健康、活躍、強壯的 81 歲男性”。白宮醫生凱文·奧康納表示,對總統的健康狀況“沒有新的擔憂”,并稱他“適合履行職責”。《今日美國報》稱,2023年,拜登還曾患上基底細胞癌,從胸部切除了一塊病變皮膚,白宮醫生當時表示不需要進一步治療。
外媒報道稱,2016年的一份總統備忘錄中,時任總統貝拉克·奧巴馬設立以副總統拜登為首的“白宮抗癌登月計劃特別小組”。2022年,時任總統拜登重新啟動了該計劃,承諾美國會努力在未來25年內將癌癥死亡率降低至少50%,到2047年避免超過400萬人死于癌癥。
18日,美國現任總統特朗普在社交平臺上發文稱:“梅拉尼婭和我對聽到喬·拜登最近的醫學診斷感到難過。我們向吉爾和家人致以最溫暖和最美好的祝愿,并祝愿喬能快速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