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4歲男孩的奶奶說:“我們家寶寶最近兩個月突然不愛說話了,也不喜歡和小朋友玩了,只喜歡在家里待著,而且要求我們要時時刻刻陪著他,家里人都很擔心,不知道他怎么了。”一個3歲女孩的媽媽說:“我女兒最近突然變得特別愛哭、黏人,總說不喜歡去幼兒園,出門還總是讓我抱著,自己不下來走路。以前從來沒有發生過這樣的事情。”另一個5歲男孩的媽媽說:“我家寶寶最近在幼兒園經常闖禍,推倒小朋友的玩具,愛發脾氣,稍不合他的心意就滿地打滾,老師怎么哄都哄不好。”還有一個6歲女孩的媽媽困惑地說:“我家寶寶最近夜里經常驚醒大哭,之前已經和我分床睡了,現在每天要求我陪她一起睡,我不知道她怎么了,問她她也不說。”詢問這些家庭后,發現這些家庭有一個共同特點——最近二寶出生了。
二寶的出生,是所有多子女家庭的父母需要面臨的新困境,也是孩子需要面對的新困境。二寶的突然到來,會讓大寶的內心發生怎樣的變化?看著平時只圍著自己轉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忙著照顧自己的弟弟或者妹妹,大寶的內心充斥著強烈的不安和威脅感。大寶會認為爸爸媽媽不再愛自己了,一個侵入者奪走了自己的爸爸媽媽;大寶不喜歡這個侵入者,嫉妒他所擁有的一切。二胎父母可能預見到會給大寶帶來一些影響,但沒有預料這件事的影響到底有多大,更不清楚問題的嚴重程度直接取決于他們處理問題的方式。
通常爸爸媽媽的態度是:①“爸爸媽媽要二胎是因為爸爸媽媽很愛你,怕你以后一個人孤單,所以決定再生一個弟弟或妹妹陪著你玩,以后你們可以互相照顧,你一定會喜歡他的。”其實,這種解釋不具有說服力,或者孩子還小,體會不到。很快,孩子就會發現上當了,事情和大寶想的不太一樣。②當家中只有一個孩子時,家中幾乎所有人都把目光集中在大寶身上,大寶是家中的小太陽,是摯愛。當二寶降生后,爸爸媽媽因為要照顧二寶,精力有限,沒有時間單獨陪大寶出去玩了,沒有時間給大寶講繪本、陪大寶搭積木了,甚至有的家庭為了方便照顧二寶,把大寶送到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家。這突如其來的改變,會讓大寶感到被冷落、被忽視。③從眾星捧月到遭人“嫌棄”。大寶的舉動經常會招來父母的指責。如“說過多少遍了,不許動妹妹,那么大勁兒會把她弄疼的”“弟弟比你小,你要讓著他”“不要大聲吵鬧,妹妹在睡覺”“不要到床上蹦跳,妹妹在床上,你會踩到她的”。這些話不斷驗證了“爸爸媽媽不再像以前一樣愛我”的想法是真的。
那么,二胎家庭該如何處理大寶的情緒和不當行為呢?父母的語言和態度很重要。
1.認同孩子內心的不安
二寶的到來對大寶的安全感是一個威脅,因此,不要欺騙他,避重就輕;不要只和大寶渲染開心、和諧、美好的一面,應該告訴孩子,有時候小寶寶挺好玩的,不過有時候也很麻煩,小寶餓了會哭,困了也會哭,媽媽必須照顧他,給他洗澡、喂奶。父母要告訴大寶:你可能會覺得爸爸媽媽忽略了你,把你給忘了,你會不開心、會嫉妒,以為我們不愛你了。如果你有這種感覺請你一定要告訴我們,我們會給你一個大大的擁抱,告訴你我們有多愛你。
2.認同孩子的情緒
當孩子說討厭弟弟妹妹時,家長的回應往往是“你怎么能討厭妹妹呢,你應該喜歡她”“你要懂事,你都是大寶寶了,你比他大,別再鬧情緒了”。這些話只能讓問題惡化,起不到積極的作用。爸爸媽媽可以試著這樣說:“你不喜歡小寶寶,不想讓我們陪著他,是因為你擔心我們不會像以前那樣愛你,擔心我們沒時間陪你玩了,對嗎?”這時孩子通常都會肯定回答,或者說的更多些。家長可以繼續認同孩子:“寶寶,請你記住,你永遠是我們的最愛,我們對你的愛不會因為任何人而改變。即使是小寶寶也不能奪走我們對你的愛,如果你傷心了、生氣了,都要告訴我們。”
3.適當保留與大寶的單獨時光
在二寶降生之前,出門玩都是爸爸媽媽帶著大寶;二寶降生后,再出門可能就是一家四口,或者由爸爸媽媽其中一個人單獨帶著大寶。大寶會對這種改變感到不適應。那么,我們可以適當地為大寶保留單獨時光,比如把二寶喂飽后留在家里請老人幫忙照顧,爸爸媽媽帶著大寶一起去游樂場,或者一起去吃一次冰激凌,這樣大寶會知道,雖然有了弟弟妹妹,但是有時候爸爸媽媽還是愛我的,我還是可以有時間單獨和爸爸媽媽在一起。
4.邀請大寶一起照顧二寶,不要對寶寶說出傷害的話
家長可以試著這樣表達:“你很想抱妹妹,媽媽教你……嗯,你抱得非常好,是個好幫手”“請你幫媽媽拿一下紙尿褲好嗎?我們一起給妹妹換一下”。如果孩子年紀小,就要告訴他:“你現在也很小,所以不能單獨抱妹妹,需要媽媽輔助,等你再長大一點就可以自己抱她了。”用這樣的話語來代替指責。當孩子被邀請時,他會覺得自己很重要,也是家中的一員。家長要明白大寶的某些行為,也只是希望得到爸爸媽媽的關注,而寶寶還小,只是選擇了錯誤的表達方式,需要家長耐心地引導。
5.偏心是嫉妒的源頭,家長要避免
經常會聽到這樣的話:“弟弟比你小,你要讓著他。”但對大寶來說,這個玩具是他的,他為什么一定要給弟弟?家長應該教育孩子有禮貌和尊重他人,建立邊界意識。可以這樣回應二寶,“這個玩具是哥哥的,你不能搶哥哥的玩具,你想玩要經過哥哥同意才行”“你弄亂了姐姐的作業,要道歉”。當家長為二寶買東西時,可以詢問大寶是否也需要同樣的東西。這樣孩子會覺得自己得到了家長的公平對待,而且尊重他的感受,同樣孩子也學會了如何尊重他人。
(摘編自《家庭醫學》 北京市朝陽區婦幼保健院 呂瑩 段琳琳 郵編:100026;北京市房山區婦幼保健院 趙靜 郵編:1024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