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新時代推動東北全面振興座談會上首次提出新質生產力,強調要積極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進制造、電子信息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積極培育未來產業,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增強發展新動能。2024年1月,在二十屆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體學習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新質生產力是創新起主導作用,擺脫傳統經濟增長方式、生產力發展路徑,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質量特征,符合新發展理念的先進生產力質態。專業科技出版社承擔著傳播科研新成果、推廣工業新技術、推動學術成果轉化的重任,黨的二十大以來,專業科技出版社處于推動學術出版、建設出版強社的最好歷史時期。隨著新質生產力的不斷發展,專業科技出版社將迎來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和機遇。然而由于新技術、新媒體的沖擊和替代效應,專業科技出版社在出版內容、出版模式和出版工具的提升方面也面臨著諸多亟待突破的瓶頸。本文旨在探索新質生產力賦能專業科技出版社實現高質量發展的路徑,并提出相應的應對策略。
一、專業科技出版社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時代蘊涵
專業科技出版社作為專業知識的傳播平臺、科普宣傳的載體、產學研合作的紐帶,是推動科學與技術現代化發展的重要力量。例如,冶金工業出版社在關注科技前沿動態、傳播最新研究成果、積極探索數字化轉型路徑、融合出版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持續提升自身學術影響力的同時,強有力地促進了冶金工業科技成果轉化,對提升國家整體科技水平具有重要意義。
在專業科技出版領域,新質生產力的賦能顯得十分必要。新質生產力的注入能夠助力專業科技出版社在內容、模式和工具等多個關鍵領域取得顯著進步,進而增強其學術影響力與服務能力,構建起一個高端的科學技術學術交流與推廣平臺。這不僅有助于推動專業科技出版社的高質量發展,還能為科技強國建設貢獻重要力量。
二、新質生產力賦能專業科技出版社高質量發展的實現路徑
(一)內容創新:穩定出版內核
1.深化內容創新
“內容為王”的理念始終是專業科技出版社的核心競爭力。面對信息化和數字化的快速發展,專業科技出版社需要繼續深化內容創新,滿足讀者需求,推動科學技術的進步。首先,要密切關注所屬領域的前沿動態,及時報道最新的科研成果和技術突破。例如,冶金工業出版社組織的“冶金專業教材和工具書經典傳承國際傳播工程”旨在通過高質量的教材和工具書,傳播最新冶金科技成果。同時,通過深入挖掘所屬領域的創新點和突破點,吸引更多讀者關注,提升影響力和傳播力。其次,要時刻關注市場動態,特別是科技生產實踐中的實際需求,以需求為導向,搭建科研與市場的交流平臺,將科研成果轉化為實用技術,用學術理論指導生產實踐,并在實踐中檢驗和升華理論。最后,要以提升內容質量為核心,追求跨學科知識的融合與創新。除了支持傳統學科,專業科技出版社還應著力推動材料、儲能、電子信息等學科的交叉融合,促進新型交叉學科的發展。為此,專業科技出版社編輯要積極發掘潛在的交叉學科專家,組織更多優質稿件,提高交叉學科內容的出版質量,增強專業學術著作的供給能力。
2.激活數據要素
在專業科技出版社高質量發展的過程中,數據要素不僅能顯著提升生產效率,還能為出版融合發展提供強大動力。專業科技出版社的數據資產既涵蓋出版業務自身產生的內容數據、讀者數據、運營數據,也包括所處行業的行業動態、科研進展等數據。這些數據資產可以轉化為數字出版物、數據資源庫等靈活多樣的知識服務形式。專業科技出版社需要深入研究數據要素的底層邏輯,充分重視數據要素在出版生產、經營與管理活動中的重要作用和價值,并將其作為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的重要手段。為了實現數據驅動的發展模式,專業科技出版社應從激活數據要素潛能、強化數據要素的優質供給、構建數據要素相關制度,以及推動數據要素的交易、開放和共享等多個方面入手,借助新質生產力為高質量發展注入新的優勢。
(二)模式創新:重塑出版格局
1.構建協同出版生態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發揮企業出題者作用,推進重點項目協同和研發活動一體化,加快構建龍頭企業牽頭、高校院所支撐、各創新主體相互協同的創新聯合體,發展高效強大的共性技術供給體系,提高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成效。”專業科技出版社可以通過牽頭建立創新聯合體,與高校、科研院所緊密合作,整合資源,推動作者、出版單位、讀者協同發展。例如,東北大學與冶金工業出版社合作,共同策劃出版了“鋼鐵工業協同創新關鍵共性技術叢書”,該叢書匯聚了多位院士和近百位專家的智慧,涵蓋了選礦、冶煉、熱軋、冷軋等全流程的關鍵共性技術,是產學研協同創新的重要成果。
2.塑造卓越品牌形象
專業科技出版社的高質量發展離不開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引領。一方面,專業科技出版社需要強化自身創新能力建設,加大科研投入,推動技術、管理、內容和服務等多維度的創新,堅定自主創新的信心與決心。另一方面,專業科技出版社需要積極探索適應文化產業發展的新商業模式。作為具有意識形態屬性的行業,專業科技出版社要在堅守文化陣地的基礎上,通過科研投入、創新人才培養和商業模式探索,實現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的雙豐收,為科技的繁榮發展貢獻力量。例如,通過與國際出版商開展版權貿易,冶金工業出版社積極推動專業科技出版“走出去”,讓世界更好地認識中國鋼鐵。這種國際化合作不僅提升了出版物的國際影響力,還引入了國際先進的出版理念和技術。同時,冶金工業出版社通過舉辦學術會議、開展行業交流活動等方式,不斷提升自身的品牌影響力。
(三)工具創新:提升出版效用
1.構建智能高效運營平臺
隨著人工智能等技術的發展,出版業迫切需要向智能化、數字化、網絡化的方向轉型升級。通過OA系統、ERP系統、在線審校系統、營銷管理系統,以及結合最新的人工智能技術,出版業不斷實施編輯、出版、發行等工作的數字化、在線化、協作化和智能化流程再造。但對于專業科技圖書而言,其書稿內容具有高度專業性與特殊性,目前全面推行線上編輯與出版仍存在一定難度。因此,專業科技出版社亟需打造一套契合自身專業特性的在線編輯工具,以便提升編輯工作的智能化與數字化水平,精簡冗余流程,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資源損耗,全力助推專業科技出版社實現高質量發展。與此同時,專業科技出版社應依據自身專業特點,構建作者、編輯云服務平臺,將所屬領域內的作者資源與科技資源加以整合匯聚,并及時融入最新科技成果,從而強化作者、讀者與出版社之間的信息互通。
2.打造個性創新服務社區
專業科技出版社因其出版范圍的局限性和受眾的有限性,更需借助技術力量,創新服務形式,廣泛吸引讀者。首先,應打造個性化的服務社區,持續增強知識服務的互動性。例如,冶金工業出版社開發的“金石悅學”“金石悅知”“金石悅讀”“金石大講堂”四大數字產品已經形成了較為完善的數字化運營體系,其中“金石悅讀”數字圖書館提供正版、專業、權威的數字圖書資源,支持機構和個人會員服務。其次,應開設讀者互動平臺,利用微信公眾號、抖音、小紅書、微博、快手、知乎等構建線上互動社區,邀請科技領域的專家學者舉辦科普講座、直播互動等活動,推動知識共享。再次,應對服務社區所反饋的數據展開全面綜合的整理與深度分析,通過對數據的深度挖掘,更為精準地洞察讀者的個性化需求,以更具針對性的方式推送具備高度專業性與精準度的內容,并依據讀者的興趣偏好與潛在需求,精心組織策劃貼合讀者期望的活動,提升讀者在服務社區中的參與度與滿意度。例如,利用抖音大數據底層算法,針對各科研領域及讀者活躍度進行內容的優化推送,實現點對點的讀者服務,最大限度地滿足讀者的需求。回
三、結語
新質生產力的發展為專業科技出版社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與挑戰。出版社作為知識傳播的重要載體,肩負著推動科技創新與文化傳承的雙重使命。面對新技術、新需求的不斷涌現,專業科技出版社必須積極擁抱變革,以創新思維和開放姿態探索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徑,通過內容創新、模式創新、工具創新等有力措施,進一步強化自身的核心競爭力,在新時代的出版格局中,以新質生產力為契機,不斷探索創新,為科技強國建設貢獻重要力量。
參考文獻:
[1]牢牢把握在國家發展大局中的戰略定位奮力開創黑龍江高質量發展新局面[N].人民日報,2023-09-09(1):
[2]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扎實推進高質量發展[N].人民日報,2024-02-02(1).
[3]淬煉冶金,七秩風華——冶金工業出版社喜迎七十華誕[EB/OL]. (2023-02-08) [2025-02-24].http://www.csteelnews.com/xwzx/hydt/202302/t20230208_71271.html.
[4]冶金專業教材和工具書經典傳承國際傳播工程”啟動 會召開——總結提煉科技成果傳承傳播冶金知識[EB/OL] (2022-11-21)[2025-02-24].http://www.csteelnews. com/xwzx/jrrd/202211/t20221121_69047.html.
[5]謝煒,范森,面向出版融合發展的科技應用現狀、機制和對策探析- -以專業學術出版社為例[J].中國數字出版,2024(2):96-102.
[6]龍婭麗,曾莉娟,黃東杰,等.科技期刊智能精準推送的實踐與優化策略分析[J].科技傳播,2023(20):48-52.
(作者單位:冶金工業出版社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