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浪漫的諧音“我愛你”。作為班主任,我試圖用師愛、友愛、關愛打造一個充滿無限愛意的\"520號教室”,讓它成為一個溫暖、活力、溫馨的生活樂園和學習空間。
一份沒有姓氏的名冊
班級氛圍越融洽,學生對班集體的歸屬感、班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就會越強。在“520號教室”,班級的名冊不一樣:值日表、點名冊等都故意隱去了孩子們的姓氏,只留下他們可愛、溫暖的名字。課堂上、生活中,師生之間、生生之間,雙字的名字就直呼其名,如,智博,單字的名字就在前面加上一個“小\"字,或疊字,比如,“敏\"就稱呼“小敏\"或“敏敏”,滿滿的親切感、親近感和親密感。這種對話方式既消除了師生之間的距離感,又消融了學生之間的陌生感,拉近了彼此的關系,老師就像父母,同學更像兄弟姐妹。這種氛圍下,老師蹲下來了,孩子們更有安全感了,課堂上大膽表達自己的思想和觀點,課余敞開心扉與同伴交流、分享,同學之間互相了解、相互幫助,時時刻刻、事事處處充滿陽光、微笑、理解和包容。
一組平淡有奇的省問
“520號教室”的墻上沒有太多花哨的布置,只有5個問題,看似簡單,實是留白,充滿力量,能讓孩子們每日“五省吾身”:“今天你微笑了嗎?\"“今天你運動了嗎?\"“今天你讀書了嗎?\"“今天你提問了嗎?\"“今天你幫助他人了嗎?\"這些問題不僅是對學生行為的引導,更是對他們心靈的啟迪。
微笑,讓他們學會了感恩與積極面對生活。微笑不僅是一種情感表達,更是一種積極的生活態度。通過提醒自己每天微笑,學生逐漸學會了用積極的心態面對生活中的困難和挑戰。
運動,使他們保持健康的體魄。現代社會,學生面臨著繁重的學業壓力,容易忽視身體健康。每天的運動提示,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保持身心健康。
讀書,讀書不僅能增加知識,還能開闊視野,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通過每天的讀書提示,學生逐漸形成了良好的閱讀習慣,豐富了精神世界。
提問,激發了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提問是學習的重要途徑,通過不斷提問,學生能夠深人理解知識,養成批判性思維。
幫助他人,教會他們合作與分享。在班級中,幫助他人不僅能增強團隊合作精神,還能培養學生的同理心和社會責任感。每天的提示讓學生時刻關注身邊的人,主動伸出援手,營造溫暖和諧的班級氛圍。
這些簡單的問題,指引孩子們關注自我成長,努力成為更好的自己。通過每天的激勵提示,學生在學業上進步,在品德修養上得到提升。
一位頗有爭議的組長
班干部是班級管理的重要力量,小組是班級管理最基礎的組織細胞單元。三年級新學期第一節課,我征求同學們的意見,拋出了一個“專制”的要求:“這個學期數學組長老師來指定,好嗎?\"同學們一下子議論紛紛:以往都是公平競選呀,老師今天怎么了?但也沒有人明確反對,只是疑惑地看著我。當我宣布第一組組長是哲哲時,全班同學的表情有點怪異:冷笑的、瞪大眼睛的、張大嘴巴的、搖擺頭的也難怪,哲哲是一個經常不按時交作業的同學,就連哲哲自己也一臉詫異。我不得不告訴大家,我的初衷是“讓哲哲明白自己的責任,當好同學的表率,更加自律、自強”。
當晚,哲哲寫了將近一千字的日記,其中有一句話讓我永生難忘:“開始我不相信這是真的,但后來我更擔心,我該怎么做才能讓同學們相信我真的能當好這個組長,我該怎么辦?怎么辦?怎么辦?”哲哲的“三問\"每天都在警醒自己、督促自己、鼓勵自己,一天、兩天、三天、一周、一個月,哲哲在努力堅持當好這個組長。我相信,我對哲哲的這份偏愛是信任,是傳遞責任,更是催生他改變的力量。
一節靈動的“每日一課”
在“520號教室”,我們有一門特別的課程“每日一課”一“護蛋一日、飼養一日、種植一日”。每天早晨8點舉行的交接儀式上,老師會在全班同學的見證下將完好的雞蛋、可愛的小兔子、茁壯的植物從上一位同學手中交到下一位同學手中,并解讀“課程規則”—不能以一天不活動來應對,而應該在正常的生活狀態下完成任務。在“前任”的分享、告誡中,學生開始了一天的課程活動。這一天,學生走、跑、跳、乘車、吃飯、午休都小心翼翼,而且一有空就主動請教已經經歷的小伙伴,一下課就摸一摸、看一看雞蛋,休息時間陪伴在兔子、植物身邊。這一天,除了上課,腦子里都是如何保護、愛護、呵護它們…一天下來,有護蛋成功的喜悅,也有懊悔和反思,更有照護體驗。
這項課程錘煉了孩子們的責任感和細心度,更重要的是在護蛋、飼養、種植的過程中學會了尊重生命、實現承諾、面對困難、友好合作。看似簡單的活動,卻讓孩子們明白了每一個生命背后的艱苦付出、每一項任務背后的認真努力。感恩教育、生命教育、合作教育等融合其中。
一本師生激情接讀的書籍
“520號教室”有一個最熱門的項目,那就是師生每天堅持合作接讀一本書。每個學期,孩子們選出“最喜歡的一本書”,接下來每天下午第一節課課前,這節課的科任老師和同學們輪流領讀其中的2\~3頁。或師生領讀,或配樂朗讀,或分角色朗讀,或一人讀一人配畫,或一人讀一人演…學生在讀到的空白處寫下自己的感想或體會,簽上自己的名字和閱讀時間。
接讀形式豐富、配合融洽、展示精彩,師生在快樂閱讀中實現了心靈相通、情感交流、精神升華,每一段文字、每一個動作、每一個配合都是一朵創意的火花,照亮了大家前行的路。這份堅持、這份尊重、這份朋友間的合力、這份愉悅的師生互動成為孩子們一生中銘記的熾熱畫面。
一冊家校接力的教育日記
“520號教室”還建立了家長接力日記制度。這本日記每天由一名學生帶回家,由學生家長記錄當天的家庭生活或教育故事。第二天,學生再將日記帶回學校與同學們分享,周末傳到老師的手里,老師也加入學習團隊中,小結式地寫下自己的學習心得。每一位家長都會仔細拜讀前面的故事,學習借鑒、反復推敲,孩子在一旁指導、評點,合力完成這篇家庭故事。
這本日記不僅增進了家長與孩子之間的交流,還讓教師和其他學生了解了不同家庭的教育方式和文化背景。家長的參與使得教育不再局限于課堂,而是延伸到了家庭,形成了學校與家庭共同育人的良好氛圍。通過家長接力日記,學生學會了記錄和分享生活中的點滴,同時也培養了他們的感恩之情。家長的相互交流,教師的適時參與,不僅提高了家庭教育的質量,也讓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形成了合力。
“520號教室”是一個樸素而又充滿思想和愛的生活空間。每一個孩子在這里感受到的是濃濃的關愛和尊重,每一天都在積極、陽光地向上生長。我希望\"520號教室\"的故事永遠是孩子一生中難忘且寶貴的成長經歷:充滿關愛、責任、堅持和合作,激蕩快樂、自主、幫助、欣賞和善良。
(作者單位:湖北省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教育發展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