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鄉村振興視角下國產綜藝的科普實踐與啟示

2025-06-13 00:00:00肖哲羅子欣
科普創作 2025年1期
關鍵詞:農業

[中圖分類號]G22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957/j.cnki.kpczpl.2025.01.013

“農業農村現代化關鍵在科技、在人才”[],農業科普是實現農業科技創新的重要基礎性工作之一。創新農業科普形式,提高公眾對中國農村的關注和理解,挖掘鄉村科普內生力,構建鄉村文化傳播新生態,助力鄉村振興,是新時代農業科普的重要課題。近年來,以網絡綜藝為代表的國產視聽節目開始涉足與鄉村相關的題材,嘗試通過寓教于樂的方式普及科學知識,尋找新的范式推動“鄉村故事”邁向外部世界。

2023年2月,一檔名為《種地吧》的勞作紀實類綜藝節目在網絡平臺首播,獲得社會各界廣泛關注,尤其在年輕群體中享有較高口碑。2024年2月,由原班人馬參與的第二季節目正式上線,并于次月起登陸電視臺,開啟了“網臺同播”模式。與以往關注“三農”主題的綜藝節目不同,該節自在主題定位、節自編排、后期制作和平臺傳播等方面尋求創新,嘗試打破“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般的閑適田園生活節目濾鏡,在“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式的鄉村勞作真實圖景中詮釋“科技助農、人才興農”如何為鄉村振興注入新動能,生動展現新時代中國農業農村發展的嶄新面貌。在節目主角設置上,摒棄了慣有的明星思路,選了10位知名度相對較低、年齡在18至27歲的年輕人。為了幫助他們更全面、深入地了解農村生活,每季節目的拍攝周期都有近200天時長。目前,《種地吧》第三季節目已啟動錄制,預計2025年第一季度播出。

值得關注的是,作為一檔真實記錄并反映中國農業與鄉村生活的綜藝節目,《種地吧》以紀實性和互動性為創作核心,強調面向年輕群體特別是網生一代的農業科學普及,顯現出國產綜藝節目發揮科普效能的基礎和潛力,對我國科普工作創新發展具有案例價值。本文在鄉村振興的視角下,探索勞作紀實類綜藝節目《種地吧》嵌入“科普基因”以及開展科普傳播實踐的具體策略,為國產綜藝節目的科普路徑與范式創新提供思路參考。

一、鄉村振興主題綜藝節目與科普融合的可能

1918年開始,商務印書館影戲部拍攝了《女子體育觀》《養蠶》《驅滅蚊蠅》等20部科學教育片[2],這一批作品被認為是國內科普類電視節目的早期雛形[3]。但是,直至1978年中央電視臺《科學與技術》欄目播出,科普類電視節目在國內才初具影響力[4。在此后較長時間內,我國科普類電視節目的發展陷人瓶頸期。20世紀90年代,中國電視文化出現從“宣教文化”向“娛樂文化”的轉向[,加速了科普類綜藝節目的誕生。近年來,以《最強大腦》《加油!向未來》等為代表的優質國產科普類綜藝節目走進大眾視野,學界對科普類綜藝節目制播模式和宣發策略等方面展開多角度研究。但是,面對層出不窮的綜藝節目“新秀”以及近年來受網絡視頻平臺“降本增效”大環境的影響,國產科普類綜藝節目如何“破圈”仍是一大難題。

在國外,綜藝節目與科普的融合已經開展了一些實踐。美國探索頻道(DiscoveryChannel)并未將其節自定義為紀錄片或科教片,而是命名為“紀實性娛樂節目”(FactualEntertainment)。其王牌節目如《制造的原理》(HowIt'sMade)、《流言終結者》(MythBusters)等兼顧科學理性與娛樂精神,試圖通過更為娛樂化的方式向公眾傳播科學知識,改變公眾“科學是無趣的”這一刻板成見,實現“寓教于樂”的節自效果。節自通過考察市場需求決定選題,以受觀眾歡迎的題材確保收視率[,同時巧妙且適當地添加科普元素,使節目成為承載科學信息、發揮科普功能的特殊媒介,確保節目的品位不會降低。

目前,國內也有部分綜藝節目開展類似的探索。例如,網絡綜藝《嗨放派》探索“綜藝 + 科學”的新表達,在真人秀中設置明星嘉賓做實驗的環節,但該節自預設劇本痕跡明顯。有學者提出綜藝節目的高質量發展需注意“娛樂”與“文化”的動態平衡[,在“綜藝 + 科普”的實踐過程中應做到“娛樂性”與“科普性”的有機統一。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以來,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行業準確把握鄉村振興國家戰略下的行業責任與使命,從電視“大屏”到移動“小屏”,圍繞“三農”主題創作出一系列鄉村振興題材的精品佳作,反映新時代我國新農村和新農人的嶄新面貌。“三農”主題國產綜藝節目成為賦能鄉村全面振興的重要力量,勞作紀實類綜藝節目《種地吧》應運而生。自前,學界與業界圍繞該節目的制播創新、敘事創新、營銷模式創新、社會價值傳遞、國家形象構建等核心議題,展開了多視角多維度探討。多數研究都側重強調節目的“慢綜藝”“‘三農’綜藝”“網絡綜藝”的屬性,對該節目發揮的“科普功能”探討較少。《種地吧》節自是否具備科普屬性?該節自植入農業科普要素的思路和方式是什么?對同類型國產綜藝節目開展科普實踐有何啟示?本文通過這一案例,初步闡釋綜藝節目制作與科普傳播的關系,以期推動國產綜藝實現融合創新與高質量發展,并為我國科普實踐特別是農業科普借力綜藝節目擴大傳播力、引導力和影響力提供有益經驗。

二、《種地吧》節目開展科普實踐的具體路徑

《種地吧》的本質屬性是聚焦鄉村振興題材的勞作紀實類綜藝節目。其核心主題是“讓十個年輕人去農村種地”,真實記錄了他們學習并從事小麥收割與種植、大棚果蔬種植、家禽水產養殖等農事勞作,最終收獲各種農產品的全過程。與傳統綜藝節目不同的是,《種地吧》著重關注現代科技如何與傳統農業交織融合并重塑中國鄉村,從科普主題發掘、科普場景搭建、科普敘事重構和科普效果強化等多個維度著手,在綜藝節自創作過程中巧妙植入科普要素,向大眾傳播農業生產、農業技術、農業經濟等方面的“三農”知識,是鄉村振興背景下“科普 + 國產綜藝”融合發展的一次全新嘗試。

(一)于“一日三餐”中發掘農業科普主題

《說文解字》記載,“土,地之吐生物者也”。自古以來,農耕社會孕育了中華民族對土地的特殊感情。隨著我國脫貧攻堅戰取得了全面勝利,全面實施鄉村振興國家戰略、縱深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等時代新命題成為新時期我國農業科普工作的重要議題,受到全社會關注。近年來,無論是以個人視角記錄鄉村生活的“三農”自媒體短視頻,還是制作精良的“三農”主題國產綜藝節目,網絡視聽領域涌現出一批關注中國鄉村發展變革、講述新時代中國“三農”新故事的精品佳作。這些作品以綜藝節目、短視頻等觀眾喜聞樂見的媒介形態傳播農業知識,打破原先該題材科普作品的內容與形式局限,為新時期農業科普創作提供源頭活水。

作為首部著眼農耕題材、放眼中國農業農村現代化的紀實類綜藝節目,《種地吧》以“勞作”“種地”為創作切口,從中發掘兼具科普性和生活性的節目主題,以更好地回應時代與社會關切。一般情況下,農業科普類節目側重實用性的技術教學,對農業知識進行系統化講解,而《種地吧》以生活化為特色,主要從“一日三餐”與觀眾生活息息相關處落筆。圍繞食物的誕生,節目嘉賓參與各種各樣的農事活動,從最初手割水稻、挖建排水渠、手撒化肥、搶救被淹麥苗,到后來使用收割機等現代化農業設備收割水稻、利用無人機播種、學習使用水肥一體機和灌溉系統,再到最終生產與售賣面粉、棘椒醬、蜂蜜等農副產品,科普主題散見于這一系列過程之中。以“小麥面粉生產”為例,節目通過十個少年的勞作展示一粒小麥種子從播種到收割再到加工成全麥面粉的全過程,讓觀眾對農作物的發育特性、生長節律等農業知識有了更為具體化和形象化的認識。從“田間”到“舌尖”的農業生產全流程影像紀實,展現出了農業科技的發展與進步為傳統農耕生產效率的提升、生產方式的革新帶來的推動性作用,也使觀眾全程切身感知到農業發展對日常生活的影響。

(二)三級景觀空間搭建具象化農業科普場景

空間生產理論最早由法國學者列斐伏爾(HenriLefebvre)在《空間的生產》(Laproductionde1'espace)一書中提出。列斐伏爾認為“空間的生產”有別于馬克思生產方式理論中“空間中的生產”,是空間本身的生產,且這種空間是以自然空間為原始材料加工、生產而來的社會空間。因此,經過綜藝節目媒介化形成的諸多空間也并非中立的客觀自然空間,而是“有意識、有目的地被生產建構的”[]具有象征意涵的影像化景觀空間。近年來,隨著科普傳播進入“場景傳播”時代,通過打造“科普場景”促進科學“場景化傳播”成為提升科普傳播現場感和代入感的重要方式。在《種地吧》中,十個少年在同一片天地中勞作、生活,并對這些場所進行修建和改造,這些有形的勞作與生活空間共同承擔著農業科普場景搭建的媒介功能。

以《種地吧》第一季為例,該季節目中主要通過三個層級的景觀空間進行科普內容植入一節目拍攝取景地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區三墩鎮山聯社區后陡門作為一級景觀空間,種植區域、養殖區域和基建區域共同構成二級景觀空間,各區域內相應的具體勞作和生活空間視為三級景觀空間。此外,由于節目中的農業生產活動并不局限于上述三級空間,即景觀空間具有流動性,因此,外出調研學習場所(中國農業大學、水培基地等)、商品交易場所(農夫市集、快閃市集等)等成為補充景觀空間形態,同樣為節目帶來了豐富的農業科普知識(表1)。

表1《種地吧》第一季節目中的景觀空間分布情況

“場景”建構是綜藝節目創作中的基礎過程和必要環節,有效的科普同樣需要科學信息與“場景”的高度適配[],即構建與科普主題相一致的場景,兩者對具象化“場景”的需求高度契合。節目將鏡頭聚焦于開展具體農事勞作活動的不同景觀空間,使之成為農業知識科普的特定場景,形象直觀地向觀眾展現不同勞作場景下的農業科學知識。在這一過程中,理論化的農業專業知識轉變成了具象化的科普視聽影像。隨著“種地故事”的不斷發展,觀眾可以跟隨鏡頭,穿梭于不同的科普場景之間,沉浸式學習農業科學知識,在小麥地里了解作物種植流程和生長周期,在大棚內見證物聯網和水肥一體機等科學技術如何改變傳統農業。像這樣在綜藝節目中建構與科普主題相適配的科普場景,并將科學知識有機融入其中,正是“科普 + 綜藝”創新發展的有效途徑之一。

(三)以“體驗”為視角重構農業科普敘事

“體驗化傳播”是綜藝節目創作的一個核心概念,通常指作為體驗主體的參與者將個體所感傳遞給受眾的過程[12]。在很多綜藝節目中,體驗主體多具備節目體驗者和明星的雙重身份屬性,一方面通過體驗主體的行為實踐與觀眾產生共鳴,另一方面以明星身份與粉絲觀眾建立深層次價值認同。在《種地吧》開播初期,十位節目嘉賓的知名度較低,這種體驗化傳播的達成主要基于對其體驗者身份的強調,即嘉賓以體驗主體身份在田間地頭開展農事勞作,觀眾在觀看節目過程中成為“云端體驗者”,共同感受勞作時的艱苦和豐收時的喜悅。隨著節目的出圈,明星效應初顯,觀眾與少年們在直播助農、沙漠植樹等行為中持續建立情感連接,延伸情感共鳴,讓“農民富裕、農業繁榮、農村和諧”“相信土地的力量”等農業價值共識深人人心。在此過程中,“信息、娛樂、升華和共感”[3]交錯匯合,體驗化傳播與科普的結合產生了體驗式科普這一重要議題。“體驗”也成為觀眾通過綜藝接觸并了解科學知識的重要方式,并成為綜藝節自展開科普敘事的獨特視角。

與觀眾既往認知中“單向知識傳輸型”“說教式”的農業科普節目不同,《種地吧》節目創作以“體驗”為先,在勞作“體驗”中融入農業知識。首先,“體驗”時間長。相較于其他綜藝節目或科普節目十天或半個月的拍攝時間和十幾期的正片播出期數,《種地吧》節目季均拍攝近200天,季均播出正片40余期。對于以年輕群體為主的觀眾而言,“三農”領域或許是相對陌生的科學知識版圖,但較長拍攝周期和長線制播模式為觀眾提供了足夠的“體驗”時長,使得節目中農業科學知識的呈現更為詳細和全面,觀眾隨節目經歷了走進中國農業,了解中國農業和認識中國農業的全過程,加深了觀眾對農業科學知識的深人理解。其次,“體驗”渠道多。《種地吧》節目主要采用“定期綜藝正片 + 定期或不定期直播 + 不定期少年Vlog(視頻日志)”多線并行的播出模式,不同的拍攝視角構成了不同的敘事視角,不同視角之間互為補充,極大拓展了觀眾參與“體驗式科普”的媒介渠道,讓農業知識科普不局限于網絡視頻平臺上固定播出的綜藝節目本身,而是持續擴展至短視頻平臺以及社交媒體上的多元化體驗。最后,“體驗”過程真。真實性是科普的重要“生命線”,而保證科普內容的科學性和準確性則是科普創作與傳播的第一要義。《種地吧》以“紀實”區別于其他綜藝節目,為了真實還原農業生產生活場景,節自最大程度避免了后期制作在觀眾“體驗”過程中的非必要介人和干擾。例如,在第一季飼養湖羊的過程中,節目使用大量鏡頭語言真實記錄少年們經歷羊群生老病死的過程,屏幕前的觀眾與屏幕內的少年們一起陪伴小羊成長,共同完成一節關于生命教育的農業科普課。

(四)注入情感溫度以強化農業科普效果

近年來,“情感行動”成為綜藝節目在常規敘事外重要的補充手法,是綜藝節自出圈的關鍵流量密碼。這些節目通過綜合運用各類視覺符碼與敘事符碼產生情感共鳴,凝聚情感共識,最終實現節目與觀眾的情感交流和互動。高質量科普創作與傳播同樣需要深度挖掘受眾的情感需求,使受眾與科普內容之間建立情感連接,讓受眾不僅作為科學的接受者,更成為科學的接續傳播者。《種地吧》節目總導演楊長嶺在談到制作這檔節自的初衷時表示:“因為大家離開土地,所以我們決定走進去;因為土地上很少有年輕人,所以我們讓年輕人去種地。”[14]對于當下遠離農村的年輕人而言,“土地”“鄉村”“農業”等是與之相距甚遠的陌生化概念,是媒介建構下的“擬態現實”,“就種地談種地”的科普形式未必能激發起他們強烈的共鳴。因此,節目在開展農業科普敘事的同時注重加入情感要素,讓科普不僅“曉之以理”,更“動之以情”。通過描摹十個懷揣夢想的少年在鄉村勞作的酸甜苦辣,記錄他們從不譜農事到得心應手的成長歷程,講述當代年輕人投身鄉村振興的勵志故事,使得眾多與少年們年齡相仿的觀眾感同身受。

在視聽語言表達層面,《種地吧》不僅向觀眾詳細描繪農事勞作的具體過程,客觀展現農業生產生活的真實圖景,也提及“夢想”“未來”“家庭”等感性話題以引發觀眾情感共鳴,并通過對比構圖的視覺畫面、字幕旁白和嘉賓對話等形式呈現。節目將人文情懷注人科普創作與傳播,讓農業科普更具故事性和人情味。例如第一季中,在種地第4天的夜晚,面對即將到來的極端天氣,節自記錄下少年們在田間搶收水稻時偶遇象征美好與希望的煙花綻放于天際,一身辛勞得到“治愈”的畫面;在種地第27天的傍晚,少年們搬運完化肥后碰巧遇見夕陽,他們坐在路邊暢談人生與夢想,在對白中發出“我們終于做了一件有結果的事”的感慨。節目通過展現少年們克服困難的奮斗精神,讓觀眾得到觸動并對田間勞作者產生敬佩之情,使觀眾進一步深入理解“一分耕耘,一分收獲”“農事勞作需尊重自然規律”等道理。再如,節目中強調“家”的概念,將少年們居住生活的物理空間稱為“少年之家”,少年之間依長幼以“大哥”“二哥”等家庭稱謂互稱,客串的明星嘉賓到訪拍攝地稱為“家里來人”,諸如此類的節目設置使得這種擬親緣人際關系合理化,為“十個少年共同種地”的節自主題賦予了“一家人一起干活”的文化意涵,與中國式的現代小農經濟具有密切聯系,以此加強了科學知識與現實生活的關聯性,讓農業知識的科普傳播更接地氣、暖人心。

三、科普助力鄉村振興視角下國產綜藝創新啟示

(一)宏大命題中的科普基因嵌入

近年來,新媒體的異軍突起為傳統綜藝節目的轉型發展帶來契機。傳統綜藝節目容易受到播出平臺時空限制,相較之下,移動互聯網等新興技術賦予網絡綜藝節自更多的社交互動屬性和更為泛在的數字化傳播鏈路,這使得網絡綜藝節目成為一種備受觀眾青睞的綜藝新樣態。近年來,國內綜藝節目的傳播形態更多元、涉足領域更全面、品牌影響更廣泛,但呈井噴式增長的綜藝節目經常難以脫離主題同質化、過度娛樂化等窠臼。在“三農”題材綜藝節目領域,這一問題體現在有的節目只是把鄉村作為背景環境,實質上仍然以綜藝節目一貫的游戲與挑戰環節為吸睛點。總體而言,除闖關類節目外,還有的“三農”題材節目主打以慢綜藝的形式描摹鄉野景致的恬靜美好,但少有節目將視線聚焦于鄉村與農業活動本身。

實際上,從小切口切入大選題,是科普節目創新的路徑之一。在其他類型的知識性綜藝節目中已有優秀案例可以借鑒。例如,《中國漢字聽寫大會》《中國詩詞大會》等系列文化綜藝節目從“漢字”“古詩詞”等傳統文化瑰寶切人,展現中華文明魅力,提升全民文化素質;《遠方的家》等旅游節目以“文化 + 旅游”貫穿節目制作,在塑造美麗中國形象的同時亦發揮著自然地理科普的功能。盡管農業科普是一個宏觀議題,知識涉及面相對寬廣,《種地吧》節目選題的成功之處在于選取了“種地”這個以小見大的敘事切口。從第一季節目的小規模農耕,到第二季節目引入水肥一體系統等現代化農業科技以及外出調研學習龍蝦養殖、草莓種植等技術,科學知識通過各個勞作場景傳遞給觀眾,不僅準確把握了農業農村現代化、鄉村振興等宏大時代議題,還對農耕、農民與土地等現實話題展開深人思考,回答了“鄉村是什么”“年輕人能給鄉村帶來什么”以及“現代化農業如何改變鄉村”等一系列問題。

(二)明星劇本讓位“素人”真實科普

綜藝節目中娛樂化元素的運用使得節目可看性大幅提升,但在科普節目中,若運用不當,會削弱節自的科普功能。部分綜藝節自制作方秉持著“高娛樂性等于高流量”的刻板思維,有意制造明星嘉賓之間的沖突,或設置極富戲劇性的劇本,陷人“唯流量論”的誤區,導致節目價值導向偏移。《種地吧》采用紀實性的綜藝鏡頭語言和生活化的敘事方式,舍棄了嘉賓腳本等拍攝前提預設,最大程度還原了鄉村生活和農事勞作的真實情境,是對綜藝拍攝與制作方式的有益嘗試。同時,10個少年在個人社交媒體發布的Vlog以第一視角對農業生產生活的真實面貌進行了補充。

近年來,《向往的生活》《花兒與少年》《妻子的浪漫旅行》等熱門綜藝節目雖然也以生活紀實類綜藝作為節目屬性標簽,但仍然保留著真人秀的劇本痕跡與展演表征,這與節目主角是知名度較高的明星藝人存在顯著關聯。《種地吧》大膽嘗試選取十位知名度相對較低的年輕藝人,用紀實性的鏡頭還原中國農村和農業知識本身,保證節目中科普敘事能夠自然展開。拍攝之初,組織他們學習農業文化課、農業技能和生活技能培訓并考取現代化農具駕駛執照;拍攝過程中,除了提供必要的生產生活資料外,盡可能保證他們在作物和養殖項目的選擇等方面擁有自主決定權。從第一季節目來看,這種去繁從簡、返璞歸真的節自設計與制作思路,對其他綜藝節目發揮科普能力具有一定的普適和推廣價值。例如,對于科學實驗類綜藝節目而言,聚焦實驗過程的真實展現,利用AR、VR等新興技術搭建沉浸式科普場景,比通過劇本設置和后期剪輯來刻意制造節自熱點話題更能凸顯節目的科普效能。

(三)“科技為本”中的科普實踐深化

傳播科學知識是綜藝節自發揮的科普功能之一,知識的準確性和真實性直接影響綜藝節自的質量與口碑。目前,國內綜藝節自在科普實踐過程中存在諸多改進空間:其一,一些節目制作方以科普為噱頭,實則以明星效應換取節自流量,節目中涉及科普的內容實際占比甚少;其二,對于播出的科普內容,一些節目的制作方忽視了對其科學性與準確性的嚴謹求證,錯誤內容經過社交媒體發酵,導致節自產生負面輿情;其三,部分節目缺乏專家學者團隊支撐,相關科學知識難以獲得觀眾信任。在《種地吧》節目中,制作組在確保農業知識的科學性上下了很多功夫(表2),不僅邀請農業領域專家對種植和養殖等方面的理論知識與專業技術提供科學指導,還與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等單位的學者一同,以創作研討會等形式就節目內容策劃和表達方式等展開深入探討。為了多元化呈現科普內容,節目不僅在畫面中加入信息框突出重點信息,還把專家學者請到田間地頭實地指導、講解農業知識,有時也采取遠程電話方式,請專家語音指導十個少年解決棘手的農業難題。

表2部分科普主題中專家或專業人士參與科普的具體形式

此外,《種地吧》節目在科普過程中遵循“科學需在試錯中檢驗”的基本原則,不過度干預少年們在節目錄制過程中的農作實踐。雖然他們會因知識儲備欠缺、實踐經驗不足等犯錯,但“試錯”也是科學探索的重要途徑之一,有助于總結深化對科學的認知與理解。例如,他們經歷了由于麥田排水系統不完善導致玫瑰花棚被淹,由于大棚土地濕度過大導致玫瑰悶根并停正生長,由于缺乏母羊護理經驗導致首批出生的三只小羊早產死亡等失敗。10個少年在求助農業專家和自學摸索后,習得了重要的農業科學知識并解決了相關問題。

有機結合、雙向互動的可能性,讓國人心中的現代山水田園得以具象化,也讓更多青年觀眾了解現代農業科技發展,鼓舞他們成為新時代鄉村振興的守望者和助力者。

四、余論

從綜藝娛樂到科學傳播,從地理空間的農業社會到網絡空間的鄉村實踐,“三農”題材的綜藝節目不斷呈現、建構和重塑著新時代的鄉村風貌,闡釋著科技創新何以成為推動我國鄉村振興的重要助推器。在科普視角下,《種地吧》作為國內首檔聚焦農耕題材的勞作紀實類綜藝節目,其制作理念與模式創新為其他綜藝節目提供了經驗參考。節目通過真實記錄農事勞作,以小見大,生動展示了我國鄉村振興的建設成果和以科技、人才發展促進鄉村振興的決心,同時也探索了綜藝節目與農業農村、綜藝節目與科學傳播

不過,《種地吧》等季播模式的綜藝節目“具有時間周期性和連續性,旨在吸引并保持觀眾的關注度”[5],如何實現其健康可持續發展是節目后期制作的重要課題之一。一方面,需要進一步明確基本定位和核心競爭力,既要擦亮“真實”“紀實”“科普”的節目“金招牌”,更要平衡好商業價值與社會效應之間的關系。《種地吧》節目的產生與爆火來源于中國鄉村土地,亦扎根于中國鄉村土地。面對節目出圈帶來的流量紅利,仍應堅守創作初心,講好我國農業科技創新、人才振興賦能鄉村發展的科普故事,從而更好地發揮國產綜藝助力鄉村振興與科普的積極社會效用。另一方面,節目應注重與受眾的良性溝通和關系經營。我國綜藝節目的傳受關系經歷了由單方主導到平等合作的轉變,“共創綜藝”的創作模式正在逐步形成[。一檔綜藝節目的成功離不開精心策劃和精良制作,更與每一位節目觀眾的參與息息相關。充分了解觀眾的心理需求,認真傾聽觀眾的有益建議,并與觀眾積極溝通、平等對話,才能讓節目在守正創新中行穩致遠。

參考文獻

[1]習近平.論“三農”工作[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22.

[2]李大光.科學與電影:歷史與今天[N].科普時報,2018-05-11(3).

[3]樂琦,鞠超.我國電視科普節目發展進程與途徑探索[J].科普研究,2012(1):62-66.

[4]劉民朝,劉斌.中國電視科普節目研究與創新[J].電視研究,2004(8):64-65.

[5]歐陽宏生,閆偉.快樂有度過猶不及——對當前“電視娛樂化”問題的再思考[J].當代電視,2010(2):66-68.

[6]張智華,楊禹琪.2022年中國網絡綜藝節目發展評析[J].當代電視,2023(1):29-33.

[7]方舒瑤,李亦中.略論科普電視節目傳播[J].現代傳播(中國傳媒大學學報),2014(2):71-74.

[8]冷淞,谷沛遙.優秀綜藝節目中文化與娛樂的關聯及取舍[J].青年記者,2021(23):18-20.

[9]潘可禮.亨利·列斐伏爾的社會空間理論[J].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1):13-20.

[10]李勇,程前.鄉村背景電視綜藝節目的空間生產與修辭[J].電視研究,2020(1):41-44.

[11]江惠婷,魏景賦,郭健全.移動時代科普信息傳播中的場景適配[J].科普研究,2016(1):22-24,32,96-97.

[12]殷俊,劉瑤.“慢綜藝”:電視綜藝節目的模式創新[J].新聞與寫作,2017(11):50-53.

[13]任廣乾,汪敏達.體驗式科普及其行為機理理論綜述[J].科普研究,2010(4):22-27.

[14]這群年輕人,在綜藝節目中“種地”[EB/OL].(202-03-28)[224-04-20].htp://w.inewsweek.cn/society/2023-03-28/18012shtml.

[15]吳佳群.千樹萬樹梨花開——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季播類節目發展成就淺析[J].中國廣告,2024(7):73-75.

[16]付怡.對話與共創:綜藝傳受關系的反思與重構[J].北方傳媒研究,2023(2):88-91,96.

(編輯/鄒貞齊鈺)

Science Popularization Practices and Inspirations of Domestic Variety Show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A Case Study of Become a Farmer

(Institute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Sichuan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Chengdu ) (School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Chengdu Sport University, Chengdu ) 2

Abstract: As China's first documentary style variety show focused on agriculture,Become a Farmer explores an innovative practical approach to rural revitalization and science popularization within domestic variety programs. The show effectively incorporates agricultural science knowledge through multiple dimensions, including exploring science popularization themes, constructing engaging scenarios, reconstructing narratives,and enhancing communicative effects. It successfully achieves immersive and panoramic dissemination of professional agricultural knowledge to the public.The experiences from this program offr valuable insights for innovation in science popularization narratives among domestic variety shows.

Keywords: science popularization;agriculture,rural areas and farmers;variety show; Become a Farmer

CLC Numbers: G222Document Code: ADOl: 10.19957/j.cnki.kpczpl.2025.01.013

猜你喜歡
農業
國內農業
今日農業(2022年1期)2022-11-16 21:20:05
國內農業
今日農業(2022年3期)2022-11-16 13:13:50
國內農業
今日農業(2022年2期)2022-11-16 12:29:47
擦亮“國”字招牌 發揮農業領跑作用
今日農業(2021年14期)2021-11-25 23:57:29
新農業 從“看天吃飯”到“看數吃飯”
今日農業(2021年13期)2021-08-14 01:38:18
歐盟發布短期農業展望
今日農業(2020年15期)2020-12-15 10:16:11
“5G+農業”:5G如何為農業賦能?
今日農業(2019年12期)2019-08-13 00:49:56
健康富硒168慢病未病全靠它——加入農業合作社,與健康同行!
健康富硒168慢病未病全靠它——加入農業合作社,與健康同行!
外向型農業
江蘇年鑒(2014年0期)2014-03-11 17:09:36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欧美网站| 午夜精品影院| 91精选国产大片| 国产成人精品高清不卡在线| 四虎国产精品永久一区| 狠狠做深爱婷婷久久一区| 干中文字幕| 亚洲精品免费网站| 国产伦片中文免费观看| 一本一道波多野结衣一区二区| 日韩一级毛一欧美一国产| 免费观看成人久久网免费观看| 亚洲国产综合自在线另类| 欧美三级视频网站| 免费看av在线网站网址| 亚洲码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国产日韩在线观看| 国内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亚洲黄色成人| 红杏AV在线无码| 亚洲欧美另类久久久精品播放的| 一级一级一片免费| 国产乱人乱偷精品视频a人人澡| 午夜天堂视频| 国产区人妖精品人妖精品视频| WWW丫丫国产成人精品| 制服丝袜国产精品| 狠狠色噜噜狠狠狠狠色综合久 | 福利在线一区|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搜索| 欧美在线视频不卡| 国产成人无码Av在线播放无广告| 国产中文在线亚洲精品官网| 日韩精品资源| 亚洲综合色婷婷| 久久www视频| www.youjizz.com久久| 视频一区视频二区日韩专区| 亚洲一区黄色| 草草线在成年免费视频2| 网友自拍视频精品区|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软件 | 亚洲国内精品自在自线官| a级毛片免费看| 青青草原国产av福利网站| 国内精品自在自线视频香蕉| 最新午夜男女福利片视频| 青青草国产免费国产| 国产99精品久久| 中文字幕丝袜一区二区| 国内精自线i品一区202| 婷婷中文在线| 色综合天天视频在线观看| 久青草国产高清在线视频| 国产精品欧美激情| 91麻豆久久久| 伊人国产无码高清视频| 中文字幕在线播放不卡| 婷婷亚洲视频| 国产在线观看精品| 色婷婷啪啪| 亚洲swag精品自拍一区| 欧美成人精品在线| 色丁丁毛片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美女免费视频大全 | 凹凸精品免费精品视频| 在线观看国产精美视频| 红杏AV在线无码| 久草网视频在线| 无码免费试看| 亚洲男人在线| 日韩国产无码一区| 欧美色综合网站| 亚洲国产精品日韩欧美一区| 国产在线视频福利资源站| 国产又爽又黄无遮挡免费观看 | 精品免费在线视频| 99国产精品免费观看视频| 久久99国产精品成人欧美| 国产一区在线观看无码| 欧美日韩综合网| 国产精品免费p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