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 "瀅
成都市書法家協會會員、女書法家專委會委員。作品曾入選:“翰墨天府”書法作品年度展,四川省第三屆婦女書法篆刻作品展,錦里春風——成都市女書法家新春書法小品展,“建功新時代·奮進新征程”成都市女書法家書法作品網絡展,“花好月圓”扇面書法作品展,成都市女子扇面書法作品網絡展,“丹心妙筆·春意盎然”主題春聯作品展,2025“三八”國際婦女節書法小品網絡展。
作為國際教育的長期從業者和“教育大廠”的市場負責人,我的書法始終生長在會議間隙與航旅縱橫的坐標里。十二年墨跡浸染過全國各地及多個國家,在提案PPT與法帖拓本的切換中,構建起當代職業女性特有的修行范式。
“邂逅”顏真卿書法是在上海浦東機場航班延誤的深夜,電腦電量告罄后,竟在字帖里尋得片刻清明。楷書的秩序感意外契合商業邏輯,歐陽詢“險中求穩”的結體,與危機公關中的平衡之道如出一轍。后來將《集王圣教序》打印成會議紀要的封皮,在跨國視頻會議的靜音時段揣摩行氣,發現王羲之的“群籟雖參差,適我無非新”,竟暗合跨文化談判中的應變哲學。
真正覺醒是觀黃庭堅書法后。當季度財報令我壓力巨大時,是《廉頗藺相如列傳》《諸上座帖》的線條讓我平靜。臨摹之際,游走奔突的筆勢將焦灼的情緒轉化為紙上文字,這種在商業理性與筆墨感性間的快速切換,逐漸淬煉成獨特的心法:宣紙上的留白藝術,何嘗不是管理學的另類注解?
常年出差的飛行軌跡里,學書筆記在萬米高空化作墨色航路。2019年創作省展作品時,正值跨國出差,只能在上海至舊金山的航班上構思。這件初稿誕生在加州小城伯克利的草書作品,后來入選四川省第三屆婦女書法篆刻展。成為成都市書協女書家專委會委員后,我更加關注書法藝術中的女性表達,結識了一批專攻草書的女性書法家及愛好者,她們以浪漫奔放的書風突破傳統認知中女性宜習婉約書風的刻板印象。更值得關注的是,這些執筆揮毫的女性中,許多人在科技、醫療、金融等領域同樣展現出卓越的職業能力。
書法于我,是數據洪流中的錨點,更是解構性別刻板的密鑰。那些保存在電腦里的高清碑帖圖片、旅途中酒店地毯上鋪展的宣紙筆墨,記錄著新時代職業女性對傳統文化的另類詮釋。或許正如黃庭堅觀舟子蕩槳而悟筆法,我們這代書者也在航班起降的失重瞬間、在跨國會議的靜音時刻,用毛筆重構著屬于當代的“天際線書風”,既追逐云端的商業理想,亦堅守筆墨的精神原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