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美國和中國香港地區相繼通過與穩定幣相關的法案,引發一波議論的熱潮。除去技術、投資和監管層面的探討,也有關于全球金融格局會否因為穩定幣的合法化和用途及場景擴圍而重塑的議論,甚至不乏讓人有聳人聽聞之感的新一輪美元霸權布局說,和所謂鏈上布雷頓森林體系的說法。
這些說法多少折射出某種焦慮之情,既怕在穩定幣以及更廣泛意義上的加密貨幣的賽局中落伍,又怕盲目跟風草率推進擾亂正常的金融秩序。
就目前而言,其實無需對美元穩定幣的準法幣化過于憂懼。特朗普的關稅戰導致美元霸權地位松動,美債市場也面臨壓力,將美元穩定幣與美債等美元資產掛鉤,一方面增加美元穩定幣的吸引力,另一方面短期內也會對美債形成托舉,可謂一舉兩得。但一切歸根結底要看美元的實力,如果特朗普一意孤行,關稅戰不息,美元持續衰落,美債的吸引力下降,以美債為掛鉤資產的美元穩定幣吸引力無疑會打折扣。而即使關稅戰告一段落,人們對以美國和美元體系為核心的全球化的信心不復往日,在此大背景下,單靠美元穩定幣的推進和把包括比特幣在內的加密貨幣儲備化,不可能起到扭轉乾坤的作用。
此外,穩定幣去中心化的交易模式,天然會對中心化的監管形成挑戰。美元穩定幣的分布式鏈上交易模式,本身也會對既有的以美元清算系統為核心的Swift(Society for Worldwide Interbank Financial Telecommunication,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系統形成沖擊。
當前更需要關注的是美元穩定幣的使用范圍不斷擴大,應用場景不斷增多,以及其與鏈下資產也即RWA(real world asset,真實世界資產)的聯結。這無疑會對歐洲等地區“去美元化”圖謀形成對沖。此外,隨著美元穩定幣和其他加密貨幣之間交易中介的作用不斷強化和深化,以種種方式形成掛鉤,假以時日,必然會為包括美聯儲在內的全球各地監管當局將加密貨幣和鏈上資產納入儲備鋪平道路,而這無疑會在某種程度上對美元形成支撐。當然,監管挑戰也會進一步增加。
放眼未來,隨著區塊鏈等金融科技的進一步發展,疊加人工智能、大模型、云計算技術的突飛猛進,金融交易的代幣化、去中心化,真實世界資產的鏈上化和可交易程度及便利化將進一步提升。因此,在穩慎監管的大前提下,積極穩妥推進中國穩定幣發行和監管生態系統建設很有必要。當前應把中國香港的金融創新和監管沙盒的作用用足用透,把中國香港打造成穩定幣的國際發行和交易中心,積極鼓勵內地合資格企業和機構去中國香港發行和交易穩定幣。
作為全球貿易大國,中國企業和個人的跨境交易支付行為穩定而高頻,對穩定幣市場的發展有著巨大而真實的需求。而中資企業和機構在境外發行與人民幣資產掛鉤的穩定幣,一方面有利于貿易結算的便利化,另一方面將對人民幣離岸市場的發展和人民幣國際化形成加持和賦能作用。考慮到境外人民幣回流投資暫時不可能大規模進行,在穩慎監管前提下,發展與境外人民幣資產掛鉤的穩定幣市場,并將人民幣資產上鏈,將為離岸人民幣構建寶貴的新投資渠道和應用場景。
接下來,可穩步推進各種穩定幣與境外人民幣資產掛鉤,可率先允許境外機構在中國香港市場上發行與人民幣資產掛鉤的穩定幣,并與中資機構發行的穩定幣形成一定的交易規模。假以時日,通過穩定幣形成境內外人民幣市場的有序聯結,為中國金融市場的開放多增加一條渠道。
面對關稅戰長期化和上一輪以美國為主導的全球化秩序的崩解,中國需要打造一套自主可控的全球人民幣資產交易結算托管網絡,并逐漸形成一定的網絡效應。在這一進程中,境外人民幣穩定幣市場的發展將發揮重要的推手效應。
要言之,既無需過度焦慮我們在穩定幣賽局中的位次,又要積極籌謀符合中國國情和發展現狀,與人民幣資產掛鉤的穩定幣市場和生態系統,以穩步推進人民幣國際化和兼顧各方利益的再全球化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