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 TU98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25)09-0063-04
DOI號 10.16377/j.cnki.issn1007-7731.2025.09.014
AbstractTo explore the impactof various elements in diferent plant communities onthe environment,the current situationofplantresources was analyzedin Binhu Zhuoyue CitySports Square,Hefei CityAnhuiProvince,thesemantic diference method (SD)wasused to conduct aquestionnaire surveyand score the plant community design,and the experience and feelings of tourists were analyzed.Theresults showed thatthere were 45O species of trees and shrubs belongingto73families and17Ogenera inthe studyarea.Mostofthem wereevergreen trees,andthebackbone trees mainlyincluded Camphora offcinarum,Sapindus mukorossi and Acerrubrum,etc.The characteristic tree species were Triadica sebifera,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Ginkgobiloba,Malushaliana,etc.According totheSDdiffrence score,tourists liked thecomfortableand pleasantfeeling brought bythe plantcommunityinthe leisure space,and they were most satisfied with theplantcolor oftheadjacent water landscape.The plantlandscape inthe adjacent waterof the studyarea made tourists havebetter psychological feelings,and otherlandscapes still need tobeoptimized.This paper provides references for the design of plant community in urban sports square.
Keywordsurban sports square; plant landscape evaluation; semantic difference method; adjacent water landscape
隨著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居民對健康生活、生態宜居環境的需求日益增長。城市體育公園作為新型公共空間,將運動設施、自然景觀與社區功能有機融合,為市民提供了多元化健身場所,是提升城市品質、促進社會和諧的重要載體。張林研究認為,安徽合肥市濱湖體育公園的運動休閑適宜度為優秀等級,其總體設計符合大眾審美,運動休閑空間可滿足不同人群的需求。宋子櫻2研究表明,在體育公園植物景觀設計中,應著重考慮植物的種類、形態及生態適應性等因素。本文采用語義差異法(SD)進行問卷調查,對安徽合肥市濱湖卓越城體育廣場的植物群落設計進行評分,并分析游客的體驗感受,為城市體育廣場的植物群落設計提供參考。
1材料與方法
1.1 研究區基本情況
濱湖卓越城體育廣場位于安徽合肥包河區
,原占地面積約
,調整后的公園綠地實際建設面積
。
1.2 研究方法
本文對研究區植物資源現狀進行分析,統計常綠樹種、落葉喬木等種類、生態習性等特性;運用SD法于2023年10月一2024年1月對公園中的植物群落設計進行問卷調查,并發放50份調查問卷,分析現存問題并提出解決路徑。
形容詞對的選擇是采用SD法評價的關鍵環節,注意選擇容易形成相反意思的形容詞對;選擇能在中心點兩側互相對稱的形容詞對;選擇人們常用的形容詞對3-4。首先,收集心理感受詞匯,以確定SD語義差異法的評價標準。本研究共收集了55個感性詞語,如臟亂、舒暢、凄涼、高興、喧鬧、滿意、傾心、舒坦、爽快和愉悅等。其次,篩選處理問卷得到的55個心理感受詞匯,選擇了10對反義詞,構成公園景觀感知的有效心理感受詞語,項目評價因子、描述及相應形容詞對如表1~2所示。參考胡雅馨5的研究結果,將語義學標度劃分為5個心理滿意度等級,分別對應2、1、0、-1和-2分,以具體詞匯表示心理體驗程度,分值越高表示心理滿意度越高。


2結果與分析
2.1 植物資源現狀
研究區有喬灌木樹種共450種,隸屬73科170屬,其中常綠樹種較多,主要有白皮松(Pinusbungeana)、馬尾松(Pinusmassoniana)和廣玉蘭(Magnoliagrandiflora)等;落葉樹種主要有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蠟梅(Chimonanthuspraecox)紫薇(Lagerstroemiaindica)等;灌木植物主要有山茶(Camellia japonica)黃楊(Buxus sinica)貼梗海棠(Chaenomelesspeciosa)等;藤本植物主要有爬山虎(Parthenocissus tricuspidata)、紫藤(Wisteriasinensis)、威靈仙(Clematischinensis)等(表3)。
采用多種樹種來構建公園的生態體系,其中骨干樹種主要包括香樟(Camphoraofficinarum)、無患子(Sapindusmukorossi)櫸樹(Zelkovaserrata)金桂(Osmanthusfragransvar.thunbergii);特色樹種有烏柏(Triadicasebifera)銀杏(Ginkgobiloba)垂絲海棠(Malushalliana)等。


2.2 植物景觀評價
運用SD語義差異法的形容詞感知程度對研究區道路景觀、廣場景觀、鄰水景觀以及休憩景觀的植物群落進行評價,結果如表4和圖1所示。由表4可知,比較突出的正向心理感受詞匯有植物種類復雜的、色彩鮮明的、有吸引力的、舒適宜人的、優美的等,比較突出的負向心理感受詞匯有植物種類簡單的、色彩單一的、暴曬的等,說明在鄰水景觀植物群落上,游客喜歡種類豐富的植物群落以及色彩多樣的植物季相。由圖1可知,游客對于休憩植物景觀的評價得分差異較小;鄰水植物景觀平均得分最高,廣場植物景觀得分最低,并且評價得分差異較大,僅該景觀有負向評分,道路景觀、鄰水景觀和休憩景觀評價均為正向評分值。說明研究區的鄰水植物景觀令游客產生較好的心理感受,其他景觀仍有需優化之處。

3結論與討論
本研究表明,研究區喬灌木樹種共450種,隸屬73科170屬,常綠喬木較多,骨干樹種主要包括香樟、無患子、櫸樹、金桂;特色樹種有烏柏、水杉、銀杏、垂絲海棠、西府海棠等。運用SD語義差異法的形容詞感知程度對研究區道路景觀植物群落、廣場景觀植物群落、鄰水景觀植物群落等進行評價,結果表明,游客喜歡休憩空間植物群落帶來的舒適宜人感,且對鄰水植物景觀的色彩較為滿意。研究區的鄰水植物景觀令游客產生較好的心理感受,其他景觀仍有需優化之處。
胡婭婭研究表明,在進行植物配置時,不同植物種類的作用對象、修復能力等存在差異,應遵循科學的自然規律、植物群落的原始構成,充分利用各物種間的相互關系,構建穩定、可持續的植物群落體系。植物配置的建議如下。(1)增加植物種類。確保植物品種多樣化,設計豐富的植物景觀層次,按照不同的功能分區合理配置植物,可增加黃連木、皂莢、流蘇、楓香等本地特有或適合當地生長的植物種類。(2)充分考慮生態因素。在進行植物配置時,兼顧生態因子,防正引進外來有害生物,維護生態平衡8。(3)加強養護管理。針對已栽植樹種,需做好水分管理、養分供給及形態調控等精細化養護措施,以保障其健壯生長并優化景觀表現。(4)定期更新植物。在植被修復與景觀維護過程中,定期評估植物生長狀況,及時淘汰長勢較弱或生態適應性較差的品種,并更替為適應性較強的物種[9]
植物間的相互影響和競爭對保持生態系統的穩定與平衡、豐富生物多樣性具有重要意義[0]。合理進行植物配置,有利于提高植物和諧程度,在提高人們生活質量的同時,可達到美化園林環境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張林.人居環境視域下體育公園運動休閑適宜度評價指標體系構建與實證研究[D].淮北:淮北師范大學,2022.
[2]宋子櫻.植物資源選擇在體育公園植物景觀設計的應用探討[J].植物遺傳資源學報,2024,25(1):157-158.
[3]孫利強,馮青梅,劉子茵,等.基于AHP-SD法的鄭州雕塑公園冬季植物景觀評價[J].黑龍江生態工程職業學院學報,2020,33(3):22-25.
[4]吳森森.基于SBE法和SD法的溫州居住區植物景觀評價研究[D].昆明:昆明理工大學,2021.
[5]胡雅馨.基于生態優先的城市公園綠地植物群落設計研究:以合肥市為例[D]南京:南京農業大學,2020.
[6]胡婭婭.合肥市肥東縣體育公園植物造景的研究[D].合肥:安徽農業大學,2019.
[7]張雨曲.安徽淮南大通煤礦廢棄礦區生態修復研究[D].北京:首都師范大學,2009.
[8]潘尚學.基于生態修復理念的景觀植物配置設計:以重慶廣陽島為例[D].雅安:四川農業大學,2022
[9]韓尚廷.生態修復理念下的城市濕地公園景觀設計研究:以南寧大王灘濕地公園一期為例[D].南寧:廣西藝術學院,2021.
[10]孫方爍.生態環境修復視域下城市濕地公園景觀設計研究[J].美與時代(城市版),2023(4):73-75.
(責任編輯:吳思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