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某一直在某公司財務部擔任會計主管。入職時,雙方簽訂的勞動合同約定:在勞動合同履行期間,所有員工不得在外從事任何兼職。2024年底,李某結束產假順利復工后,單位給予其哺乳期內每個工作日1小時的哺乳時間。李某卻利用哺乳時間在另外一家公司兼職掙外快。單位領導發現后,希望李某立即糾正這一錯誤行為。但李某認為對處于“三期”(孕期、產期、哺乳期)的女職工,用人單位是無法與其解除勞動合同的。因此,李某私下里依然我行我素。2025年2月底,公司在找到足夠證據并經過相關程序后,解除了與李某的勞動合同。請問,用人單位的這一做法符合法律規定嗎?
根據《女職工勞動保護特別規定》第九條的規定,用人單位應當在每天的勞動時間內為哺乳期女職工安排1小時哺乳時間,使女職工既能完成工作,也能盡到為人之母的職責。
然而,處于“三期”女職工的特殊權益雖然受到法律嚴格保護,但這并不意味著用人單位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能解除勞動合同。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二條的規定,勞動者同時與其他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對完成本單位的工作任務造成嚴重影響,或者經用人單位提出,拒不改正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因此,李某利用哺乳時間在外兼職的行為,違反了勞動合同的約定,也違反了法律規定。公司可以依據法律規定和合同約定解除與李某的勞動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