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氣溫較高、空氣濕度較大,對肉雞的生長發育和健康會產生較大影響。肉雞的生理特點使其對高溫環境較為敏感,而且夏季病原微生物又易于滋生繁殖,使得肉雞養殖面臨熱應激、疾病頻發等一系列問題。現將肉雞夏季養殖技術要點介紹如下:
一、環境控制
1.雞舍溫度調控。在雞舍內不同位置進行多點監測,如雞群活動區域、墻角和通風口附近等,以確保全面掌握雞舍內的溫度分布情況。一般100平方米至少需要設置3~5個監測點,每天定時記錄溫度數據,早、中、晚各記錄1次,尤其要重點關注中午高溫時段的溫度變化情況。
雞舍內采用縱向通風方式,可有效提高通風效率。通過安裝大功率的排風扇,保證每小時換氣量達到雞舍體積的6~8倍;還可在雞舍進風口設置濕簾,通過水分蒸發吸收熱量,降低進入雞舍空氣的溫度。濕簾的面積應根據雞舍面積和飼養密度進行合理配置,一般 100平方米雞舍配備濕簾面積為3~5平方米。在雞舍內安裝噴霧裝置,在高溫時段每隔1~2小時進行1次噴霧降溫。噴霧時,要避免霧滴直接噴到雞身上導致雞羽毛潮濕,以免影響雞的散熱;宜向上噴霧,讓霧水自然落下;噴霧時間不宜過長,每次噴霧持續3~5分鐘,以免造成雞舍內濕度過高。在雞舍頂部加蓋遮陽網,遮陽網的遮陽率應達70%~80%。同時,宜對雞舍周邊環境進行綠化,如種植高大樹木,減少陽光對雞舍的直射,降低雞舍周圍環境的溫度。
2.雞舍濕度調節。濕度監測也需在雞舍內均勻分布監測點。適宜肉雞生長的相對濕度為50%~70%。每天定時記錄濕度數據,與溫度數據同步分析,以便及時發現濕度異常情況。
降濕措施:良好的通風不僅能降低雞舍溫度,還能有效排出雞舍內的濕氣。夏季糞便容易發酵產生水分和有害氣體,因此應增加糞便清理次數,每天至少清理1~2次。及時清理糞便可減少水分蒸發,降低雞舍內的濕度,同時可減少有害氣體的產生,改善雞舍空氣質量。在雞舍內放置適量的生石灰、木炭等干燥劑,生石灰可按照1~2公斤/米2的用量,均勻地撒在雞舍地面、墻角等處。干燥劑要定期更換,避免失效后反而增加濕度。
3.空氣質量控制。定期監測雞舍內的氨氣、硫化氫和二氧化碳等有害氣體濃度。在雞舍內不同高度(距離地面0.5米、1.0米、1.5米處)進行多點檢測。氨氣濃度應控制在20毫克/公斤以下,硫化氫濃度應控制在10毫克/公斤以下,二氧化碳濃度應控制在3000毫克/公斤以下。每周至少檢測1次有害氣體濃度,在高溫高濕天氣或雞群出現異常情況時,應增加檢測次數。
合理的通風能夠保證雞舍空氣質量。除通風外,還需定期對雞舍進行全面清潔和消毒,清除雞舍內的糞便、雜物、灰塵等;消毒可選用高效、低毒和無刺激性的消毒劑,如0.2%~0.5%過氧乙酸或2%戊二醛等。
二、營養管理
1.飼料配方和管理。夏季氣溫高,肉雞采食量下降。為了保證肉雞獲得足夠的能量,可在飼料中添加1%~3%的大豆油、玉米油等優質油脂,適當提高飼料的能量水平。在保證氨基酸平衡的前提下,適當降低飼料中的蛋白質含量,因為過高的蛋白質會增加肉雞的代謝負擔,導致產熱增加。一般可將飼料中的蛋白質含量降低1%~2%。夏季肉雞對維生素和礦物質的需求增加,因此應在飼料中適當增加維生素C、維生素E、碳酸氫鈉等的用量,維生素C可按照200~300毫克/公斤飼料的劑量添加,維生素E可按照50~100毫克/公斤飼料的劑量添加,碳酸氫鈉可按照1~2克/公斤飼料的劑量添加,可增強肉雞的抗應激能力,提高其免疫力。
選擇優質的飼料原料,確保飼料新鮮、無霉變、無污染。加強飼料的儲存管理,防止飼料受潮發霉。飼料儲存時間不宜過長,一般夏季飼料的儲存時間不超過15天。定期對飼料進行質量檢測,確保飼料質量符合標準。
2.優化飼料投喂方式。夏季氣溫高,肉雞在早晨和傍晚氣溫相對較低時采食量較大。可增加投喂次數,每天投喂4~5次,減少每次的投喂量,保證飼料新鮮,避免飼料在料槽中長時間堆積發霉變質。在早晨和傍晚氣溫較低時多投喂飼料,中午高溫時段少投喂或不投喂。通常在5—6時和18—19時各投喂1次,12—13時減少投喂量或暫停投喂。
3.飲水管理。夏季水溫過高會影響肉雞的飲水和采食。可在飲水系統中安裝冷卻裝置,將水溫控制在10~20℃。同時,避免飲水在陽光下暴曬,可在飲水槽或飲水器上設置遮陽設施,降低水溫升高的速度。
三、疾病防控
1.常見疾病診斷。每天觀察肉雞的精神狀態、采食情況、飲水情況和糞便形態等。一旦發現肉雞出現精神萎靡、食欲缺乏、羽毛蓬松、閉目呆立、糞便異常等情況,就應及時進行診斷。對于病死雞或癥狀明顯的病雞,及時進行病理剖檢,然后采用細菌培養、病毒分離、血清學檢測和分子生物學檢測等實驗室檢測方法對疾病進行準確診斷。
2.常見疾病治療。球蟲病可選用抗球蟲藥物進行治療,如地克珠利、妥曲珠利、磺胺類藥物等。大腸桿菌病治療常用恩諾沙星、氟苯尼考、阿莫西林等。出現新城疫感染后,應對未發病的雞群進行緊急免疫接種,可選用新城疫Ⅳ系苗或Clone30苗進行滴鼻、點眼或飲水免疫,免疫劑量一般為常規免疫劑量的2~3倍。
(山東省濟寧市兗州區農業綜合執法大隊 章洪濤 李明 程艷軍 郵編:272100)
作者簡介:章洪濤(1977—),男,大學專科,助理畜牧師,主要從事畜牧獸醫方面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