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需要理由嗎?一時興起或許不算個好理由。據我所見,能堅持跑步的人,一定至少有一個好的理由。2023年底,我在機緣巧合下參加了學生跑團的活動,有幸跟著幾位并非體育特長錄取、通過課余時間自我訓練達標國家二級運動員甚至國家一級運動員的學生一起學習跑步。從一個跑步搭子的視角,我近距離觀察并體悟了他們跑步的初衷。
Z教
我在跑團里最先認識的是Z教。Z教是碩士生,很瘦,看體型和胖子真的沒有一點關系,但他告訴我自己開始跑步的理由很簡單:為了減肥??晌抑两駨臎]看到Z教曾經肥胖時的照片,但每次和他一起訓練時,我發現他對待跑步的態度非常嚴肅。比如說好今天是1000米/5分鐘的配速慢跑,我如果超速了,Z教就會提醒;如果我繼續超速,他就不跟了,建議我按自己的節奏跑。
Z教后來告訴我,他近乎工匠般嚴謹地對待跑步是有原因的。他一開始跑步時,存在“急功近利”的心態,每天玩命似的用最快的配速跑最長的距離,企圖消耗更多的能量達到減肥的目的,結果不久就受傷了。這些年,他因為一開始并不科學的訓練,受過大大小小的傷不下10次,現在久病成醫,才明白過猶不及,才學會有節制的奔跑。
Z教在跑團里不是跑得最快的,但他是隊長,同學們都服他。我想他現在仍然堅持跑步,早已不僅僅是減肥那么簡單了,那是他對待傷病、對待生活的方式:受傷了,吸取經驗教訓;傷好了,繼續健康樂跑。生活又何嘗不是如此?縱然有萬千挫折,我們都要grin"and"bear"it,不輕言放棄,學會微笑面對。
D君
Z教把我介紹給當時正在讀大一、和我來自同一所高中的D君。D君183公分的個頭,短跑頗具天賦,400米53秒出頭的樣子。當時他想轉換賽道,練習長跑,參加半程馬拉松比賽。這與我的想法不謀而合,因為對于中斷長跑多年的我來說,從半馬過渡到全馬,是個不錯的選擇。
D君向我介紹了較為科學系統的訓練方式,跑前熱身、跑后拉伸,間歇跑、節奏跑、法特萊克跑等等。我印象最深的是合練“亞索800”,即800米為一組,在限定時長內跑完,同等時長組間休息后,開始下一組,重復完成8-10組。D君有很強的團隊意識,會跑在前面給我破風,在關鍵組我出現掉速或者跑不動的情況下,教會我調整,并鼓勵我堅持完成訓練。
就這樣,D君帶著我訓練了2個月左右。在學校的元旦環校半程馬拉松賽上,D君報名作為配速員完成了他的半馬比賽。寒假之后,D君因為要參加浙江省大學生運動會的短跑項目,隨著普通生田徑隊一起備賽,無暇和我一起長跑了。等到結束省賽再聯系時,D君告訴我因為沉迷跑步耽誤了學習,按目前的績點已經無法在原專業保研了,而且自己并不喜歡目前的專業,感到迷茫,萌生了轉專業的念頭。
在我看來,D君想轉專業,和他從短跑轉向長跑、從場地轉向路跑有異曲同工之處:都是勇于跨出舒適區的自我探索。這種探索,可能絕大多數時候并不能實現華麗而徹底的轉身,但是嘗試多種可能性在生命體驗的多元維度上,終究是有益的。我告訴D君,首先,你對跑步的堅持不是一種沉迷,是有益的探索,轉專業也是一樣,我會鼓勵你在感興趣的學科通過自學等方式繼續探索,從學科交叉的角度思考如何結合原專業的優勢在考研階段實現轉向;如果權衡之后無法做出選擇,那沒有關系,像堅持跑步一樣堅持做好學習上的事情,勇于探索的你一定會找到自己的學術道路。
C姐
在暫別Z君期間,C姐邀請我做她的陪練。C姐也在備戰省中學生運動會,和Z君不同,她要參加中長距離項目。C姐是學校跑圈的女一號,曾獲得全國中學生運動會800米和1500米亞軍,也是跑團里唯一曾在初中階段接受過半專業訓練的非體育特長生。這個說法可能令人費解,簡單說,C姐不是通過體育特招進校的,而是靠高考裸分考進校的普通生。

C姐從小學五年級到高二的6年多、2200多天里,幾乎沒有一天停止跑步,下雨天就跑樓梯,訓練可謂十分刻苦。C姐中學時的巔峰,我自然是無法企及,但畢竟我有性別優勢,和C姐一起訓練,倒也棋逢對手。令我詫異的是,C姐在備賽中顯得極為自律和奮進,具體表現在制訂詳細豐富的訓練計劃,包括普通跑者較為欠缺的力量訓練,并不打折扣地執行。
我忍不住問她,你都已經是全國亞軍了,何必如此刻苦?C姐告訴我,她是沖著破紀錄而去的,當年她讀高中的時候,因為操場在翻修,耽誤了訓練,由于學業成績也很不錯,她始終無法下定決心走體育的道路,高三時惜敗北京大學的高水平運動員單招考試,成為一個遺憾。
如果說D君堅持跑步是為了自我探索多元的可能性,C姐堅持跑步的理由或許是一種積極的自我和解:如果當年不是將跑步作為愛好,而是在跑步的專業道路上一路狂飆,會不會獲得更大的成就?人生沒有如果,我們或許也做不到像文藝復興時期的達·芬奇那樣的全才,在看清無法作出“既要,又要,還要”的全勾選后,“一專多能”或許是最理性的選擇。“跑步無法成為我生命的全部,但我愿傾盡此刻全部的熱愛奮力奔跑。”這是我給C姐備賽的注腳,結局也如C姐的賽后感言“田徑項目是最誠實的,你投入了多少的努力,你的身體就會等量地反饋給你”——C姐創造了新的省賽女子甲組800米新紀錄。
在堅持跑步的道路上,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理由,有些理由很直接,比如想減肥,想要跑一次馬拉松;有些則比較深層,可能跑者本人也沒有意識到。在堅持跑步的過程中,堅持的理由可能始終如一,也可能會隨著生活的不同階段發生變化。重要的是,一直奔跑,堅持下去,讓跑步融入生命,成為一種生活方式,就會有新的收獲。在奔跑中感受生命的律動,感悟思想的變化,這本身就是跑步的意義。
責任編輯:刁雅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