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濟南的冬天》里,老舍借助比喻、擬人等諸多手法營造出一種獨特意境,將濟南的地理特征和人文特色有機結合起來,一方面展現出濟南冬天的自然景象,另一方面也成功喚起了讀者對于生活的深刻思考。

一、修辭手法的運用
(一)比喻
老舍在《濟南的冬天》里運用了不少比喻手法,將濟南冬季所具有的獨特魅力充分展現出來,還進一步增強了相關描寫的生動形象的程度。文中有這樣一句比喻:“小山整把濟南圍了個圈兒好像是把濟南放在一個小搖籃里。”極為生動且形象地對濟南的地理環境加以描繪,并在一定程度上暗示這座城市能給人以溫暖感、安全感。在冬季,濟南的四周有小山環繞,就好像是為這座城市打造了天然的防護屏障,能讓身處其中的人真切感受到那種被悉心呵護的安心狀態。
老舍寫過這樣一句話:“山尖全白了,給藍天鑲上一道銀邊。”這一比喻實實在在地增強了視覺效果,能讓讀者直觀感受到冬季雪景在陽光照耀下閃爍著的那種美麗。經過對比,白雪與藍天之間鮮明的對比被展現了出來,由此強化了景色所具有的層次感以及立體感。比喻的運用不單讓文字變得更加豐富了,還使得景物描寫更具表現力,讓讀者仿佛置身于濟南的冬天,感受到陽光灑落在雪地上所帶來的溫暖以及生機。
又如,“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藍汪汪的,整個的是塊空靈的藍水晶”。運用比喻,把河流和天空的不同層次都描繪了出來,展現出濟南冬天所具有的遼闊以及透明之感,讓讀者切切實實地感受到一種清新且廣闊的韻味。這樣的比喻,使得冬天的水域和天空已不單單是一種自然現象,更是化作了一種情感寄托,仿佛能讓讀者在這片天空之下自由自在地呼吸,感受到無盡的寧靜與廣闊。
(二)擬人
在《濟南的冬天》里,擬人手法的運用使得自然景物被賦予了人的情感以及特點,如此一來,便強化了情感表達。比如說“他們(指小山)全安靜不動地低聲地說:‘你們放心吧,這兒準保暖和’”。借助這種擬人化的表述,小山不只是一種靜態的自然存在了,它們已然變成能和人溝通、能夠傳遞情感的一種存在。
老舍在描繪冬季的河面的水藻時寫道:“水藻真綠,把終年貯蓄的綠色全拿出來了。天兒越晴,水藻越綠。”一個“拿”字凸顯了水藻所具備的生命力滿滿的生機,將冬天里水域所蘊含的活力淋漓盡致地展現了出來。
這種擬人手法,使得人們在觀賞景色之際,在心靈層面達成了一種共鳴。老舍以擬人修辭將人與自然間的和諧充分展現了出來。在冬天的濟南,陽光盡情地普照大地,小山也好,河流也罷,還有水藻,甚至就連輕柔的微風,仿佛都在溫情脈脈地訴說著有關冬天的故事。這樣生動的描繪,能夠讓讀者在領略美景之時,同步感受到一種濃濃的親切感以及強烈的歸屬感。借助擬人化手法,老舍極為成功地把冬日里那種冷冽的感覺轉化成了一種溫暖的情感,如此一來,對濟南冬天的感受便不再只是一個寒冷的季節,而是一種滿含生活氣息且極具人文情懷的美妙體驗。這種表達淋漓盡致地體現出老舍對于自然與人文的深刻認知與精妙表達,促使讀者在閱讀過程中產生強烈的共鳴并引發深刻的思考。
二、意境的營造
(一)寧靜與溫暖
在《濟南的冬天》里,老舍成功營造出寧靜且溫暖的獨特意境。冬季時節的濟南,白雪紛紛揚揚地覆蓋在小山上,好似整個城市都被柔和地嚴嚴實實地籠罩起來。小山“全安靜不動地低聲地說”這句話,一方面將山的靜謐淋漓盡致地展現了出來,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人在這樣一個格外寧靜的環境中的心境。雪的存在使得原本喧囂嘈雜的聲音都被消減,整個城市沉浸在一種靜謐且美好的氛圍之中。
(二)對比與期待
《濟南的冬天》里還使用了對比手法,巧妙展現出濟南冬季所具有的獨特魅力以及人們的美好期待。文中有這樣一句話:“對于一個在北平住慣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大風,便覺得是奇跡。”借助將北平的寒冷和濟南的溫暖對比,凸顯出濟南冬天獨有的特點。此處的對比不單是自然現象層面的比較,也是文化以及情感方面的對比。
在寒冷的冬季,濟南的溫暖天氣已承載了人們的期待,它實實在在地給予了人們希望以及前行的動力。老舍還借助“明天也許就是春天了吧”進一步強化意境,將人們對于未來所懷有的美好期待以及深切向往充分地展現了出來。就在這樣的冬天里,雖說陽光露面的時間頗為短暫,溫暖也沒法長時間地持續下去,可恰恰是這種對于未來的期待,讓人們倍加珍惜。
(三)生活的詩意
《濟南的冬天》彰顯出了生活所蘊含的詩意。老舍通過對自然細致入微的刻畫將冬季別具一格的韻味淋漓盡致地展現了出來。老舍說:“古老的濟南,城內那么狹窄,而城外又那么寬敞。”這種對比不但清晰描繪了城市的空間感,還體現出生活所具有的多樣性以及豐富性。
在較為狹窄的城市范圍之內,人與人間的關系會變得更緊密,由此便催生出一種別具一格的溫情氛圍。至于城外那十分寬闊的區域,則無疑象征著數不清的可能性以及希望。“有的地方雪厚點兒,有的地方草色還露著”等表達,讓人真切地感受到生活中那些雖微小卻無比美好的瞬間。哪怕是處在寒冷的時節,那草色依舊頑強不屈地透露出生命的氣息,充分展現出了生活所具有的堅韌特質以及其中蘊含的希望之光。
三、文化與情感的交融
(一)地域文化的體現
《濟南的冬天》將濟南別具一格的地域文化呈現了出來。文中所提及的“小山整把濟南圍了個圈兒”這一描述,很好地展現出濟南的自然地理特征,體現了此地山水依存的和諧融洽的生態環境。這樣的地域特性一方面對濟南的氣候產生了影響,一方面塑造了當地人的生活方式以及價值觀。
濟南的冬天有溫暖的陽光,同時也洋溢著濃濃的人情味兒,體現出了當地文化的包容特性以及開放特質。
老舍在對“古老的濟南”描述時,提到“城內那么狹窄,而城外又那么寬敞”。這樣的對比一方面說明濟南擁有深厚的歷史底蘊,另一方面則展現出了因現代化進程而催生的種種變化,將城市歷經的變遷以及人們情感的一脈相承充分展示了出來。
(二)情感藝術的共鳴
在《濟南的冬天》里,老舍憑借著對自然景觀生動細致的描繪,有效激發起讀者的情感共鳴。文章中“濟南真得算個寶地”充分表達出作者對于這座城市極為深厚的情感。
與此同時,冬季的濟南被描繪成一個滿是詩意氛圍的地方。作者借助像“好像是把濟南放在一個小搖籃里”“對,這是張小水墨畫”這樣的修辭手法,展現了濟南風光所具備的柔和以及溫情特質,豐富了自然景觀所蘊含的情感層次,能讓讀者在閱讀時切實產生共鳴。
老舍憑借著精妙無比的修辭手法,相當成功地把濟南冬天那種特有的寧靜以及溫暖,十分生動地呈現到了讀者眼前,與此同時還傳達出了一種頗為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這種修辭和意境的相互交融,使文章已然超越了只是單純的風景描寫范疇,進而轉變成為對人文情感頗為深刻的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