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試卷滿分100分,考試時長90分鐘.)
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H1C12O16 S32 Ti48 Fe56 Cu64 I127
第一部分
(本部分共14題,每題3分,共42分.在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選出最符合題目要求的一項.)1.采用鍶 同位素與氧同位素檢測方法研究亞長(商王朝人)的部分數據如下.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 原子核外電子數為38 B.
的原子核內有10個中子C.
和
所含質子數不同 D.結合檢測數據推測:亞長并非本地人
2.下列化學用語或圖示表達正確的是( ).
A.NaCl的電子式:Na:Cl B. 的VSEPR模型:C.乙烯的分子式:
D.基態Si原子的價層電子軌道表示式:2s 2p
3.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正戊烷的沸點比異戊烷的高 B.淀粉和纖維素互為同分異構體C.油脂屬于高分子化合物 D.苯酚和甲醛通過加聚反應得到酚醛樹脂
4.下列方程式與所給事實相符的是( ).
A.食醋去除水垢中的 (20
B.氯化鐵溶液作為覆銅板的“腐蝕液”:
C.新切開的鈉的光亮的表面很快變暗:
D.
的水溶液顯酸性:
5.關于 和
的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兩種物質的水溶液均顯酸性B.可以用過量鋅粒除去 溶液中的
雜質C.可以用
除去
溶液中的
雜質D.蒸干兩種物質的水溶液,得不到純凈的
、
6.研究發現:葉黃素具有緩解視疲勞的保健作用,其分子結構如下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分子中C原子有 、sp兩種雜化方式
B.分子中含有1個手性碳原子
C.該物質屬于脂環化合物
D.該物質可發生氧化反應、取代反應、加成反應
7.下列實驗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
8.下列依據相關數據作出的推斷中,正確的是( ).
A.依據不同溫度下平衡常數的大小,可推斷該反應是吸熱反應還是放熱反應B.依據弱電解質HA的 比HB的大,可推斷相同條件時NaA溶液的堿性更強C.依據第二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半徑依次減小,可推斷它們的金屬性依次增強D.依據電負性
,可推斷沸點
團簇是比較罕見的一個穴醚無機類似物,我國科學家通過將
和
反應,測定籠內
的濃度,計算
取代
反應的平衡常數
,反應示意圖和所測數據如下.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離子半徑: B.研究發現:
的直徑顯著大于
團簇表面的孔徑且
的骨架結構在
交換過程中沒有被破壞.據此推斷:
團簇表面的孔是柔性的
C. D.
團簇對于
具有比
大的親和力
10. 時,關于濃度均為
的氨水和
兩種溶液,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分別通入少量HC1氣體, )均增大
B.水電離出的 ):氨水的小于
溶液的
C.兩種溶液等體積混合后( )
D.兩種溶液等體積混合后( p Hgt; 7 )
11.一種利用電化學原理回收鉛(Pb)的示意圖如下.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每生成 1 m o l P b ,有 透過陽離子交換膜移向負極B.Pb在正極生成C.負極的電極反應為
D.總反應為
12.一種利用循環電勢改變催化劑活性,有效調控聚合物鏈結構的原理示意圖如下所示.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鐵催化劑的價態在 + 3 和 + 2 之間切換,分別催化有機化合物A和B的聚合反應B.催化劑1轉化為催化劑2,發生得電子的還原反應
13.鈦鐵基儲氫合金是由鈦、鐵兩種元素組成的金屬間化合物.一種鈦鐵合金的晶胞如圖甲所示,晶胞邊長約為 ,該合金吸收的氫位于體心立方正八面體的中心,氫被4個鈦原子和2個鐵原子包圍,如圖乙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鈦鐵合金的化學式:TiFeB.鈦鐵合金中每個Ti周圍距離最近且等距的Fe有8個C.如圖乙所示的每個體心立方正八面體均填充1個氫原子,則理論上形成的金屬氫化物的化學式: D.鈦鐵合金的密度約為
(計算結果保留到整數)
14.某小組測定食用精制鹽 、抗結劑)的碘含量(以I計,
)
I.準確稱取 食鹽,加適量蒸餾水使其完全溶解;
Ⅱ.用稀硫酸酸化所得溶液,加入足量KI溶液,使 與KI反應完全;
Ⅲ.以淀粉為指示劑,逐滴加入 的
溶液 1 0 . 0 0 m L ,恰好反應完全.已知:
: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與KI反應時,氧化劑和還原劑物質的量之比為5:1
B.wg食鹽中含有 的
C.Ⅲ中滴定終點的現象是:溶液由無色恰好變為藍色,且 3 0 s 內不變色
D.所測精制鹽的碘含量是
第二部分
本部分共5題,共58分.
15.(10分)對機理的研究有利于從微觀層面理解化學反應的本質.一種 催化
加氫制
的路徑如下.口表示氧空位)
(1)寫出 催化
加氫制
的化學方程式
分子的VSEPR 模型名稱是
位于元素周期表第6周期.將基態Ce原子的簡化電子排布式補充完整:[Xe]4f 15d1
在
表面異裂產生氧空位( ? )和
的示意圖如下.
分析異裂解離需要吸收能量且 與催化劑表面O結合的原因
的晶胞如右圖所示.
① 每個Ce原子周圍與它最近且距離相等的O原子有 個.
② (204號 晶胞的邊長均為 an m ,已知
的摩爾質量是
,阿伏加德羅 常數為
,該晶體的密度為 (20
。
(20
③ 已知 的摩爾質量是
,假設每個
晶胞中有1個0變為氧空位,則
參與反應時轉移 (204 m o l 電子.
16.(10分) 是一種重要的工業原料,硫酸工業的發展進程大體可分為前工業生產、硝化法制硫酸的鉛室法、硝化法制硫酸的塔式法和接觸法制硫酸階段.
(1)我國古籍記載了硫酸的制備方法——“煉石膽 取精華法”,補全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①
② (204
(2)一種硝化法制硫酸的反應原理分三步進行.
① (24 被還原為NO,寫出上述過程中硫元素被氧化的方程式② 2號
中混有
,有利于
的氧化,原因是(3)接觸法制硫酸的關鍵反應為SO的催化氧化:SOz(g)+(
① 其他條件不變時,為尋求 反應時的最佳操作溫度(某一轉化率下,反應速率最快時的溫度),繪制某一轉化率 ( α ) 下,反應速率(數值已略去)與溫度的關系,如圖甲所示.解釋
時 α 越大,反應速率數值越低的原因 : α 越大,最佳操作溫度越 (填“高\"或“低”).
② (20 平衡轉化率下所對應的溫度叫平衡溫度.其他條件不變時,轉化率(非平衡時或平衡時)與最佳操作溫度、平衡溫度的關系如圖乙所示.曲線1為 溫度曲線(填“平衡\"或“最佳操作\"),原因是
對酪氨酸酶有很強的抑制活性,在制藥工程和化妝品行業有巨大的潛在應用價值.
0 O RR2O 已知: —C—H+R-CH—C-R3 堿 gt;H—C=C-C-R+HO(
、
、
為烴基).
(1)Dalenin1含氧官能團的名稱(2)A含有支鏈且能使溴水褪色,A生成B的化學方程式是(3)B催化裂解先生成二元醇X,X再轉化為C,X的結構簡式是(4) D+GH 的化學方程式是(5)I含有2個六元環,J的結構簡式是(6)K先反應生成中間體Y),Y催化環化生成Dalenin1時存在多種副產物.
一種副產物Z是Dalenin1的同分異構體,也含有4個六元環,其結構簡式是
18.(13分)以廢鈷酸鋰正極材料(主要含 和AI)和廢磷酸亞鐵鋰正極材料(主要含LiFeP
和 A1為原料聯合提取鈷和鋰的一種流程示意圖如下.
已知:i.A1和強堿反應時,鋁元素轉化為 :i .酸性條件下,
氧化性比
強,
被還原為
:ii.固體B和固體C按
):
配料.iv.
、
的溶度積分別為
中 C o 元素的化合價為(2)用 Δ N a O H 溶液處理原料時,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3)相同條件下,
和
沉淀趨勢隨 p H 的變化如圖所示.
① 寫出硫酸浸出時反應的化學方程式② 混合液調 p H≈1 . 8 的原因
③ 混合液 mol·
時,
) (20
(填“ gt; \"或“ lt; \" ).
(4)有機相用硫酸反萃取,分液后得到 溶液,加人
溶液沉鈷.寫出“沉鈷\"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5)理論上,和 反應的
與固體B中的LiFeP
物質的量之比是
(6)分析聯合提取鈷和鋰的優勢
19.(13分)某實驗小組探究 C u 與 溶液的反應.取 3 g 銅粉加人
溶液(用
調 p H= 1 中,振蕩、靜置 3 0 m i n ,銅粉減少,溶液呈棕綠色,未見有氣泡產生.
已知: C u S C N 是難溶于水的白色固體.
(1)預測銅粉可能發生的反應,反應 反應Ⅱ:
(2)探究反應I是否發生.
① 取 3 g 銅粉加入 1 0 0 m L (2 溶液中,振蕩、靜置 3 0 m i n ,無明顯現象.(所用試劑:硝酸鈉和硝酸溶
液)② 用傳感器檢測 C u 與 溶液反應過程中
濃度的變化,發現
濃度逐漸減小.有同學認
為: 催化了銅和稀硝酸的反應,可能的催化過程如下,寫出i的離子方程式.i.i.反應 I :總反應:3Cu+2NOg+8H+Fe2+
(3)探究反應Ⅱ是否發生.
取 3 g 銅粉加人 中,溶液迅速變為藍綠色.取上層清液,滴加KSCN溶液,出現白色渾濁且溶液變紅,振蕩后紅色褪去,KSCN溶液過量后濁液呈深紅色.結合離子方程式解釋溶液開始呈現白色渾濁,最終濁液呈深紅色的原因
(4)分析“溶液呈棕綠色,未見有氣泡產生\"的原因.
小組討論認為:棕綠色可能是因為NO與 !
或
形成配合物.設計實驗證明棕綠色是
的顏色,實驗操作是
(5)從化學反應速率和限度角度簡述對 C u 與 溶液反應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