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山東省立第三醫院的深處,隱匿著一個鮮為人知的神秘角落——消毒供應中心。這個部門雖不與患者直接接觸,卻在醫院的運作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與生命安全緊密相連。
消毒供應中心承擔著全院各科室所有診療器械、器具和物品的清洗、消毒、滅菌及供應重任,堪稱醫務人員的“裝備庫”,是預防感染的關鍵防線。在這里,平均每天要回收2000余個待處理的器械物品,工作量巨大。臨床醫生手中的工具,無論是復雜的器械包,還是小小的鑷子、剪刀,都要在消毒供應中心嚴格按照十大標準流程操作:回收、分類、清洗、消毒、干燥、檢查與保養、包裝、滅菌、儲存、發放。只有環環相扣、一絲不茍,才能確保物品消毒、滅菌合格,最終發放到醫院的手術科室使用。每一步都至關重要,不容有失。
消毒供應中心劃分為三大區域:去污區、檢查包裝及滅菌區、無菌物品存放區。去污區的工作極為繁重,是工作人員與污染器械、器具“交鋒”的第一線。工作人員需全副武裝,嚴格依照流程,對每一件可重復使用的器械、器具進行清點、分類、浸泡預洗。清洗分為手工清洗和機械清洗,清洗是否合格直接影響后續的滅菌效果。
檢查包裝及滅菌區是一個精密的“質量關卡”。工作人員借助專業工具,依據器械的種類、用途,選用合適的包裝材料,以確保在后續的運輸、儲存過程中,器械不會受到二次污染。而滅菌則是整個流程的重中之重,工作人員操作先進的滅菌設備,嚴格把控溫度、壓力、時間等關鍵參數,通過徹底殺滅器械上殘留的微生物,為無菌物品的產出提供堅實保障。
無菌物品存放區則是消毒供應中心的“出口”,也是無菌物品的庫房。因此,工作人員的責任心和認真態度至關重要。在無菌物品的管理和發放上,要保證無菌架上標識清晰、架面整潔,溫濕度符合規范要求。同時,需每日確認無菌物品的有效性,清點無菌物品基數,并嚴格按照“先進先出”的原則發放。
消毒供應中心的工作人員長年累月“全副武裝”,在高噪音高溫的工作環境中與各式各樣的“冷兵器”為伴,24小時滿足全院臨床醫療、手術、護理等的安全供應保障需求,默默為醫療安全筑起一道堅實的屏障。雖無緣鮮花與掌聲,他們卻被人們親切地稱為“角落里的隱形衛士”。
隨著醫院的持續發展,各種可復用診療器械的需求成倍增長,消毒供應中心對質量標準化、現代化、信息化的要求也不斷提高。這既對這支工作團隊提出了更高的供應保障要求,也為患者的生命安全提供了更有力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