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人物角色的成功塑造是戲曲表演獲得成功的標志。在戲劇中,一個成功角色的塑造往往需要演員的精湛表演以及其他舞臺表演元素的相互配合,而音樂就是其中必不可少的元素之一。在戲劇表演中,音樂是重要的組成部分,對角色的成功塑造具有重要意義。文章首先分析了戲劇中音樂對角色塑造的作用,并探討了在角色塑造過程中音樂的具體應用策略,以期引起相關人員對戲劇中音樂的重視,塑造出更鮮明的人物形象。
[關鍵詞]戲劇;音樂;角色塑造
[中圖分類號] J61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2233(2025)06-0-03
戲劇是一門綜合性的舞臺表演藝術,有戲曲、話劇、音樂劇、歌舞劇等多種表演形式。在戲劇表演中,角色塑造是核心元素之一。在戲劇表演過程中,角色的塑造需要通過演員的肢體動作、臺詞、神情、音樂等多種藝術手段來實現,單純的動作和臺詞表達不足以刻畫一個真實飽滿的人物形象,而音樂的加入能賦予角色鮮活的情感,從而引發觀眾的共鳴和情感投入[1]。音樂是戲劇角色塑造過程中必不可少的藝術元素之一,適宜的音樂能烘托表演氛圍,能表達角色的內心情感,使角色更加鮮活。在戲劇表演中,音樂已經成為一種情感外化的表達符號,映射出角色的喜怒哀樂,使觀眾更易理解角色的性格。本文旨在探討戲劇中音樂對角色塑造的作用及實踐應用,揭示音樂賦予戲劇角色魅力的作用機制,對戲劇角色的成功塑造具有重要意義。
一、戲劇中音樂對角色塑造的作用
員曉明[2]的研究指出,在演員表演過程中,音樂能幫助演員建立人物整體框架,引導演員進入情感,彌合演員表演與敘事之間的縫隙,從而使演員的表演更加靈動,成功地塑造出豐滿的人物形象。
(一)音樂引導演員進行角色表演
角色塑造是戲劇表演的靈魂,而成功的角色塑造要求演員精湛的表演與音樂緊密融合。在戲劇表演過程中,演員表演的節奏與音樂的節奏相輔相成,使整個舞臺表演更加協調,為觀眾獻上一場場視聽盛宴。在特定的戲劇場景中,音樂節奏能引導演員的表演節奏,如在戲曲表演中,演員要根據音樂的節奏來調整唱詞節奏、動作節奏、表情變換等,跟隨音樂節拍進行表演,保證自身的表演與音樂同步。演員是有自己的想法的,而音樂的節奏是固定的,戲曲演員在反復的排練中,要與音樂節奏緊密貼合,一旦音樂節奏出現變化,為保證表演不中斷,演員必須跟隨音樂的節奏變化進行表演,避免出現演出事故。
音樂是一種情感表達的載體,能渲染情境、營造氛圍,給觀眾營造一場場具有感染力的戲劇情境。音樂不僅能帶動觀眾進入戲劇情境,還能帶動演員本身進入戲劇情境,從而引導演員進行更精準的表演,塑造鮮活的人物形象。在日常表演排練過程中,在無配樂的情況下,演員進行反復的動作、表情、臺詞等訓練,往往不會取得理想的效果。而在音樂的烘托下,演員能聯想到角色所處的情境,真實感受到角色的情感,從而更加精準地表演角色,也能自由地發揮出與角色身份、情感相符的神情、動作,充實自己的表演,找到創作靈感和表演支點,使表演更加生動、角色塑造更加自然。
(二)音樂使演員的情感表達更具感染力
情感共鳴是演員提升表演深度、增強角色代入感、引導觀眾情緒的重要環節,演員要調動自身情感記憶,將個人經歷與角色的境遇相聯系,產生真實的情感反應,使表演更加觸動人心[3]。音樂能渲染氛圍,為戲劇演員的表演營造一個具有感染力的情感氛圍,激發演員更深層次的情感共鳴。比如,在戲劇演員表現角色的悲情時,輔以哀婉悲戚的音樂,可以幫助演員進入悲傷狀態,使其表演更加真實動人??梢姡魳纺軒椭輪T更快地找到角色的情緒感覺,使演員更精準地表達角色的情感。音樂也能引起觀眾對演員表演的情感共鳴,增強演員角色塑造的感染力。演員在表演過程中,往往要投入大量的情感,才能打動觀眾。音樂的加入能營造出特定的情感氛圍,吸引觀眾關注,引導觀眾情緒,使觀眾與演員的表演產生共鳴。當演員的情感表達與音樂完美融合時,會產生一種強大的情感共鳴效應,不僅能感染觀眾,也能反作用于演員。演員在音樂的幫助下,在表演中更加投入、忘我,更加細膩地展現出角色情緒,使觀眾感受到角色的情感,極大地增強了演員表演的感染力。
除表層的角色情感體現,音樂也能幫助演員將角色內心的情感表達外化。比如,演員可以直接通過歌唱來向觀眾展示角色內心的情感,背景音樂的節奏變化也能展示角色的情感變化,便于觀眾理解角色內心情感的同時,使角色塑造更加成功。
(三)音樂使角色特征更加鮮明
在戲劇舞臺表演中,音樂不僅是渲染情感的工具,還是深入揭示人物性格特征的藝術手段,不同的音樂風格能展現出不同的人物性格特點,生動地刻畫人物,為觀眾呈現鮮活而立體的人物形象,為舞臺藝術增添色彩[4]。一場精彩的戲劇表演往往涉及多個人物角色,為突出角色的特征,往往會通過演員的外貌、臺詞、動作等方面的不同設計來展現區別,而音樂也是一個重要的區別元素。不同的角色出場會有不同的背景音樂,不同角色的情感表達也會有不同的配樂。作為一種強大的表現手段,音樂對角色特征的塑造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有利于提高角色的辨識度。不同社會地位、職業背景的角色往往會配以不同風格的音樂。例如,戲劇中的某一貴族角色出場后,往往會配以優雅的古典音樂,而平民的角色更多地使用歡快、輕松或悲傷、低沉的音樂,顯示出二者身份的不同。就像歌劇《塞維利亞的理發師》中第一幕第一經中,作為一名理發師的主人公費加羅剛出場時唱的歌曲《我是城里的大忙人》便以輕松又歡快的曲調展示出費加羅的繁忙,就像角色的標簽一樣,使觀眾一聽到音樂就能聯想到這一角色的性格特征。音樂也能強化角色所處的地域、時代或社會背景的展現,使觀眾感受到角色的文化身份。例如,我國古典戲劇與西方古典戲劇中的角色一聽音樂就能辨別出來,不同的音樂豐富了角色的文化內涵。
(四)音樂使角色之間的關系更加明顯
戲劇往往涉及多個人物角色,人物角色之間的互動構成了一個完整的戲劇故事,在這一過程中,音樂起了不可忽視的作用。音樂能使角色之間的關系更加明顯,便于觀眾理解。通過巧妙的音樂設計,戲劇中角色之間的情感糾葛、矛盾沖突和命運聯系能清晰地呈現出來,揭示角色關系的演變,使觀眾更直觀地理解角色間的復雜關系,從而更易理解戲劇故事,提升觀賞體驗。音樂能展現角色之間的情感聯系,例如,在《歌劇魅影》中,歌曲The Music of the Night是魅影將克莉絲汀到地宮后獨唱的音樂,是男主角“魅影”向女主克莉絲汀表達愛意的作品,但又害怕女孩拒絕自己的愛意,最后魅影又成功主導了克莉絲汀,這促使她認同并產生了融入黑暗的內在傾向[5]。這一歌曲直觀地體現了魅影與克里斯汀之間的情感關系,讓觀眾能夠直觀地感受到角色間的張力,使劇情更加扣人心弦。音樂也能強化角色間的矛盾沖突,凸顯角色之間的對立關系。比如,在戲曲表演中,當出現兩個角色對打的情節時,音樂節奏往往會突然加快,風格緊張急促,以強化兩者之間的矛盾沖突。
二、戲劇中音樂對角色塑造的實踐應用
在戲劇表演中,音樂對角色塑造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通過各種音樂表現形式彌補演員單純表演中的不足,能使角色形象更加豐滿,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
(一)通過獨唱塑造角色形象
人物主題曲是展現角色形象的主要途徑之一,主題曲的人物往往會通過獨唱的方式來介紹自己的身份、所處的社會背景、與戲劇中其他角色的關系等,塑造鮮明的角色形象,這一點在歌劇、音樂劇、戲曲等戲劇形式中有深刻的體現。戲劇中人物的主題曲往往是創作者緊密貼合角色的性格特點、生活背景、情感走向、命運發展等創作的,是角色形象的表達,從而讓觀眾在聆聽的過程中對角色有基本的認識。在戲劇表演過程中,演員需要通過精湛的演唱技巧和外放的情感表達,將獨唱歌曲完美地呈現在觀眾面前,演員代表角色直接向觀眾展現自己內心的想法和感受,這往往比對話展現更直接、更具感染力。例如,歌劇中的詠嘆調屬于歌劇表演的獨唱段落,一般用于展現人物情感,塑造人物形象。歌劇《朱利奧·凱撒》中的詠嘆調《我哭泣,為我的命運》就展現了女主人公埃及女王與凱撒突遭變故,內心充滿絕望,但又不畏強權的形象。人物獨唱能鮮明地突出角色的性格特征,展現人物的情感變化。在《歌劇魅影》中,克莉絲汀演唱的歌曲《Wishing You Were Somehow Here Again》就展現了她從悲傷到堅定的情感變化,使角色形象更加立體。
(二)通過對唱、重唱等形式展現人物關系
在戲劇表演中,角色之間的關系往往能通過角色之間的對唱、重唱等形式直觀地體現出來。對唱、重唱是戲劇表演中一種常見的演唱形式,音樂劇、戲曲等戲劇表演形式中較為常見,通過不同角色之間的聲音互動,展現人物之間的情感交流和關系發展。無論是親情、友情、愛情,還是矛盾對立關系,都能通過對唱或重唱得到生動的展現,幫助觀眾更加深入地理解角色之間的關系。戲劇演員通過演唱各自的臺詞,傳達出各自的情感和立場,并以音樂為載體進行對話。當兩個角色之間的關系主題是和諧友愛時,對唱或重唱能展現角色之間的情感聯系。例如,音樂劇《鋼的琴》中曲目《夜還長》,就是陳桂林與淑嫻互相傾訴情意的一首對唱,音樂綿延流暢、深情婉轉,表達了淑嫻對陳桂林的愛意[7]。當角色之間的關系是矛盾對立時,對唱能突出角色間的矛盾沖突,展現角色間的對立關系。例如,歌劇《卡門》中女主人公卡門和男主人公唐·豪塞的二重唱《是你?是我!》是全劇中最具矛盾沖突的唱段,展現了卡門與唐·豪塞之間的戲劇沖突,將戲劇推向了高潮。
(三)通過背景音樂烘托角色情感
音樂具有烘托情感的作用,在戲劇演員表演的過程中,通過音樂的輔助,能使演員的表演更加投入,更具感染力,引起觀眾的情感共鳴[8]。當戲劇中的角色經歷喜悅、悲傷、緊張或憤怒等情感波動時,背景音樂能夠以其獨特的旋律和節奏,將角色的情緒進一步放大,傳遞給觀眾。當戲劇中的角色遭受重大挫折時,悲傷的音樂能營造出一種哀傷和沉重的氛圍,使觀眾能夠深刻感受到角色內心的痛苦和絕望,體會角色的遭遇。當表現角色喜悅的心情時,歡快、明亮的樂曲能進一步增強角色歡樂情緒的感染力。背景音樂也能暗示角色的情感、關系或有關故事情節的走向。例如,當角色遭受重大挫折,人生觀、價值觀發生變化時,背景音樂會隨之出現節奏變化,為即將到來的戲曲高潮做好鋪墊,使觀眾注意到角色的態度變化。背景音樂能展現角色的復雜情感,由于戲劇是舞臺上的表演藝術,演員在展現內心矛盾和掙扎時會通過表情表演出來,但由于距離問題,后排的觀眾無法及時捕捉演員的表情變化,這時,音樂的作用就體現出來了。通過音樂的烘托,能使觀眾感受到角色內心的矛盾和掙扎。
(四)通過背景音樂引導演員表演
背景音樂能激發演員對角色表演的情感投入,引導其展現動作節奏、表達情感,使演員能夠更加精準地把握角色的情感脈絡和性格特征,增強角色塑造效果。在戲劇表演過程中,音樂是演員表達情感的重要媒介,演員根據背景音樂的變化,可以準確把握角色的情感變化,使表演更加真實。在戲劇表演的過程中,演員的肢體動作、表情、情緒等表演元素要隨著音樂的變化而變化,因此,戲劇編排者可以通過把控音樂的節奏來把控演員進行角色表演的節奏。在平緩的戲劇情節中,輔以節奏舒緩的音樂,既能營造安靜和諧的舞臺表演氛圍,也能緩解演員的緊張感;在緊張的戲劇情節中,輔以緊張的音樂,要求演員隨著音樂節奏的變化展現出驚慌和急促的感覺,能使演員的表演更具有戲劇性。演員在表演過程中,可以根據背景音樂的風格和調性,調整自己的表演方式,使自己的表演更加符合角色的性格特征、生活背景、社會身份。例如,在《哈姆雷特》中,鬼魂的登場輔以陰森恐怖的音樂,演員在這樣的表演氛圍中表現角色內心的恐懼與掙扎,矛盾與痛苦,使表演更具感染力。因此,在戲劇編排的過程中,編排者要充分利用背景音樂來指導演員的表演,塑造出立體、飽滿的人物形象。
結 語
音樂是戲劇表演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戲劇表演的靈魂—角色注入活力,使角色塑造更加深刻、立體。在戲劇表演中,音樂能引導演員進行角色表演,使演員更加投入;音樂能使演員的情感表達更具感染力,引起觀眾的情感共鳴;音樂能使角色特征更加鮮明,使角色之間的關系更加明顯;音樂能幫助演員更直觀地理解角色,理解劇情。在戲劇表演中,音樂以獨唱、重唱等演唱形式被廣泛應用,還通過背景音樂的形式襯托演員的表演,為角色塑造提供了廣闊的空間。音樂是戲劇表演藝術的點睛之筆,在角色塑造的過程中發揮的作用不可替代。
參考文獻:
[1] 劉桐銘.戲劇表演與人物形象塑造探尋[J].戲劇之家,2024 (15):65-67.
[2] 員曉明.音樂與表演:多重功能下的藝術表達[J].影視文化,2024(2):179-188.
[3] 蔡沐辰.音樂劇表演中的角色塑造與演員訓練[J].藝術大觀,2024(19): 67-69.
[4] 葉茂.論音樂在舞臺敘事中的戲劇性功能[J].戲劇之家,2024 (31):54-56.
[5] 朱藝丹.淺析音樂劇《歌劇魅影》中《the music of the night》的音樂特征[J].中國民族博覽,2024(17):102-104.
[6] 褚維娜,顏鵬.亨德爾歌劇《朱里奧·凱撒》中女主人公人物形象塑造研究[J].黑河學院學報,2024,15(9): 29-132.
[7] 王芝馨.音樂劇《鋼的琴》人物形象及唱段分析[J].當代音樂, 2025(1): 130-132.
[8] 鄧延彥.交響樂對音樂劇情感渲染的藝術影響[J].中國音樂劇, 2024(6): 106-108.
(責任編輯:李 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