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隨著中國企業國際化,中國企業家和高級經理人對于商務演講技巧和國際商務禮儀知識的需求逾顯迫切,因此,本刊特邀請博士在《財富》(中文版)開設“講禮”專欄。戴博士在美國哈佛大學任教多年,是演講和商務禮儀領域的專家,現為專門為企業高管服務的演講與禮儀教練。

四、呼吁行動,驅動踐行激勵型演講不僅要讓聽眾在理智上認同你的論點,還要超越心智層面,激發他們有所行動。
站在2024年與2025年的交匯點上,一眾商界翹楚的跨年演講如期而至。羅振宇自2015年起以“時間的朋友”為題,開創了跨年演講的先河,這一講就是10年。與羅振宇同年開始做跨年演講的吳曉波,則在2024年完成了他的“告別演出”。今年更為熱鬧,雷軍、董明珠、張朝陽等商界名人也紛紛走上跨年演講的舞臺。這種極具影響力的傳播方式,將一股熱潮在2025年推向了高潮。
無論是羅振宇的“來自未來的好消息”,還是雷軍的“圍爐跨年直播”,盤點分析他們的演講特色時,似乎都蘊含了兩個字—“激勵”。激勵型演講旨在激活人們內心深處的驅動力,幫助聽眾突破自我設限,實現理想和目標。一場成功的激勵型演講就像一束光,讓人們看到希望。
商業領域中的激勵型演講,演講者往往會分享自己的創新理念和獨特思考,或介紹最新商業模式,或闡述產品創新策略,或分享對市場趨勢的洞察。這些新知識、新觀念、新思路的傳遞,不僅拓寬了聽眾的思維和視野,也為他們的職業發展和個人成長提供了助力。
如果你是一位企業家或公司高管,那么你就有大把的機會做年度、季度演講,而一個有效的激勵型演講通常分為四個步驟。
一、妙音開篇,牽心引注2025年羅振宇跨年演講的主題是“來自未來的好消息”。他從張之臻和王欣瑜的故事說起:在2024年巴黎奧運會網球混雙比賽中,張之臻原定搭檔退賽,在距離比賽開始不足兩小時的情況下,他決定不退賽,再試試。最終,他找到王欣瑜作為新搭檔,盡管面臨諸多困難,比如王欣瑜沒有適合場地的紅土球鞋,但他們依舊走上賽場,并拿下了銀牌,這是中國網球在該項目上的最好成績。羅振宇接著說:“一個消息來了,咱哪分得清它是好是壞?如果它最后是好消息,那它只是我們努力的模樣。怎么創造出好消息?從剛才張之臻的故事里,其實還能夠得到一個啟發:好消息,它就在周圍啊。就像王欣瑜當時碰巧就在張之臻的周圍。”
分析:演講者可以使用一個引人入勝的故事、一個驚人的統計數據、一個富有啟發性的問題或者一個震撼的場景描述來開啟演講。
二、誠筑信任,鏈鎖知音羅振宇說,這十年來,他活在對很多人的“怕”和“愛”之中。正是因為這樣的“怕”和“愛”,他才能夠堅持下來。
演講現場,他對這十年一直守望在彼此周圍的朋友們表達感謝,并說道:“十年時光雕刻了你,你的期待雕刻了我。”
分析:演講者需要迅速與聽眾建立情感鏈接,讓聽眾感受到演講是和他們息息相關的。提及與聽眾共同的經歷、面臨的問題或者普遍的愿望,以樹立可信度。
三、展露歷程,共鳴眾心2024年雷軍的年度演講以“勇氣”為主題,在演講主體部分談到一個團隊凝聚的案例。
2021年,小米汽車項目經過大半年的研發,在春節前的項目評審會上出現了很大分歧。春節后,他召集小米汽車核心團隊的十多位成員連續開了一個長達21天的會議。會議最終達成關鍵共識:小米作為新來者,可以順利上牌桌就是最大的成功,造車不要盲目追求顛覆。由此,我們能夠看出,這“21天會議”的最大價值便是:凝聚了團隊的共識。
分析:對于演講的每個觀點,需要運用各種事例來支持,避免內容空洞。雷軍闡述“勇氣”,沒有停留在喊口號、灌雞湯的層面,而是解決聽眾的痛點,從事件對個人或者集體產生的價值等角度進行闡述,鼓勵人們在面對挫折時不輕易放棄,最終實現團隊目標。
吳曉波關于創業與夢想:“今天你有一千個理由拒絕和嘲笑創業,但‘創業是一種病,唯有甘于平庸可以治愈’,在創業者的世界里,是英雄莫問出處,有夢想莫問時代。”
羅振宇關于自我成長與改變:“要想改變自己,比懂道理更重要的是,走到對你有期待的人中間去。”
分析:以簡潔有力的重復呼呼,給聽眾留下深刻的印象,讓他們在離開演講現場后,仍舊能夠記住并思考自己應該采取的行動。結尾的語氣積極向上具有沖擊力,賦予聽眾強勁的動力,鼓舞他們將演講中的理念付諸實踐。
志隨言起,意從文抒。寫到這里,我自己已被感動,感謝跨年演講的布道者們在這個允許輕言放棄、輕易躺平的時代,給年輕人、創業者(失敗者)打氣,激勵人們一往無前。他們的演講是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個夢”。向所有激勵著我們的跨年演講者致敬!
作者聯系方式:xiaoxuedaio5@hotmail.com掃碼閱讀分享本文《激勵,喚醒自驅》FORTUNECh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