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央關于黨政機關帶頭過緊日子的號召,一石激起千層浪,得到廣大黨員干部熱烈擁護,引發人民群眾廣泛好評,取得良好的輿論效果。
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是源遠流長的中華傳統文化和價值觀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吃苦在前享受在后,是我們黨的性質所決定的。公務員隊伍的清廉高效,更是中國式現代化取得成功的保障。
也有觀點擔心讓黨政機關帶頭過緊日子,會不會給當前亟待拉動的消費帶來緊縮效應。坦率地說,在一個牽一發動全身的現代經濟體中,任何一個社會群體的用度撙節,必然會帶來一定程度的消費緊縮效應,但與此同時,人們也要算大賬、算總賬,綜合考量各方效應和長遠效益,而非局限于一時一地之得失。
歷史和現實都證明,沒有哪個國家的經濟增長可以長期靠某些群體的消費拉動,必然要依靠最大多數群眾生產和消費帶動。困擾美國多年的輿論極化和社會分裂,及其導致的民粹型領導人得勢,與美國社會不斷加劇的貧富分化和美國紡錘形社會的坍塌有著很大的關系。一些階層的窮奢極欲與構成紡錘形社會中堅力量的中產階層的崩解,以及廣大人民群眾的債務壓力形成了令人觸目驚心的對比。而美國政府和社會債務的高企和不斷累積,更是懸在美國經濟上方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只有在創新驅動下不斷提升生產力水平,只有在公平公正的基礎上推進更為均衡的社會分配,只有充分保障最廣大社會群體的消費能力,一個經濟體才能擁有可持續發展的長久動力。建立在一些黨員干部大手大腳揮霍公款甚至貪污腐敗基礎上的吃吃喝喝和觀光旅游式考察,形成不了什么長久的消費拉動效應,反而會擠占別的領域更為有效的投入。
此外,考慮到當前面臨的種種挑戰和壓力,黨政機關帶頭過緊日子,可以弘揚社會正氣,營造共度時艱的氛圍,對于緩和社會張力,提升社會和諧系數,打造更為緊密團結的干群關系,提升社會凝聚力都很有必要。
黨政機關帶頭過緊日子,有利于構建更為親清的政商關系。當企業家不用再汲汲于通過吃吃喝喝勾肩搭背從官員那里獲得“優惠”政策,肯定更有助于厘清市場與政府邊界,企業家和政府官員也可以更集中精力、更高效地把資源投入到生產建設中去。
除了吃吃喝喝,杜絕面子工程也是重中之重。一些黨員干部囿于不健康的政績觀,喜歡做表面文章,一味追求金碧輝煌高大上,喜歡高樓大廈林立,大廣場多車道,喜歡大力修建樓堂館所,而對于日益老化急需改造的煤電水氣管網設施,以及和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民生投入卻興趣闕如。某種程度上,正是一些地方黨政機關的奢靡之風和大手大腳花錢的習慣,導致地方財政趨緊,不僅擠占了發展經濟和改善民生的資源,還導致種種涸澤而漁式增加非稅收入,乃至趨利性執法甚至“遠洋捕撈”的沖動,干擾了正常的社會經濟秩序,打擊了涉事民營企業家的信心。
黨政機關帶頭過緊日子,并不意味著讓黨員干部過苦日子。事實上,和普通群眾相比,諸多機關企事業單位人員的社會保障、工資福利、工作穩定性、事業成就感、社會地位和美譽度帶來的滿足感,都還是有一定“優勢”的,否則也不會出現千軍萬馬過獨木橋去考公考編的熱潮。
黨政機關帶頭過緊日子,不意味著黨員干部要縮手縮腳畏首畏尾,而是意在鼓勵把好鋼用在刀刃上,加大民生投入,加大研發投入。把黨政機關工作人員尤其是黨員干部過緊日子,以及通過杜絕種種面子工程等舉措節省的開支經費,用于加大對人民群眾的社保投入,用于提升城市居住環境,從而大力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并進一步提升人民群眾的消費意欲。
只有讓人民群眾成為消費的主體、成為拉動消費的主動力,才能為中國經濟實現動能轉換,實現可持續發展提供強大穩定的推手,從而讓我們在關稅戰和貿易戰中處于更強有力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