幌傘頂是懷集縣西南部橋頭鎮與大崗鎮交界的一座名山,海拔748米,因頂峰建有盤王的靈殿形似幌傘的亭閣,故名幌傘頂,又因該山酷似一只展翅高飛的白鶴故名白鶴頂。
幌傘頂山脈東西走向,站在高處放眼望去,遠近風景,一覽無遺。正西面是橋頭鎮境內層層疊疊、拔地而起的奇山秀峰,最高山峰—仙人秋清晰入目,橋頭鎮新興、鳳真和六竹村委會的村落散布在群山綠野間;西南面近處是橋頭鎮徐安村委會白鶴寨、旱洞村,與遠處的永固鎮蒼嶺村相映成趣;西北面是大崗鎮鎮南村的逕口寨、黃寨村、蘭寨村、莫凡屋的村落,遠處的多羅山、飯池頂綠林山嶺與幌傘頂遙相對望;東北面近可觀賞大崗鎮形似豬頭的“豬頭石”山峰和大崗鎮白鶴村,遠可眺望梁村、馬寧的田園風光和冷坑鎮六祖山嶺;東面是幸福街道(原閘崗鎮)綿延的山嶺和懷集縣城樓宇;東南面近鄰的大崗鎮石群村的坑尾村,遠處的橋頭鎮榕嶺山清晰可見,房屋樹木可圈可點。我們用航拍把這里的美景拍下來,是一幅多么震撼、多么迷人的風景畫!
在幌傘頂觀賞拍攝日出日落,也是一場追逐光影的浪漫旅行,一種美妙的體驗。日出時,一輪橘紅色的太陽從東方的遠山上冉冉躍升而出,熠熠發光,把周圍染得紅彤彤的,儼然披上了一層薄薄的金紗,通紅的旭日,在薄霧、村舍、山峰、田園的映襯下更顯得美麗壯觀,又如節日的紅彩球,高高地掛在空中,讓人心曠神怡。日落的美,不僅僅是視覺上的享受,更是一種心靈的觸動。當夕陽漸漸西下,天邊如同調色板般,漸漸暈染出溫暖的橙黃與柔和的粉紫。那一刻,時間仿佛靜止,只剩下相機快門的聲音和心跳的節奏。在這短暫的光影盛宴中,我們捕捉著天空的每一絲變化,感受著自然界的壯麗與寧靜。
幌傘頂綠樹成蔭,風景如畫。山風輕輕吹來,帶著泥土的香味、伴著森林的歌聲,讓幌傘頂充滿詩情畫意,是一個美麗、寧靜、迷人的地方。
幌傘頂不僅風景宜人,還有深厚的人文歷史故事,每年農歷正月初九是集中祈福許愿的吉日,來自四面八方的信士集中到幌傘頂拜祭盤王大帝。有的求姻緣,有的求子女,有的求平安健康,有的求風調雨順,有的求事業興旺等等,誠心拜祭盤王大帝,能有求必應。
盤王大帝是傳說中的人類祖先,開創天地,造福黎民。幌傘頂是具有南國神韻的頂峰,過去山頂上四周建筑有石城環繞的盤王圣殿,是一個地杰神靈、山環水聚的天然圣地和風水寶地,特別是殿內的山頂井泉和南面城門井泉,兩口井眼,泉水甘洌,四季常清,取之不盡,不取不溢,被譽為“天井仙水”。上山人們常在此井取用。從古至今,凡是向盤王大帝祈求的團體和信士們都能風調雨順,丁添財進,加官進爵,有求必應,心想事成。人們為報答神恩,還創建了三年建一醮方式,載歌載舞,樂頌升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