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綜述
石墨烯是一種由單層碳原子以六邊形蜂窩狀結構緊密排列構成的二維材料。2010年,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的安德烈·蓋姆和康斯坦丁·諾沃肖洛夫因石墨烯的發現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瑞典皇家科學院的評委們將他倆的發現總結為一種“嚴肅的游戲”,因為他們一開始完全是以游戲的心態著手這項研究的,又是在一系列巧合中看到曙光后,才使其變得嚴肅起來。
蓋姆的研究小組有個習慣,就是把 10% 的時間用于開展組員們異想天開的實驗,這些“瘋狂”的實驗常常被安排在周五晚上。蓋姆曾讓青蛙在磁場中懸浮,像變魔術一樣變出“飛翔的青蛙”,這項“研究”使他獲得2000年“搞笑諾貝爾獎”。而石墨烯的發現也是源于一個周五的實驗項目。
當時,蓋姆的研究團隊正嘗試制備超薄石墨片。最初,他們采用傳統方法,讓一位博士生用高級拋光機研磨高定向熱解石墨,但三周后僅得到約10微米厚的石墨片(相當于1000層石墨烯),遠未達到單原子層的目標。后來,這個實驗由諾沃肖洛夫接手。
一次,技術員在清潔石墨樣品時,利用透明膠帶粘掉了石墨表層的污物,這啟發了蓋姆和諾沃肖洛夫:如果在石墨兩側粘上膠帶,重復粘起、撕開,不就可以讓石墨不斷變薄了嗎?他們立即調整實驗方案,用膠帶粘取石墨層并反復進行剝離,最終成功獲得僅一個碳原子厚度(約0.34納米)的石墨烯。
獲得諾貝爾獎后,諾沃肖洛夫曾坦率地表示,這一發現起源于有趣的星期五晚上,幾乎是“邊玩邊干出來的”。
院士點撥
內驅力是基于生理或心理需求而產生的、推動個體采取行動的內部動力,它能驅使和推動創新者發自內心地去探索和堅持,而不是在外界的強迫下去做事。而好奇心是內驅力的重要表現形式。
石墨烯的發現故事告訴我們:偉大的科學發現并不神秘,并非高不可攀,只要保有好奇心,注重培養創新思維并不懈地追求,人人都可取得一定的成就
對于家長或教師而言,應努力呵護孩子們的好奇心,而不是壓制。2001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巴里·夏普萊斯曾表示,孩子的好奇心非常重要,雖然可能僅僅表現為對一只小兔子的好奇,但所有的諾貝爾獎得主都是這樣誕生的一他們不是出于功利目的,而僅僅是對知識的好奇,想要創造新的知識
如果孩子們對周圍的事物已經見怪不怪,不再有好奇心,那他們便不會再有創新的沖動了。為了美好的明天,讓孩子們繼續保有一份純粹的好奇吧!
(欄目編輯田春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