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龍現場1 回顧《草房子》片段
蘇老師剛踏進教室,手中的書本還未放下,臉上便綻放出一抹溫和的笑容,輕聲問道:“同學們,大家都看過《草房子》這本書嗎?”
“看過!”“當然看過啦!”同學們紛紛點頭回應,教室里瞬間熱鬧起來。
蘇老師走到講桌前,輕輕將書放下,接著輕咳兩聲,目光環顧四周,示意大家安靜。待教室漸漸安靜下來,她才緩緩開口:“《草房子》被翻拍成了電影,現在老師來播放電影里的經典片段。”
片段中,杜小康的眼眶微微泛紅,嘴唇抿得緊緊的,他望著桑桑,眼神中帶著一絲委屈與不舍:“桑桑,我不知道你為什么老跟我過不去。不過以后我會想你們,也會想我們的油麻地小學。”他一邊說,一邊用袖口擦拭眼角溢出的淚水,然后轉過身準備離開。
桑桑見狀,眼神中滿是驚愕與急切,他急忙邁開雙腿追了上去,問道:“怎么?你要走了?”
杜小康被桑桑拽得停下了腳步,他微微垂下頭,聲音帶著明顯的顫抖,眼中閃爍著淚光:“我可能再也讀不了書了!桑桑,你要替我好好讀!”
沙龍現場2 分角色飾演
蘇老師輕步走到梓萱身旁,溫柔地拍拍她的肩膀,輕聲詢問:“看了這個片段,大家心里有什么感觸?”
雨桐率先舉手:“老師,我覺得杜小康太可憐了,他那么渴望讀書,卻沒辦法繼續上學。”
梓萱緩緩起身,聲音略帶低沉:“老師,桑桑和杜小康之間的友情,真的很讓人感動。”
蘇老師再次拍拍梓萱的肩膀,示意她坐下,說道:“我們來做一個角色移情練習。假設你就是杜小康,面對可能再也無法讀書的現實,你心里會想些什么?”
同學們陷入沉思。片刻后,思遠緩緩開口:“如果我是杜小康,我會羨慕那些還能坐在教室里上課的同學,也會對自己的未來感到擔憂。”
蘇老師贊許地點點頭:“說得很棒!那如果你們是桑桑,又會對杜小康的離開做出哪些回應呢?現在,同桌之間相互配合,分角色展示你們的對話。”
小組展示中……
蘇老師看向大家,拍手示意,待同學們的目光都聚焦過來,問道:“同學們,通過扮演劇中人物來體悟他們內心情感的方式,就叫角色移情對話,它能幫我們打破文字與畫面的隔閡,真正走進人物的靈魂深處。”
沙龍現場3 感受古人的離情別緒
蘇老師走上講臺,打開PPT,上面寫了一行字——“古人的情感表達”。她指了指屏幕問道:“同學們,在歷史的長河中,文人墨客們又是如何用文字來表達離別之愁的呢?”
“四年級學過《別董大》,高適在表達離別之情時運用了借景抒情的寫作方法,抒發了離別的傷感與惆悵。后兩句,表達出對友人的寬慰與激勵。”小付眼睛一轉,立馬有了答案。
蘇老師看向小付:“厲害。同學們,要想真正走進這些人物的內心世界,真切體悟他們的情感,有個特別的‘法寶’。”
蕓蕓搶先回答:“角色移情對話!”
“哈哈。蕓蕓一下就抓住了關鍵!沒錯,就是角色移情對話。現在,讓我們運用這個‘法寶’,大膽想象高適會說些什么話來慰藉即將遠行的友人。拿起筆,把這場跨越時空的離別對話,用文字生動呈現出來吧。”蘇老師說道。
二十分鐘后,小付同學向大家展示了自己的練筆:
高適伸手拍拍董大的肩膀,關切地說:“董大哥,你即將要去很遠的地方。別擔心路上遇不到懂你的人,你這么優秀,一定會遇到知己的!”
董大嘆了口氣說:“我這一走,山高,水遠,不知道什么時候能再相見。”
高適看著遠方,說:“等你有了成就,咱們一定會有機會相見!”
董大向高適作揖,用力地點點頭說:“那我們后會有期!”說罷,董大揮舞馬鞭,揚塵而去……
“小付,能說說你此刻內心的感受嗎?”蘇老師看向小付。
小付認真思考后回答:“蘇老師,我覺得高適和董大的友情很珍貴。高適一直鼓勵董大,給了他勇氣。董大雖不舍,但對未來相聚充滿期待。因此通過這次對話,我真切感受到了古人送別時那種既難過又期待的心情。”
蘇老師點點頭,看向其他同學:“還有哪位同學說說,在角色移情對話中,我們應該怎么做?只是代入角色就可以嗎?”
雨桐邊搖頭邊起立,看向蘇老師:“在角色移情對話中,我們還需要深入理解角色背景。比如詳細了解角色的過往經歷、成長環境等,這些因素會塑造角色的性格與形象。以《草房子》中的杜小康為例,了解他家從富裕到衰落的過程,能更好理解他面對失學時的不甘與無奈。”
蘇老師吃驚地點點頭:“說得非常好。還有哪位同學補充?”
蕓蕓慢慢站起來,聲音有些低:“分析角色的性格特點。”
蘇老師豎起耳朵,鼓勵道:“很好,繼續說。”
蕓蕓挺直背,大聲說道:“分析角色的性格特點,是開朗樂觀還是敏感內向,不同性格在相同情境中會有不同的情感表達。”
“特別好!掌聲送給兩位同學!”蘇老師率先鼓起掌來,“我們在分角色感受人物時,盡可能還原角色所處的場景,包括環境氛圍、時間地點等,細節越豐富,越能讓自己融入其中,感受角色的情感。就像在體會高適與友人的離情別緒時,想象當時的荒寒景色、蕭瑟秋風,能更好地理解那份惆悵。”
蘇老師總結道:“同學們,通過角色體悟思想感情,要注意在對話時,認真傾聽對方的表達,留意語言內容、語氣、語速等,從中捕捉情感線索,理解對方的情感訴求,做出合適回應,讓雙方都能更深入地體悟角色間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