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第一座圖書館通常被認為出現于兩干多年前。世上為什么要有圖書館?從詞源、官方文件、借閱的讀者、圖書館的建設者出發,我們看到各種動人的答案。

從詞源學的角度來講,“館\"是旅店或者居住的地方。漢語里“館\"還有個異體字“舘”,左側是“舍”。所以圖書館首先是一個可以休息的地方。
它還有第二層意思?!梆^”是食字旁,它可以提供飲食,補充營養。圖書館既可以讓人休息,又可以給人提供精神食糧。從某種意義上來講,一個好的圖書館,就像一個我們暫時棲居的家園。
《公共圖書館宣言》
1994年,國際圖書館協會聯合會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聯合發布了《公共圖書館宣言》(PublicLibraryManifesto)。隨著數字化時代的到來,《公共圖書館宣言》于2022年再次更新。

“在每個國家,尤其是在發展中國家,圖書館幫助確保盡可能多的人獲取教育和參與知識社會及社區文化生活的權利。“宣言指出,公共圖書館應當向所有人提供平等的服務;資料必須反映當前趨勢、社會演變以及人類成就和想象的記憶;館藏和服務不受任何形式的思想、政治或宗教審查,也不屈從于商業壓力…這份宣言用凝練的字句,彰顯了公共圖書館的精神一一普遍性與普惠性。

林垚(耶魯大學法律博士)
我們一家在美國的紐黑文小鎮生活過很多年,那里也是耶魯大學的所在地。小鎮的面積大約50平方千米,只有13萬人,但紐黑文公立圖書館有5個分館,均勻地分布在小鎮上,保證鎮上的居民出門步行15分鐘左右,就能找到一個圖書館。
我經常帶著孩子去紐黑文圖書館,那里有適合不同年齡段青少年閱讀的書籍。令我吃驚的是,館內的中文書也非常豐富,甚至有關于中國少數民族的故事。此外,圖書館會舉辦很多幫助孩子養成閱讀習慣的活動。
紐黑文圖書館也服務貧窮的社區。我經常收到圖書館發來的郵件,他們有多樣的職業技能培訓,比如編程課。父母來美國探望我們時,我媽媽就在紐黑文圖書館上了免費的英文課。
有時,圖書館的服務更純粹,它就是窮人夏天乘涼、冬天取暖的地方,沒有人會趕走他們。
這個小鎮圖書館與社區生活牢牢地交織在一起。比如每年到了三四月份,圖書館會免費幫大家報稅一在美國,報稅是件困難又復雜的事。辦理護照也可以來圖書館。人們的很多日常需求在圖書館里都可以得到滿足。就這樣,以圖書館為核心,周邊社區緊密、有機地聯系起來了。
所以,圖書館除了承擔文化滋養的核心功能,還有許多附屬功能,讓國家、社區的服務能夠觸及其他方式無法觸及的地方。它建構了一個溫暖、開放的空間,隨時隨地歡迎所有人。

鄭佳燁(杭州第十四中學康橋校區學生)
“圖書館是一個生長著的有機體。\"“我心里一直在暗暗設想,天堂應該是圖書館的模樣。\"站在梅里有為圖書館前,墻上的話讓關于圖書館的童年記憶再次擁抱了我。梅里有為圖書館由一度風光的海鷗電扇廠改建而來。在這里,一切都是可讀的。
步入其中,我先看見了一本企鵝日歷,上面介紹著全世界的書店。日歷旁邊的角落里擺放了一個比較顯眼的\"防欺凌專用信箱”,愿這個信箱能避免悲劇發生。
踏入活動室,剛剛上完繪本課的小朋友們興奮不已?;顒邮依镉幸淮安貙毚?,裝著小朋友給自己、朋友或圖書館的話。
墻上的照片記錄著梅里有為圖書館從廢棄工廠轉變為圖書館的過程。另一邊,寂靜的角落里擺著一些課桌、生物模型、投影儀…它們來自當地的一所中學,學校已搬到新址,這些物件承載著幾代人的青春回憶,而圖書館給予了它們另一個適當的家。

來到我最向往的閱覽室,書不算多,但種類豐富,找書也便利。我發現了一本有意思的書一《死亡課》。若我有長長的下午,一定在此處狼吞虎咽般品嘗書籍。
離開圖書館時,工作人員講起墻上被我忽視的一串字符\"ISBN978-7-5013-2020-?”。這是根據國際標準書號規則改編的。ISBN是國際標準書號,978和7代表書和中國,5013是出版者號,2020是梅里有為圖書館誕生的時間,那個\"?”,則代表未來。
我想,梅里有為圖書館不是小鎮的闖入者,而是帶著小鎮的過去與未來扎根于此,成為小鎮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