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S81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1085(2025)05-0038-04
隨著蛋雞養殖業的不斷發展壯大,市場上飼料種類繁多、質量參差不齊,部分不良商家為追求利潤在飼料中添加違禁成分或降低有效成分含量,給蛋雞的健康生長帶來潛在風險,影響了雞蛋的品質和食品安全。一些小型飼料生產企業存在生產工藝落后與質量控制不嚴格的問題,增加了飼料質量安全的不確定性[1。養殖戶缺乏專業知識和辨別能力,難以準確判斷飼料的質量優劣。飼料質量安全監管面臨著上述眾多挑戰,同時,監管部門在飼料質量安全監管方面存在任務繁重與監管力量相對不足的問題,難以對飼料生產、銷售以及使用等各個環節開展全面有效的監管工作[2]。為此,本文聚焦蛋雞養殖過程中飼料質量安全監管方面存在的問題展開深入闡述,并針對性地提出具體解決措施,旨在為相關從業者提供有益參考。
1加強蛋雞養殖中飼料質量安全監管的重要性
1.1保障蛋雞健康生長,提高養殖效益飼料作為蛋雞生長發育過程中重要的物質基收稿日期:2024-11-04第一作者:伏圣鑫,E-mail:155253175@qq.com通信作者:閆旭娟,E-mail:534206749@qq.com礎,其質量安全直接關系到蛋雞的健康狀況和養殖效益的高低。優質的飼料應含有均衡的營養成分,涵蓋蛋白質、能量、維生素、礦物質等關鍵營養素,能夠滿足蛋雞不同生長階段的特定營養需求。一旦飼料質量出現營養成分不足或者含有有害物質等問題,都將嚴重影響蛋雞的健康和生產性能。當飼料營養供應不足時,蛋雞生長速度放緩、體重增長受阻以及產蛋率降低。以蛋白質缺乏為例,蛋雞體內維持身體組織生長與修復所需的蛋白質得不到滿足,會導致蛋雞的體質變弱,且容易感染疾病[3]。而當飼料中含有有害物質時,蛋雞的肝臟以及腎臟器官逐漸受損,引發一系列健康問題,甚至危及生命。更嚴重的是,霉菌毒素等飼料中常見的有害物質,還會直接破壞蛋雞的免疫系統,甚至可能造成蛋雞中毒死亡。因此,從飼料原料的采購源頭到生產加工過程中的質量控制,再到成品飼料的市場流通環節等,進行全方位的飼料質量安全監管,保障飼料的營養成分維持均衡,有害物質含量嚴格控制在國家標準范圍之內。只有這樣,才能促進蛋雞的健康生長,最終實現養殖效益的提升。
1.2提升雞蛋品質安全,滿足消費者需求
雞蛋作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食品,其品質安全直接關系到消費者的健康,而飼料質量安全對雞蛋品質安全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飼料中的營養成分,直接影響雞蛋的營養構成。以蛋白質為例,飼料中蛋白質含量多少和品質優劣,會精準映射到雞蛋中蛋白質的含量和品質上。一旦飼料質量出現偏差,雞蛋的營養價值必然隨之降低。更為重要的是,飼料中的有害物質極易在雞蛋中殘留,進而對消費者的健康造成潛在威脅。像霉菌毒素、重金屬以及農藥殘留這些有害物質,會通過蛋雞機體代謝轉移到雞蛋之中。消費者若長期食用這類含有有害物質的雞蛋可能會引發各種疾病[4。由此可見,只有切實加強飼料質量安全監管,確保飼料中的營養成分達標、有害物質含量符合標準,才能從源頭上保證雞蛋的品質安全,充分滿足消費者對高品質雞蛋的需求。
1.3促進蛋雞養殖業可持續發展
飼料質量安全是蛋雞養殖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飼料質量存在問題,會引起蛋雞生長緩慢、產蛋率和蛋品質降低、疾病發生率上升,導致養殖成本增加及市場認可度下降,對蛋雞養殖業造成嚴重的不良影響[5。再者,當飼料中氮、磷等營養物質含量過高,超出蛋雞完全吸收利用的范疇時,多余的營養物質會隨著糞便排出,繼而對周邊環境,如土壤、水源等,造成污染。因此,加強飼料質量安全監管刻不容緩。通過嚴格監管,能夠提高飼料質量,保障蛋雞的健康生長和雞蛋的品質安全,進而提高蛋雞養殖業的經濟效益。不僅如此,還可以督促飼料生產企業采用環保型生產工藝,減少飼料生產過程中對環境的污染。在保障蛋雞養殖效益的同時,也維護了生態環境,實現蛋雞養殖業的可持續發展。
2 當前存在的問題
2.1監管力度不足
在蛋雞養殖中,飼料質量安全監管面臨著監管力度不足的問題。一方面,監管部門人員配置相對較少,卻肩負著廣泛的監管范圍與繁重的任務,致使難以對眾多的飼料生產企業、銷售商以及養殖戶進行全面有效的監管。監管人員受限于精力,無法做到對每一個環節都進行深入細致的排查,這給一些不良企業和養殖戶創造了違規操作的機會[;另一方面,監管手段較為落后。現階段的監管主要依賴于定期抽檢和現場檢查等傳統方式,這些方式雖然能夠發現一些問題,但存在著時效性差以及覆蓋面窄的弊端,一些隱蔽性較強的質量問題很難借助傳統的監管手段及時發現。此外,監管部門之間的協調配合也不夠緊密,導致出現監管漏洞和重復監管現象并存的情況,影響了監管的整體成效。市場上,飼料生產企業數量眾多,部分企業缺乏相應的生產資質和質量管理體系,使得低質量甚至是有害飼料流入市場,給蛋雞養殖帶來諸多潛在風險。
2.2企業責任落實不到位
飼料生產企業作為保障飼料質量安全的第一責任人,在實際操作中常常未將責任落實到位。部分企業為了追求短期的經濟利益,不惜降低飼料質量標準。在原料采購環節,選擇價格低廉、質量不穩定的原料,甚至采購一些受到污染或者過期的原料。在生產過程中,為了降低成本,減少必要營養成分的添加量,且不嚴格按照生產工藝要求操作,導致飼料產品質量良莠不齊[。同時,一些飼料企業質量控制體系不完善,缺乏專業的檢測人員和嚴格的質量檢測手段,難以對生產出的飼料進行全面、精準的質量檢測。在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壓力時,部分企業采取不正當的競爭手段,給飼料質量安全帶來了嚴重的隱患。另外,許多蛋雞養殖場使用的飼料來源多樣,供應商繁雜,飼料成分和添加劑來源不明,標識也不規范。
這極易導致養殖場使用的飼料含有未標明的有害物質或不符合標準的成分,從而影響蛋雞的健康和雞蛋的安全性。
2.3養殖戶缺乏專業知識
蛋雞養殖從業人員的專業素質普遍偏低,大多數養殖戶由傳統養殖轉型而來,缺乏系統的飼料理論知識以及實踐技能培訓,在生產過程中習慣憑借經驗行事,難以滿足現代化養殖的需求。部分從業人員文化水平有限,接受新事物能力較弱,觀念更新遲緩,對新技術和新模式存在抵觸情緒,給飼料質量安全的監管增添了一定的困難。一些養殖戶選擇飼料時,過度關注價格,忽視飼料的質量和安全性,貪圖便宜選擇一些來源不明、質量沒有保障的飼料產品。由于缺乏專業知識,他們難以對飼料的質量進行準確判斷,容易被不良商家誤導。在飼料的儲存和使用過程中,養殖戶也存在一些錯誤的做法,如飼料儲存環境不當,導致飼料受潮發霉、變質,影響了飼料質量;不按照飼料的使用說明投喂,隨意改變投喂量和投喂時間,進而影響蛋雞的健康狀況與雞蛋的質量安全[8-9.11]。此外,當養殖戶發現飼料質量問題時,往往不知如何維權,缺乏向監管部門舉報的意識,在一定程度上縱容了不良飼料產品的流通和使用。
3加強飼料質量安全監管的措施
3.1加大監管力度
監管部門需加大對飼料生產企業的監管力度,增加檢查頻率,從原料采購、生產、加工到成品出廠等飼料全過程實行全方位的監督檢查。對嚴格審核原料供應商,確保原料的質量安全;要求企業建立完善的質量追溯體系,發現問題飼料,能夠迅速追溯到源頭,并及時采取處理措施。加強對飼料銷售環節的監管,嚴格規范飼料市場秩序,打擊假冒偽劣產品的銷售。對飼料經銷商進行資質審查,確保其具備合法的經營資格。建立健全飼料銷售備案制度,要求經銷商如實記錄飼料的進貨渠道與銷售去向信息,便于監管部門進行跟蹤監管。定期組織養殖戶參加飼料安全知識培訓,增強他們的質量安全意識,督促養殖戶建立飼料使用記錄,詳細記錄飼料的來源、使用量以及使用時間等信息。定期檢查飼料儲存條件,確保飼料在儲存過程中不受潮、不霉變、不變質。發現使用不合格飼料的養殖戶,依法嚴肅處理。政府應嚴格審核飼料生產企業,制定嚴格的準入門檻,優先支持有良好信譽和技術能力的企業。此外,鼓勵養殖場與信譽良好的供應商建立長期合作關系,降低因選擇不當帶來的風險。
3.2強化企業責任
飼料生產企業作為保障飼料質量安全的第一責任人,應強化自身責任意識,嚴格遵守國家相關法律法規,把好飼料質量安全關。建立嚴格的采購標準和程序,選擇信譽良好、質量可靠的供應商,對每一批原料進行嚴格質量檢測,確保原料符合國家標準。按照生產工藝要求進行規范操作,加強質量控制,使每一個生產環節都符合質量標準[10]。加大對質量檢測設備的投入,配備專業檢測人員,建立完善的質量檢測體系,對生產出的每一批飼料產品都進行嚴格質量檢測,保證產品質量安全。積極開展質量安全管理體系認證,提高企業的質量管理水平。加強售后服務,及時了解養殖戶對飼料產品的使用情況和反饋意見,對養殖戶在使用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及時給予技術指導和解決方案。建立健全質量投訴處理機制,高度重視養殖戶的質量投訴,及時調查處理,切實維護養殖戶的合法權益。利用先進的信息技術手段,建立飼料質量監測和追溯系統,對飼料的生產、運輸、存儲和使用進行全過程監控。通過信息化手段建立飼料追溯系統,確保出現問題時可以迅速識別和處理,保障飼料安全和蛋品質量。
3.3提升養殖戶素質
養殖戶作為蛋雞養殖的主體,提高其素質是保障飼料質量安全的重要環節。加強對養殖戶的培訓教育,通過舉辦培訓班、發放宣傳資料、開展現場指導等方式,向養殖戶普及飼料質量安全知識,增強他們的質量安全意識和辨別能力,使其了解飼料質量安全對蛋雞養殖的重要性,強化責任感和使命感。鼓勵養殖戶成立專業合作社或養殖協會,利用合作社或協會的組織形式,加強養殖戶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實現信息共享以及資源互補。合作社或協會可以統一采購飼料,降低成本;也要對飼料質量進行嚴格把關,確保養殖戶使用的飼料質量安全可靠。政府部門應該加大在政策、資金、技術等方面對養殖戶的扶持力度,幫助養殖戶改善養殖條件、提高養殖水平,鼓勵他們采用科學的養殖模式和管理方法,降低養殖成本,提高經濟效益。加強對養殖戶的監管,對違規使用不合格飼料的養殖戶依法予以處罰,維護飼料市場的正常秩序。加強對養殖場的宣傳和教育,提高從業人員對飼料質量安全重要性的認識。通過培訓和學習,引導養殖場建立自我檢查和評估機制,定期評估飼料的使用情況和效果,增強自我監督能力,推動全面提升養殖安全標準。
4結語
在蛋雞養殖中,飼料質量安全監管非常重要。然而,當前存在監管力度不足、企業自律性差以及養殖戶意識淡薄等問題,嚴重阻礙了蛋雞養殖業的可持續發展。因此,需要加大監管力度,增加監管資源投入,提高監管頻率和深度;強化企業責任,促使飼料生產企業嚴格遵守法律法規;提升養殖戶素質。通過各方共同努力,保證飼料質量安全,推動蛋雞養殖業朝著健康、穩定、可持續方向發展,為消費者提供安全優質的雞蛋產品,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以及生態效益的共贏。
參考文獻:
[1]何桂梅.蛋雞養殖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應對策略[J]畜牧獸醫科技信息,2024(4):177-179.
[2] 任景樂,張倩.中小規模蛋雞場飼料加工存在的問題與應對策略[J].中國禽業導刊,2021,38(12):20-21.
[3] 楊紹君,肖永鴻,黃美峰,等.蛋雞養殖環節監管的思考[J].江西畜牧獸醫雜志,2017(6):64-65.
[4]張文英,君和.商品蛋雞養殖場(戶)存在的問題及糾偏措施[J].北方牧業,2019(20):23.
[5]周福嫻.基層蛋雞養殖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畜禽種業,2015,11(8):149-150.
[6]孫偉,高玉剛,支亮堂,等.蛋雞高效養殖措施及飼料配制要點[J].家禽科學,2024,46(4):60-62.
[7]董坡,袁興武.蛋雞養殖管理及疾病防控探討[J].今日畜牧獸醫,2024,40(1):65-67.
[8]李福偉,朱連勤,李安平,等.飼料霉變致蛋雞產蛋率下降的診斷[J].家禽科學,2019(11):30-32.
[9]張占鋒,李文政,張鵬.淺析產蛋雞常見問題的成因及綜合防治措施[J].養禽與禽病防治,2014(5):12-14.
[10]陳慧玲.老齡蛋雞的生產問題及應對措施[J].養殖與飼料,2020(4):48-49.
[11]鄭守學,阮國宏.蛋雞飼料中常見霉菌毒素的致病機理、臨床癥狀及防治措施[J].家禽科學,2021(3):2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