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S834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673-1085(2025)05-0077-03
1養殖現狀
2024年,市共有養鴨專業戶296戶,養殖基地4處,養鴨專業合作社5家。其中,益丫丫肉鴨養殖基地擁有30個大棚,存欄60萬只;鑫鵬肉鴨養殖基地有10個大棚,存欄18萬只;余村六畜興旺基地有13個棚,12戶,存欄20萬只;陵城保農益基地有25個大棚,存欄40萬只。此外,息陬喬優闖養殖合作社有4個棚,存欄6萬只;劉桂豐合作社有8戶,存欄12萬只;芷軒合作社有23戶,存欄30萬只;王玉峰合作社有5戶,存欄18萬只;高玉嶺合作社有8戶,存欄20萬只。2024年預計年出欄4200萬只,實現收入8700萬元以上[1]。
2存在問題
目前市肉鴨養殖存在的問題主要有:1)規模小:產業化程度低,多數養殖場飼養規模在一萬多到兩三萬之間,養殖規模達十幾萬至幾十萬只的大型養殖場數量很少;2)飼養方式落后:養殖棚舍條件差異較大,多數采用一層塑料膜、一層草簾、一層塑料膜、一層牛毛毯構成的四層簡易大棚。保溫性能差,一年只能養三季,夏季高溫期間不能養鴨;3)肉鴨疫病種類多:往往發生多種疾病混合感染的情況,鴨黃病毒、腺病毒、鴨病毒性肝炎等疾病頻繁發生,尤以鴨病毒性肝炎嚴重,有的養殖戶養一批肉鴨,要注射兩三次鴨肝抗體[2;4)環保壓力大:糞便處理多數采用水沖清理方式,難以進行集中有效處理,往往造成污水橫流,污染河流、地下水;5)食品安全難以保障:養殖管理不規范,在農殘、藥殘、重金屬、致病菌污染等多項指標控制存在漏洞,很難保證鴨肉產品符合食品安全標準;6)抵抗市場風險能力弱:由于養殖規模普遍偏小,養殖戶資金不雄厚,抗風險能力較差。一旦趕上行情不好,養殖戶易遭受重大損失,重者甚至傾家蕩產,輕者也可能血本無歸,一蹶不振;7)面臨其他不可預測風險:如自然災害、管理因素和資金斷裂等問題,都可能給肉鴨養殖帶來難以預估的損失,進一步增加了行業的不確定性。
3建議與對策
3.1改進飼養條件
針對目前市的肉鴨養殖飼養方式落后、棚舍條件簡易、無法控溫的問題,建議推廣現代化、標準化的養殖大棚,采用隔熱、通風、降溫等先進技術,提高棚舍的舒適度和利用率。同時,鼓勵養殖戶采用自動化飼養設備,減少人工成本,提高生產效率[3]。
3.2加強疾病防控
在疾病防控方面,繼續加強對高致病性禽流感疫苗先打后補政策的執行力度,全面做好禽流感防控工作[4]。除了加強禽流感的防控,還應關注其他常見疾病的預防和治療,如鴨黃病毒、腺病毒和鴨病毒性肝炎等。這些疾病的頻繁發生,給養殖戶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損失。建議定期組織養殖戶參加疾病防控培訓,提高他們的防疫意識和專業技能。同時,加強與科研機構的合作,研發針對當地更有效的疫苗和藥物,減少疾病的發生和傳播[5]。
3.3環保問題的解決方案
肉鴨養殖產生的糞便和污水對周圍環境造成了嚴重污染。建議:一方面,推廣糞便資源化利用技術,將糞便轉化為有機肥料或沼氣,減少環境污染;另一方面鼓勵養殖戶建設高標準、高質量的養鴨大棚,采用干清糞工藝,減少污水排放。此外,政府應發揮主導作用,加大對肉鴨養殖環保設施的資金投人,幫助養殖戶解決環保設施建設與運營中的資金難題[,推動肉鴨養殖行業綠色、可持續發展。
3.4食品安全的管理措施
食品安全在肉鴨養殖占據著重要的地位。然而,目前肉鴨管理不規范,致使農殘、藥殘、重金屬、致病菌污染等多項指標難以達標。為此,建議加強食品安全監管力度,建立健全食品安全追溯體系,切實保障消費者的飲食安全。同時,鼓勵養殖戶采用綠色、健康的養殖方式,減少藥物和添加劑的使用,提高肉鴨產品品質,使其在市場上更具競爭力[7]
3.5市場風險的應對策略
市場風險是肉鴨養殖戶面臨的主要挑戰之一。針對肉鴨養殖規模普遍偏小、養殖戶資金儲備不雄厚、抗風險能力弱的現狀,建議加強同行間的交流,及時掌握肉鴨養殖業的生產動態、疾病流行情況及市場發展走向,學習借鑒先進的管理經驗,切實提高自身養殖水平。相關部門或行業協會應建立市場風險預警機制,及時收集、分析并發布市場信息,幫助養殖戶合理規劃生產計劃,降低因信息不對稱導致的市場風險。同時,鼓勵養殖戶創新經營模式,積極聯合龍頭企業,依托科技惠農項目,圍繞生態發展目標,大力推廣“公司 + 基地 + 農戶”和“公司 + 生產合作社 + 農戶”的經營模式。通過訂單養殖、合同養殖、聯合養殖等多種合作形式,養殖戶能夠依托公司基地完善的飼養管理和疾病預防控制制度,徹底解決養殖戶的技術、資金、買難賣難等方方面面的困難,增強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8-9]。
3.6 不可預測風險的應對措施
自然災害、管理因素和資金問題是肉鴨養殖面臨的不可預測風險因素。建議:建立養殖意外風險救助機制,為養殖戶提供保險和救助服務,減少他們的損失;同時,加強養殖戶的技術培訓,提高他們管理水平和應對風險的能力。此外,政府應加大對養殖戶的資金支持,幫助他們解決資金周轉困難的問題[10]
3.7加大資金扶持力度
協同銀行開展專項支持農業養殖項目的業務,放寬審批條件,結合省農擔貸貼息政策,降低貸款利率,解決養殖戶融資困難;結合我市畜禽污染資源化利用整縣推進項目,幫助、鼓勵養戶建設高質量、高標準、綠色健康養鴨大棚。
3.8發展智慧養殖
應充分應用傳感器、監測設備等先進裝備,實時收集鴨棚環境數據、鴨生長數據并分析,基于分析結果及時調整飼養密度、投喂策略、通風換氣等管理措施,以減輕工作強度、提高生產效率[。
4展望
展望未來,市的肉鴨養殖業有望在以下幾個方面取得突破:
4.1規模化、標準化養殖
隨著科技的持續進步和政策的大力支持,市的肉鴨養殖將穩步向規模化、標準化方向發展。通過建設現代化養殖基地,全面引入并推廣自動化飼養設備,能夠提高養殖效率和產品質量。
4.2智慧養殖的推廣
智慧養殖是未來畜牧業發展的重要方向。借助傳感器、監測設備等先進技術,實時收集鴨棚環境數據、鴨生長過程中的各項數據,并經深度分析后,為養殖戶提供科學、準確的決策依據,幫助其及時、精準地調整各項管理措施。這不僅能大幅提高生產效率,還能顯著減輕勞動強度,實現養殖效益的最大化。
4.3產業鏈的完善
依托“公司 + 基地 + 農戶\"和\"公司 + 生產合作社 + 農戶”等成熟經營模式,進一步完善市肉鴨養殖產業鏈,借助大公司的技術優勢與資金實力,解決養殖戶在技術、資金、買難賣難等問題。這種協同發展模式,能顯著提高整個產業的競爭力,增強抗市場風險的能力。
4.4綠色、健康養殖
隨著消費者食品安全意識和環保理念的不斷提升,綠色、健康養殖已成為肉鴨養殖未來發展的必然趨勢。通過大力推廣綠色養殖技術,嚴格控制藥物和添加劑的使用,生產出的肉鴨產品更符合現代消費者對高品質、安全食品的需求,從而提高產品在市場上的競爭力。
5小結
近年來,市的肉鴨養殖業取得了顯著的發展成果,但不可否認的是,仍面臨諸多挑戰。因此,在疾病防控方面,需進一步加強疾病監測與預警體系建設;升級飼養方式,以提高養殖效率;面對復雜多變的市場,需強化風險應對機制;在環保方面,需加大治理力度;嚴格把控食品安全管理,確保產品質量;同時,也要積極應對各類不可預測風險。
為進一步推動市肉鴨養殖業的健康發展,政府、企業和養殖戶三方應形成合力,共同努力,促進市肉鴨養殖業實現高質量發展,為農民增收和社會經濟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參考文獻:
[1]市農業農村局.2024年市肉鴨養殖數據統計報告[R].:市農業農村局,2024.
[2]王曉明,李華.肉鴨養殖中常見疾病及其防控措施[J].家禽科學,2023,45(3):23-28.
[3]張偉.禽流感疫苗在肉鴨養殖中的應用研究[J].畜牧與獸醫,2022,54(6):45-50.
[4]李強.肉鴨養殖產業鏈的優化與創新[J].農業經濟,2023,38(4):67-72.
[5]劉洋.智慧養殖技術在肉鴨養殖中的應用前景[J].現代農業科技,2024,12(2):89-94
[6]王保增,陳培強,魏中鋒,等.山東肉鴨主要傳染病的流行現狀及防控思考[J].家禽科學,2022(4):46-48.
[7]王麗.現代化肉鴨養殖大棚的設計與應用[J].農業工程學報,2022,38(8):56-61.
[8]趙敏.肉鴨養殖市場風險預警機制研究[J].農業經濟與管理,2023,41(3):78-83.
[9]孫偉.肉鴨養殖環保問題的解決方案[J].環境科學與技術,2024,47(1):102-107.
[10]李娜.肉鴨養殖中的食品安全管理措施[J].食品科學,2023,44(7):45-50.
[11]張強.肉鴨養殖意外風險救助機制研究[J].農業保□險,2024,12(3):2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