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2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召開新時代推動西部大開發座談會時指出:“要堅持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切實維護民族團結和邊疆穩定。\"作為重要的邊疆民族地區,西藏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西藏工作的重要指示和新時代黨的治藏方略,堅持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作為西藏各項工作的主線,使之貫穿西藏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的始終,聚焦“四件大事\"(穩定、發展、生態、強邊),聚力“四個創建\"(創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區、創建高原經濟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創建國家生態文明高地、創建國家固邊興邊富民行動示范區),持續深入推進民族

2025年3月28日,人們在西藏自治區拉薩市宗角祿康公園內載歌載舞,紀念西藏百萬農奴解放66周年。圖:丁增尼達/新華社
團結進步事業,奮力譜寫西部大開發西藏新篇章。
一、西藏堅持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要意義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習近平總書記對黨的民族理論的創新發展,是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中國化時代化的最新成果,是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的主線,也是推動西藏長治久安和高質量發展、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西藏實踐的重要保障。
(一)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的戰略需要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把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作為各民族最高利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既是對歷史經驗的總結,也是應對現實挑戰的戰略選擇,更是實現民族復興的必由之路。它從根本上鞏固了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的思想基礎、制度基礎與社會基礎。我們只有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才能構建起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的堅固思想長城,維護好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確保中華民族在復雜局勢中始終堅如磐石。
(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確保西藏長治久安和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中國共產黨帶領西藏各族人民歷經和平解放、民主改革的改天換地和西藏自治區成立、改革開放的翻天覆地,創造了用短短幾十年跨越上千年發展的人間奇跡,這既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生動體現,也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具體實踐。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西藏通過構建共有精神家園、教育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加強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等方式,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扎實推進了民族團結進步事業,讓“三個離不開\"(漢族離不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離不開漢族,各少數民族之間也相互離不開)和“五個認同\"(對偉大祖國、中華民族、中華文化、中國共產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同)深入人心,匯聚起各族人民共同建設美麗幸
福西藏的磅礴偉力。
(三)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實現區域協同和共同富裕的內在要求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有利于強化“中華民族一家親\"的價值共識,推動各類資源要素跨區域流動,形成區域之間“優勢互補、協同共生\"的發展環境,使西藏更好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同時,共同富裕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特征,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強調各民族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這與共同富裕的目標高度契合。通過增強文化認同、促進民族團結、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實現共同富裕提供了思想基礎和現實路徑。
二、西藏在民族團結和邊疆穩定方面取得的主要成績
近年來,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在全國人民的大力支持下,西藏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扎實推進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落實“三個賦予一個有利于\"總要求(所有發展都要賦予民族團結進步的意義,都要賦予維護統一、反對分裂的意義,都要賦予改善民生、凝聚人心的意義,都要有利于提升各族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推進民族團結和邊疆穩定方面不斷取得新的進展和成績。
(一)民族工作取得顯著成效
西藏牢牢把握工作主動權,主動研究新情況,積極解決新問題,適應新時代民族工作的需要,制定一系列政策措施,全面推進新時代西藏民族工作高質量發展,取得了顯著成效。當前,西藏各民族在中華民族大家庭中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處處呈現出欣欣向榮、生機勃勃的良好景象。
一是持續深化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2020年1月,出臺《西藏自治區民族團結進步模范區創建條例》。2021年,西藏自治區第十次黨代會作出“創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區、努力做到民族團結進步走在全國前列\"的重大工作部署。截至2024年10月,西藏7個地(市)全部創建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地(市),提前兩年完成創建目標;30個縣(區、市)創建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縣(區、市),54家單位被命名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單位,8家單位被命名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基地。
二是全面構筑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2024年以來,西藏印發關于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宣講工作方案,編發民族團結進步知識讀本超過1萬冊。2024年上半年,全區累計開展各類宣傳教育活動超過6000場次,受教育群眾超過150萬人次。通過“報、網、端、微、屏\"全媒體傳播渠道,深化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宣傳教育。廣泛開展民族團結相關主題活動,組織拍攝制作民族團結進步系列微視頻、動漫、宣傳片等。
三是全面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深入實施“各族青少年交流計劃”,讓青少年深切感受到偉大祖國的繁榮強盛,堅定青少年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的信心和決心。深入實施“各族群眾互嵌式發展計劃”,有力有效促進各族群眾和睦相處、和衷共濟、和諧發展。深入實施“旅游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計劃”,積極打造有利于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文旅融合產品,真正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競爭優勢,從而有形、有感、有效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二)邊疆治理現代化水平全面提升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深入做好邊疆治理各項工作,推動邊疆地區高質量發展”。近年來,西藏始終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邊疆治理的重要指示精神,通過合力強邊固防、壯大優勢產業、大力改善民生的方式,構建起有效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邊疆治理新格局。
一是合力強邊固防。西藏實行邊境縣(區)黨政主要領導“第一責任人\"制度,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責任鏈條。善用“兵支書\"“兵委員”,鼓勵支持引導優秀退役軍人進入村(社區)“兩委\"班子。組建“牦牛巡邏隊\"“馬背宣講隊\"等群眾性護邊組織,形成“村村是堡壘、家家是哨所、人人是哨兵\"的全民防線。
二是壯大優勢產業。西藏圍繞文化旅游、邊貿物流、清潔能源、綠色工業、現代服務等“九大產業”,持續擴大有效投資,加快推進重點項目建設,助力產業發展。文化旅游方面,西藏舉辦各類旅游文化節,推出“重走茶馬古道\"等文旅項目。2024年,西藏累計接待國內外游客6389.1萬人次,同比增長 1 5 . 8 1 % ,實現旅游總花費745.93億元,同比增長 1 4 . 5 % 。邊貿物流方面,吉隆邊境經濟合作區依托吉隆口岸,大力培育和發展國際商貿、現代物流、邊貿加工等特色產業,加快打造面向南亞的重要開放通道。根據拉薩海關統計,2024年1月至9月,吉隆口岸出口國產新能源汽車5231輛,貿易值達6.66億元,出口量創近3年新高。
三是大力改善民生。西藏著力興邊富民,建成邊境小康村超過600個;公路總里程從2012年的6.52萬公里增加到2024年底的12.49萬公里;2024年,農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積達到41.32平方米,較2012年增加11.74平方米;主要鄉鎮全部接入大電網,郵政、寬帶和4G信號實現全覆蓋…這些都極大地改善了邊境地區的生產生活條件,為西藏經濟社會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
三、西藏堅持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實踐路徑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一項系統性工程,要以整體性、協同性為原則,把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納入“五位一體\"總體布局中加以考量,從深化意識形態引領、完善利益共享機制、促進社會關系重塑、強化制度保障能力、營造良好輿論氛
圍等維度推進。
(一)深化意識形態引領,構建共同體意識的價值內核
強化理論闡釋和宣傳教育。以黨的創新理論為核心,健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宣教體制機制,創新宣傳方式和載體,樹立各民族共享的中華文化符號和中華民族形象。深化“五個認同\"教育,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融入國民教育、干部培訓、群眾教育的全過程,揭示西藏歷史演進與國家命運的內在統一性,重點闡釋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制度優勢與西藏社會變革的必然性,筑牢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的思想根基。
(二)完善利益共享機制,夯實共同發展的物質基礎
堅持“全國一盤棋\"戰略,建立跨區域要素流動機制,促進各類資源要素在西藏各個地區得到均衡配置,為推進共同發展提供制度保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扎實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加快補齊基礎設施建設短板,科學分配財政轉移支付資金,加大對民生領域的投入力度,完善教育、醫療、養老等公共服務均等化體系,持續保障和改善民生。
(三)促進社會關系重塑,推動交往交流交融的深度實踐
通過政策引導打破民族聚居的物理邊界,在社會治理中強調“共同身份”,形成“差異互補、利益共融\"的社會網絡,進一步構建互嵌式社會結構。大力推動各族人口流動融居,積極創造條件,促進西藏與各省(區、市)在經濟、社會、文化等方面的雙向交流,推動各族群眾共居共學、共建共享、共事共樂。
(四)強化制度保障能力,完善邊疆治理的法治框架
深化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法治化實踐,在憲法框架下完善民族區域自治配套法規,動態平衡權利保障與義務履行之間的關系。建立民族事務治理協商機制,保障各族群眾在公共決策中的參與權與話語權。深化美麗邊疆同心守護行動,落實自治區\"興邊富民\"有關方案,落實邊境建設的各項政策舉措,引導各族群眾爭做神圣國土的守護者、幸福家園的建設者。
(五)營造良好輿論氛圍,掌握意識形態斗爭主動權
圍繞西藏民主改革66周年和西藏自治區成立60周年,緊扣歷史主線,總結西藏經濟社會發展的理論邏輯與實踐經驗,充分彰顯西藏改革發展的顯著成就,生動展現人民群眾的幸福生活圖景。通過學術研究、國際傳播等多種形式,大力宣傳西藏在經濟發展、文化傳承、生態保護等領域的成就,讓西藏成為展示“中國之治\"的生動窗口。 ?
討論題:

1.西藏在維護民族團結和邊疆穩定方面取得了哪些成績?2.結合實際,談一談西藏如何堅持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切實維護民族團結和邊疆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