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的初中課堂教學以教師講解為主,是知識的單向輸出,師生之間缺乏思維的有效互動,導致學習過程中學生容易因缺乏參與感而喪失對學習的樂趣[].初中數學相比小學數學,學生所需學習的知識點更多,也更為繁雜,在依賴于教師指導的同時,也需學生具備一定的自主學習能力.但部分學生并不能快速適應這種轉變,導致出現難以跟上教學進度的情況,嚴重降低了學生的學習效率.所以采取有效的教學方法,增進對不同學生的了解,通過友好的師生互動帶動學習氛圍,對于初中數學教學來講是至關重要的.
1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實現師生互動的意義
1. 1 拉近師生距離
教師作為學生在學習道路上的引路人,不僅需對其進行教學知識的輸出,更需要引導學生提升數學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2].教師通過教學互動,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有助于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激發學生的思維主動性,幫助學生找回自信心,提升自我學習能力.而友好的師生互動,則是建立良好師生關系的第一步.通過與學生互動,可以對其數學知識點的掌握程度進行更深入的了解,從而方便根據學生的需求制定相應教學方案,拉近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營造良好教學氛圍.
1. 2 提高學生學習參與度
教學本身就是一項需要師生共同參與的活動,然而不少教師喜歡用“講授法”上課,這種以教師自己為中心的講授忽視了學生的感受,使學生難以真正參與到課堂中來.學生參與課堂的程度與師生互動息息相關,有效的互動可以使學生不再被動地接受知識,而是有機會表達出自己的想法.學生與教師、其他學生之間進行思維的交流與碰撞,有利于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能提升學生的溝通能力及學習積極性.民主的學習氛圍以及教師給予的反饋與鼓勵,也可以增強學生學習自信,使其更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
1.3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在初中數學學習中,因學生所需學習的內容較多、知識點較雜、課堂時間較少,所以通常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的自主學習能力.有效的師生互動,不僅可以營造積極的學習氛圍,還能使教師根據學生的學習現狀,有針對性地教給學習方法,促進學生思維成長.教師要千方百計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同時通過數學問題促進學生開展探索活動,提高學生數學學習的有效性.
2初中數學教學中師生互動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2. 1 互動模式單一
師生互動,不僅包括教師與個體學生的互動,也包括教師與全體學生、學生小組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3.而目前的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當中,教師與學生個體及全體學生的互動模式較為常見,但忽略了與小組之間、學生之間的互動,且互動的方式通常較為單一.據以往調查結果顯示,生生互動可以有效地加深學生對數學知識點的記憶,并激發學生的數學探究精神[4].所以教師合理地運用更多互動模式到初中數學教學中來,更能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使學生能更好地融入課堂學習中.
2.2 重形式,輕實質
在如今部分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師生互動模式僅停留于表面,而未存在實質性內容.例如,在北師大版數學七年級下冊第四章“三角形”的教學當中,教師向學生提問:“直角三角形可以有幾個內角為直角?”這個問題過于淺顯,沒有含金量,不能促使學生對問題進行深度思考,不僅不利于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也導致其缺乏與教師和其他學生的有效互動.
2.3 不能合理把握互動程度
師生互動可以提高數學教學效率,調動學生積極性,但同時,掌握互動的程度也非常重要.例如,部分教師為了增強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刻意地進行不必要的談話,或談話的時間過長,使學生思維產生混亂,從而導致其不能充分地融入課堂學習當中,降低教學質量,影響整體教學效率.因此,教師在進行師生互動時,應當合理地把握好互動的程度,將互動效能更加有效地發揮出來.
3初中數學教學中實現師生互動的有效策略3.1 以學生為本,轉變教學理念
加強師生互動的關鍵在于,教師需轉變以往傳統的觀念.特別是要改變那種講究師道尊嚴的高高在上的優越感,被動的知識傳輸已不能滿足當下的教育需求.教師應當學會轉變觀念,蹲下身子,融入學生的學習活動之中,如此才能促進師生互動,提升教學效率與教學水平.在數學課堂中,教師應當以生為本,明確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作為學生學習道路中的引路人,應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中來,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例如,在北師大版數學八年級下冊第三章“圖形的平移與旋轉”的教學當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先進行課前預習,并對其進行提問“需要通過哪些條件確定一個圖形平移后的位置?”,讓學生根據自行學習后掌握的知識,對問題進行自主思考.然后在下一節課上課時,讓學生主動上臺對問題進行回答,并將自己的解答思路講給其他學生聽;同時其他學生也可以進行思考,判斷其回答是否正確,并進行互相討論.并且,教師也可以繼續扮演引路人角色,在旁對學生進行適當的提醒,例如“圖形是由什么組成的?”,幫助學生更深入地理解知識,從而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
3.2注重實際結合,打下互動基礎
初中數學教材中所包含的知識,其實大多與生活息息相關.
例如 教師在講解北師大版數學七年級上冊第四章關于射線的知識時,可以將之與平時生活中所常見的手電筒燈光、汽車燈光等相聯系起來.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適當地對生活中的案例進行列舉,從而將較為繁雜、抽象的數學知識變得更具體、生動,這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可促進師生間的互動.
又如,在教學北師大版數學七年級上冊第六章“數據的收集”時,教師可以對學生提問“生活中哪些事情需要通過數據收集來完成?”,以引發學生的思考.學生通過小組交流的方式對問題進行探討,最后派出代表對問題進行回答.回答完畢后,教師先對學生勇于回答的精神表示鼓勵,然后再對其答案進行具體分析,讓學生知道無論是考試成績的評估,還是醫院的體檢、天氣預報等,都需要運用“數據收集”來完成.教師在北師大版數學九年級上冊第四章“相似多邊形”的教學中,可以運用多媒體播放幾組建筑圖片,并向學生進行提問:“這里面哪些建筑運用到了相似多邊形知識呢?”讓學生進行自主思考并分享自己的答案后,教師再詢問:“怎么判斷出這個建筑運用了相似多邊形知識的呢?”這種方式在增強師生之間互動的同時,也可讓學生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與記憶.教師通過將實際生活與數學知識相結合的方式,可以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讓學生從中發現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生的參與感,從而促進師生互動.
3.3有效提問,提升教學效率
提問一直是推動師生互動的重要方式,有效的提問不僅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還可以讓教師通過學生的回答了解其對知識的掌握程度,便于有針對性地設計教學方案.
例如在北師大版數學九年級下冊第二章“二次函數”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問“二次函數與一次函數有什么關系?二者之間有哪些不同?”,以引發學生的思考,并鼓勵學生進行踴躍回答.通過這樣的提問,不僅可以讓學生自主地對二次函數進行了解學習,還可以使其在腦海中復習以往所學的一次函數的知識,加深其記憶.
又如,在教學北師大版數學九年級下冊第三章中“圓的對稱性”時,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問“怎么判斷出一個圖形是正圓而不是橢圓呢?”.通過這種提問,可以讓學生發現圓中任何直徑都是其對稱軸,圓上任意一點到中心點的距離都相等,且所有的半徑及直徑長度都相等.這樣的學習方法不僅可以讓學生對圓的定義有更加直觀的了解,還可以增強師生之間的互動,使教師在一問一答之間進行有效的溝通交流.
3.4 多元化教學,深化知識內容
現如今的教學中教學模式普遍較為單一,不能滿足當下的教育需求.教師在教學過程當中,應當運用多元化的方式進行教學.
例如 在北師大版數學七年級上冊有關圖形的教學當中,借助多媒體視頻可以很好地演示圖形的變化情況,如對圖形的切面進行旋轉的演示,這可以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動態印象,使其更好地了解立體與平面之間的關系.在北師大版數學七年級下冊關于概率的知識教學中,教師可以運用課堂小游戲,增加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如教師在課堂開始前,制作一個圓形轉盤,將轉盤等分為8份,標注著10元果凍、5元糖果及謝謝惠顧等不同的內容.在游戲開始前,教師為學生講解游戲規則:教師扮演營業員,向學生推銷商品,消費滿100元即可擁有一次參與轉盤活動的機會,再將標注現金金額的紙張隨機發放給學生,讓其進行“消費”.游戲結束后向學生提問“如果消費了150元,獲得果凍的概率是多少?”以及“這種促銷方式與打九八折相比,哪個更優惠?”通過這種方式,不僅可以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樂趣,提高其學習的效率,還能拉近師生間的距離,加強師生互動.
3.5 落實小組合作,強化師生互動
小組合作模式一直是加強生生互動的有效方式,同時教師也可以通過參與小組合作的方式,促進師生之間的溝通與互動.在以往傳統的數學教學當中,教師往往未能給到學生足夠的自我思考空間,導致學生的學習潛能沒有得到很好的激發.在小組合作探究的師生互動過程中,學生思維積極性得以被激發,特別是在學生相互交流的過程中,他們的思維也得以交流和碰撞,使其更積極地研究與探討數學知識.
例如 在北師大版數學九年級下冊“三角函數的計算”中,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基礎分組,實現“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分組目標.這樣,每個組都有不同基礎的學生,有利于相互之間的互動交流.薄弱的學生可以通過與他人溝通交流的方式,學習其他學生優秀的解題思維.隨后教師向學生布置
的題目,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解題.教師在此期間也應在各小組間進行巡查,參與學生的互動,及時糾正學生的錯誤.小組合作過程中,也可采取適當的獎懲機制,激發學生的動力,使其積極地參與到合作中來.這種方式不僅可以增強生生互動,使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提高,還可以增強師生互動,提高初中數學課堂學生的學習效率.
4結語
初中是數學教學的關鍵時期,有效的師生互動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在初中數學課堂中的參與度,還可以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溝通能力及團隊合作能力.教師應當做好學生學習道路上引路人,創設良好的學習氛圍,促進數學課堂互動,這樣不僅有利于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還能夠促進師生情感的交流與溝通,實現課堂教學的新飛躍.
參考文獻:
[1」張政,王曉玲.核心素養導向下初中數學課堂上的師生互動[J].數理天地(初中版),2025(2):152-154.
[2]閆小龍.在師生互動中提升數學課堂教學質效[J].讀寫算,2023(30):70—72.
[3]降寶鵬.用多元化策略提升初中數學教學質量的探究[J].數理天地(初中版) ,2025(1):89-91
[4]公艷艷.新課標背景下初中數學深度學習的實踐策略探析[J].數理天地(初中版),2025(2):1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