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互聯網
;中小企業;新媒體營銷中圖分類號:F274;G642 文獻標識碼:A
目前,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進步和互聯網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互聯網 + ”已經成為推動各行各業數字化轉型的核心動力。2015年,國務院印發《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
’行動的指導意見》,明確將“互聯網
作為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核心內容,這一舉措深刻影響了各行各業的發展格局。“互聯網+”理念逐步滲透各行各業,中小企業面臨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1],數字化轉型已成為中小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關鍵路徑。在移動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新興技術的沖擊下,傳統的營銷模式逐漸暴露出效率低、覆蓋面有限、互動性差等問題,新媒體營銷依托社交平臺、搜索引擎、短視頻等渠道,成為中小企業提升自身品牌影響力、吸引用戶關注和提高市場份額的有效手段。微博、微信、抖音、快手等社交媒體平臺不僅在用戶數量呈現爆炸式增長態勢,還在信息傳播速度、廣度和互動性方面具有傳統媒體無法比擬的優勢。這些平臺的用戶基數龐大,內容傳播門檻低,企業能夠通過精準數據分析構建用戶畫像,實現個性化推送與精細化營銷。
1 “互聯網
背景下中小企業新媒體營銷面臨的主要問題
1.1市場定位不清,品牌形象模糊
在新媒體營銷過程中,中小企業存在市場定位不清、品牌形象模糊等問題,導致其營銷策略效果不佳。中小企業缺乏科學的用戶畫像和數據驅動的洞察分析,導致其無法基于受眾需求進行內容定制,難以在社交平臺獲得良好的傳播效果;中小企業還缺乏用戶行為數據分析和用戶細分,導致其未能實現精準內容推送和個性化營銷,從而影響品牌信息的有效傳遞。
在新媒體營銷實踐中,精準市場定位依賴大數據分析和社交網絡的深度挖掘。然而,部分中小企業因缺乏技術投入和數據分析能力,難以從用戶數據中提取到有價值的信息,導致其品牌不能精準定位目標市場[2。部分中小企業缺乏明確的品牌價值主張和定位,使其在不同平臺以及渠道表現不一致,影響其品牌的一致性以及認知度。
在新媒體營銷環境下,品牌形象模糊導致自標消費者對品牌認知度下降,從而降低消費者對品牌的忠誠度和信任度。在短視頻、直播等新興媒體快速發展背景下,品牌的即時反饋與互動成為企業營銷的關鍵,品牌形象不清晰會減弱企業與消費者之間的互動效能,使中小企業難以通過新興媒體和自有渠道實現品牌形象的有效傳播,從而無法積累有效的品牌資產。目前,信息傳播呈現碎片化的特點,用戶的選擇性和注意力逐漸分散,品牌需要在大量信息中精準傳達其核心價值和品牌特性,否則,難以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占據一席之地。在新媒體營銷中,缺乏差異化競爭優勢的中小企業往往無法形成其獨特的內容風格,導致其營銷活動缺乏足夠的吸引力。
1.2內容創意不足,營銷效果不夠理想
在新媒體營銷中,中小企業存在內容創意不足的問題,這受限于資源配置,包括資金、人力和技術等方面的限制。新媒體營銷通過內容吸引用戶關注并促進其轉化,而中小企業缺乏足夠的內容創新能力以及創新驅動力,導致其發布的內容無法在競爭激烈的數字媒體環境中脫穎而出。內容創意匱乏導致企業在社交平臺發布的營銷內容缺乏差異性和吸引力,難以與同類品牌的內容區分開來,從而導致用戶興趣和參與度較低。
由于缺乏專業化的內容創意團隊和創作資源,中小企業往往依賴單一的營銷形式,如常規文字、圖文廣告、產品推廣等,難以吸引用戶的注意力,無法實現有效用戶觸達和內容傳播。在短視頻、直播等高互動性平臺,內容創新性與互動性是吸引用戶的重要因素,但中小企業通常無法利用大數據分析和用戶行為數據來精準把握用戶需求,導致其創作出來的內容無法切實滿足受眾自標的興趣偏好和情感需求。
企業缺乏個性化與定制化的內容創意能力,未能深入挖掘用戶的核心需求和興趣點,在內容營銷中未能有效使用用戶生成內容(UGC)和互動式營銷手段,導致其營銷效果遠低于預期。中小企業的內容創意往往陷入低質量與高頻率內容生產的惡性循環中,未能充分利用社交平臺的算法推送機制和社交裂變效應。由于缺乏對內容效果持續監測與數據反饋機制,中小企業無法在內容創作中實現精細化優化和迭代更新,導致其營銷活動長期缺乏新鮮感與活力,加劇營銷效果低迷。
1.3平臺選擇不當,影響品牌傳播效果
隨著社交平臺的多樣化和用戶行為的不斷變化,微博、微信、抖音、快手等平臺,在用戶數量和活躍度方面均呈現出不同的特點,且其用戶畫像、平臺特性以及適配的內容形式差異較大。若企業未能精準分析并理解各平臺用戶群體需求以及平臺傳播機制,就容易陷入平臺選擇不當的困境。
在新媒體營銷中,平臺選擇不僅關系信息傳播的廣度與深度,還關系品牌定位、目標客戶群體的精準觸達。中小企業依賴于有限的市場調研資源和數據分析能力,難以深入洞察不同平臺核心用戶群體和社交互動特征,使其營銷活動難以有效對接潛在消費者,導致營銷投入未能實現預期回報[3]。
社交媒體平臺本身的算法推送機制和信息流分發方式在一定程度加劇了這一問題。部分中小企業未能理解社交平臺流量分發規則,導致其發布內容未能充分利用平臺的流量扶持和精準投放機制,使其營銷信息傳播的效果大打折扣。中小企業缺乏足夠的社交媒體運營經驗,在平臺管理方面,未能進行精細化的操作,導致其在平臺發布內容更新頻率低、用戶互動性差,甚至出現用戶流失或平臺運營失誤等情況。各平臺對營銷內容的表現形式、互動方式、廣告形式等方面的要求也不相同,企業如果不能根據平臺特性進行內容定制和形式創新,將難以在競爭激烈的社交媒體環境中獲得用戶關注以及提高轉化率。
對中小企業而言,平臺選擇不當不僅會導致資源浪費,還可能因不當的運營策略而錯失精準營銷機會,降低品牌傳播效果。企業難以對平臺運營效果進行及時調整和優化,進而加劇營銷效果低迷和資源浪費。
2“互聯網
背景下中小企業新媒體營銷的優化措施
2.1優化市場定位與品牌建設
在“互聯網
”背景下,中小企業要通過精準市場定位與差異化品牌建設來提升其新媒體營銷競爭力,關鍵在于依托大數據分析與消費者行為洞察,精準識別目標用戶群體,細分市場并進行個性化營銷。
精準市場定位不僅需要通過構建用戶畫像和加強數據挖掘,全面理解目標用戶興趣、需求、消費習慣以及行為模式,還需結合社交媒體平臺算法推送機制,進行精細化內容推送與用戶互動,確保營銷活動能夠精準觸達潛在客戶群體。通過對社交平臺用戶數據進行實時監測與分析,企業可以不斷優化市場定位,提升品牌受眾匹配度,實現資源最大化利用。差異化品牌建設要求中小企業在品牌定位過程中突出獨特的價值主張和品牌個性,并借助新媒體平臺多樣化的內容形式,塑造鮮明且具有辨識度的品牌形象。
品牌內容的創新性、互動性以及情感共鳴,已成為建立差異化競爭優勢的關鍵因素。企業應根據不同平臺特性與用戶需求,設計多元化的品牌傳播策略,避免傳統的一刀切營銷方式。通過精準市場定位與差異化品牌建設,企業能夠有效提高品牌的市場知名度與用戶忠誠度,打破行業同質化競爭的瓶頸,在激烈的市場環境中脫穎而出。在新媒體營銷中,品牌差異化不僅體現在視覺符號和口號方面,還體現在品牌傳播內容和消費者體驗提升方面。企業需要通過社交平臺互動機制與消費者建立更深層次的情感連接與品牌認同,提高品牌的市場滲透率與競爭力。
為更好地實現精準市場定位與差異化品牌建設,中小企業還應注重多渠道的營銷整合,如通過社交媒體、搜索引擎優化(SEO)、內容營銷和數據驅動精準投放廣告。企業應打造多維度的品牌傳播矩陣,確保品牌形象在多個觸點與用戶接觸時保持一致性與鮮明性。
2.2豐富營銷傳播的內容與形式
在“互聯網 + ”背景下,內容創意成為中小企業新媒體營銷成功的核心驅動力。內容創意不足會限制品牌傳播的廣度與深度,影響營銷活動效果與用戶參與度。為提升新媒體營銷效果,企業應注重通過創新內容與形式來吸引用戶注意力并促進其參與,在短視頻、直播、社交互動等新興媒介形式中,創意內容價值愈加凸顯。多樣化的內容與形式不僅能有效打破信息傳播的單一性,還能通過不同的表現手法來滿足不同受眾群體的需求[4]。在社交媒體平臺的營銷中,內容的個性化、故事化、視覺化以及情感化,均是提升用戶黏性和轉化率的關鍵因素,企業可以通過將品牌核心價值與創意內容相結合,形成具有鮮明特色和傳播性的內容作品。
企業應通過精準用戶畫像分析,并基于大數據洞察目標群體的興趣點和行為習慣,量身定制符合其需求的創意內容,增強內容的吸引力與互動性。利用社交媒體平臺內容推送機制,企業可以借助熱門話題、趨勢內容、挑戰活動等方式,加快內容傳播速度,并通過UGC與品牌內容結合,提升品牌曝光度與用戶參與度。企業可將品牌內容通過微博、微信、抖音、快手等多個社交平臺進行多渠道分發,確保品牌信息能夠覆蓋到更廣泛的潛在客戶群體,提升品牌市場滲透力。企業可通過直播帶貨、互動問答、線上活動等方式,增加與用戶實時互動頻率,提升用戶參與感和忠誠度,從而提升內容轉化率和營銷效果。企業可將短視頻、長圖文、直播、AR(增強現實技術)與VR(虛擬現實技術)等新興技術融合應用,在有限時間內向用戶傳遞豐富信息,并通過高效情感共鳴與價值傳遞,增強品牌與消費者之間情感聯結,提升品牌市場競爭力。
在新媒體營銷中,內容創意與形式多樣化創新有助于打造品牌在用戶心中的記憶點,提升品牌辨識度并打破市場同質化競爭,實現品牌與消費者之間的深度互動與價值共創,為中小企業在新媒體營銷中提供強有力的競爭優勢。
2.3優化社交媒體平臺選擇與管理
在“互聯網
背景下,中小企業應根據自身的品牌定位、資源優勢和目標受眾的特點,科學選擇與優化社交媒體平臺運營策略,以提升新媒體營銷效率和效果。
針對不同社交平臺,企業可通過數據分析與市場調研,深入理解各平臺特性,識別各平臺在其行業中的定位以及傳播優勢,避免跨平臺資源的重復投入或過度依賴某單一平臺。企業還可通過細化受眾畫像,并結合大數據分析技術,了解各平臺用戶年齡、性別、地域、興趣偏好以及行為習慣,選擇最符合其目標群體的社交媒體平臺進行定向營銷。同時,平臺內容形式與互動方式也需與品牌的營銷目標高度契合,如在短視頻平臺,企業可以利用短視頻內容高傳播性和社交屬性,并通過精準關鍵詞投放與社交裂變機制,快速觸達潛在客戶;在社交平臺,企業可通過圖文、直播等方式增強品牌與消費者之間的互動性與參與感。優化平臺運營管理的措施,包括對平臺內容進行高效生產與迭代更新,確保內容與用戶需求保持一致,通過精細化內容運營策略提高用戶黏性和品牌忠誠度[5]。企業應建立有效社交媒體管理體系,通過多平臺數據監控與反饋機制,實時跟蹤平臺運營效果,對平臺內容發布頻率、用戶互動情況、廣告效果等進行系統化分析與優化,實現內容創作與用戶互動效益最大化。企業需通過社交媒體工具與社群運營,建立用戶與品牌之間的情感連接,促進品牌在社交平臺中長期發展與話題引領。借助社交平臺精準廣告投放功能,如通過行為定向、興趣定向以及社交圈層投放,企業可實現精準流量引入,提高用戶轉化率。平臺選擇與運營管理優化,不僅能夠幫助中小企業提升品牌曝光度、降低營銷成本,還能夠有效增強中小企業在市場中的競爭力,形成持續增長的品牌效應。
3結語
在“互聯網 + ”背景下,中小企業的新媒體營銷面臨市場定位不清、內容創意不足、平臺選擇不當等問題。隨著數字化轉型推進,精準定位市場、構建差異化品牌形象、提升內容創意等,成為中小企業提升新媒體營銷效果的關鍵因素。通過大數據分析與精準構建用戶畫像,并結合社交平臺特性和優勢,中小企業能夠實現高效資源配置和精準用戶觸達,從而提升品牌認知度和用戶忠誠度。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與市場環境的變化,中小企業需持續探索和創新新媒體營銷策略,并借助“互聯網 + ”平臺不斷優化其營銷內容和路徑,只有這樣才能在瞬息萬變的市場中保持競爭力,實現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李小燕.基于“互聯網
的中小企業市場營銷模式創新研究[J].現代營銷(下),2024(3):40-42.
[2]張雪珂.新媒體環境下中小企業市場營銷策略研究[J]老字號品牌營銷,2024(5):22-24.
[3]趙敬泉.“互聯網 + ”背景下企業新媒體營銷策略研究[J].中國電子商務,2024(13):37-40.
[4]鄒小焱.鄉村振興背景下農產品新媒體營銷策略研究[J].湖北開放職業學院學報,2023(24):129-131.
[5]胡敏.“互聯網 + ”與電子商務專業的融合:以新媒體營銷課程為例[J].微型計算機,2024(5):241-243.
作者簡介:張佳樾(1987一),女,漢族,江蘇鹽城人,大專,研究方向為新媒體創意營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