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睡意蒙朧中,我好像又回到了家鄉祁東的那片田野。田間小路彎彎曲曲,橙黃色的花朵壓彎了黃花菜的腰桿,也壓彎了祖父和祖母的背,耳邊依稀有此起彼伏的蟲鳴蛙叫,皎潔的月色傾瀉而下,如夢如幻
小時候,父母都在外地工作,無暇顧及我和兩個姐姐,所以祖父母承擔起了照顧我們的責任。每到周末,祖父母去地里種菜或除草,我和姐姐們就在田野里玩耍。我喜歡抓螞蚱、追蝴蝶,喜歡跑來跑去咯咯地笑。姐姐們手巧,會用不同顏色的野花編花環,用長葉子做成一朵朵“玫瑰花”。烈日下,菜田里、花叢中都留下了我們的笑聲,洋溢著幸福的味道。小溪里漲水的時候,還可以用竹簍抓魚和泥鰍,有時玩太瘋了,難免濺得一身泥水。每到此時,祖父母也只是假意責備我們幾句,并不真的生氣。祖父是一個老兵,有時候,他會背著我,給我講故事、唱歌,對,是那種非常激昂慷慨的軍歌。祖父寬厚的背、激昂的歌,以及田間、溪邊的勞作與嬉笑,就成了我對童年、對家鄉最深的記憶。
如果說家鄉是有味道的,那一定是祖父母那幾分地里的黃花菜香。黃花菜是經濟作物,要在晴朗的早上采摘,因為中午黃花菜的花就開了,賣不上好價錢。夏天的黎明剛一來臨,蟬就醒了,開始在柚子葉下“打卡”似的唱起歌,鳥兒們早早地出發覓食,后院里的大黑狗則躃到前院的樹下,躺著享受陰涼。風輕輕一吹,院外的竹林發出沙沙的聲音。此時,我才睡眼惺松地醒來,而祖父母已經疲憊地從田里回來。可以想象,在月光的輝映下,祖父母頭頂充電燈,背著竹簍,弓著腰,在黃花菜地里不停地挑揀、采摘的畫面。現在想起來,雖然祖父母沒有讓我和姐姐們一起去采摘,但是我們也能深深體會到生活的不易。
冬天的清晨,太陽直到七八點鐘才懶懶地升起,而祖父早已起床,熱上一鍋水,等我們洗臉。站在門口被凜冽的寒風一吹,我不禁打了一個寒戰,趕快溜到火爐邊取暖。這時,祖母開始給我和姐姐們做甜酒煮雞蛋、烤紅薯、炒花生這些鄉村美食勝過一切珍饈,那一刻是我們感覺最幸福的時刻。每次祖父母看到我們滿足的笑臉,總會問:“你們的爸媽應該很快就能來接你們去城里生活了,到時候可會想念我們啊?”就是從那時起,我心里有了盼望,懂得了思念。只是如今,卻是我們在外地想念家鄉的祖父母了。

近年來,隨著國家經濟的蓬勃發展和城鄉建設的快速推進,家鄉的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黃花菜基地有了采收加工一條龍的生產線,城鄉之間交通也更加方便快捷,我回家鄉更容易了。但是,學業的繁重和生活的繁忙,導致我和父母總是有心無力,一年到頭也回不了家鄉幾天。不過,無論身處何方,家鄉與親情總是如風箏線一般牽引著我。有祖父母在的家鄉,就是我思念最濃的地方!
廣東省東莞市外國語學校
指導老師葉丹丹
推薦語
習作情感真摯,以家鄉的黃花菜為載體,細膩展現了“我”童年在家鄉生活的畫面,以及對家鄉、對祖父母的眷戀。從兒時玩耍到冬日制作美食,既有對生活場景的生動描繪,又有成長感悟,既有意思又有意義。結尾結合家鄉變化,表達了盡管忙碌難回鄉,但鄉情始終濃烈的情感,緊扣“花香鄉情濃”這一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