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接受職業教育的孩子來說,更需要我們的“看見”。只要幫他們找準方向,重拾自信,他們一樣可以收獲精彩的人生。
“看見孩子”,從了解開始
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總是會對學校里的老師強調“看見孩子”的重要性,這幾個字看似簡單,但是要想真正實現從理念到落地,要通過每一個人的努力。
設定合適的教學策略
每個孩子都擁有屬于自己的成長期,有的在春日破土,有的在深秋綻放,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充分了解每個孩子的情況,為他們提供合適的成長土壤。所以,學生到校后,每個班主任都要在第一時間掌握孩子的全部信息,比如學習成績、家庭情況、特長愛好……這些都會成為我們關注的重點內容。另外,在教學方面,我還要求老師們要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來設置合適的教學策略,通過課堂提問觀察和掌握每個學生的學習習慣,對他們的狀態和能力做出評估,做到心中有數。
更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
在學校里,班主任以及任課老師不僅要關注孩子們的學習狀態,還要給予孩子們心理上的支持。因為在我看來,看見每一位孩子的與眾不同、接納孩子的情緒同樣是每一位老師的必修課。孩子的情緒波動往往是他們向外界釋放出的信號,只有讀懂了這些信號,才能真正走入孩子的內心世界,讓溝通更加順暢。所以,我們的老師總會及時地發現孩子們的心理問題,在孩子需要的時候給予支持,幫助孩子走出心理困境,輕裝上路。
讓孩子在自己的賽道上發光
對于接受職業教育的孩子來說,他們雖然不會再去高考考場上一決高低,但是卻踏上了一個全新的賽道,開啟著人生中的新征途。
自信對孩子的成長至關重要
目前,我們學校招收的學生大部分有一個比較共性的問題,就是自初中以來,他們在學習成績上的表現不是那么亮眼和優秀。因此,大部分孩子都遭受過來自學業上的挫敗。所以當孩子們選擇了我們學校之后,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幫他們重拾自信,這對于他們的成長而言至關重要。
學校里曾有過一個來自武術學校的學生,他的文化課特別薄弱,在進入班級后總是垂頭喪氣。為了能讓他充分發揮自己的特長,班上的老師決定由他擔任體育委員,帶領全班同學一起開展體育鍛煉。自那以后,無論是體育節還是運動會,他總是頭一個報名參加,還能帶著同學們一起訓練,取得好的成績。在他的帶領下,整個班級的精神風貌煥然一新,充滿活力,他自己也變得越來越自信,文化課成績也慢慢地追了上來??梢姡@樣的孩子有自己的特長,也有很明顯的短板,但通過老師們的“看見”,他們也能重新認識自己,發揮出巨大的潛能。
我們應該“看見”每個孩子的好
我們曾經招收過這樣一個孩子,剛入學的時候,他身上有很多小毛病,比如上課愛說話,不愛融入集體,脾氣急等等,當時他的班主任和任課老師跟我多次反映他的情況,后來我每次看見他,總會特意過去和他說上幾句話,基本是抓住一點點細節表揚他,比如穿的衣服很干凈,走路很有精氣神……不知道從什么時候起,他在看見我后就會主動走過來打招呼,期待著我的表揚。從他的眼神中,我能感受到一種被看見的喜悅在滋養著他的心靈。
后來,他身上的積極性仿佛被喚醒了一般,開始由內而外地改變。就在不久前,他還來到我的辦公室分享了他今后的人生規劃。我看著他自信滿滿、侃侃而談的樣子,腦海中總是不由得想起他剛入校時老師們向我告狀的情景。這讓我深刻地意識到,對于一個孩子來說,得到足夠多的認可和尊重,對他的成長是多么重要!
找準方向,一樣擁有精彩人生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和短處,對于這些進入到職業學校學習的孩子來說,他們的短板可能是知識方面的學習。可是職業教育恰好給了他們一條新的道路,因為與普通高中的教育方法相比,職業教育更注重操作能力的培養,也更符合多元智能的理論。通過做中學、學中做的方式,孩子們的動手能力增強了,進而激發了認知力,學習能力也在提高。
成功沒有標準答案,職業教育的目的就是要打破固有成才觀念。為了能給孩子提供量身定制的個性化成長方案,我們的文物修復專業與故宮博物院、北京聯合大學合作,讓學生都能具備扎實的學科知識基礎和良好的文化素養;國際商務專業與新加坡TEG國際學院啟動合辦項目,培養創新思維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商務人才;幼兒保育專業依托東城區的學前教育資源,打造“學校+幼兒園”雙主體模式的產教融合平臺……我們常說“一技在手,一生無憂”,當孩子們通過職業學習有了一技之長后,也有了內在動力和繼續探索的勇氣,他們同樣能收獲精彩的人生。
家校協同,助力孩子向陽生長
孩子的成長離不開家庭和學校的共同努力,良好的家庭教育對于孩子的未來同樣重要,家長更應該明白“看見”孩子的重要性。
學會傾聽
對于青春期的孩子來說,家長千萬不要妄圖強行植入自己的觀點,從而綁架孩子的思想。希望家長都能學會在跟孩子溝通的時候學會傾聽,聽見他們的意愿和想法,甚至也能聽見他們語言背后的情緒和需求。
用愛與智慧陪伴孩子
如何才能正確地愛孩子?什么是真正的愛?可能每個家庭給出的答案不盡相同。但是唯一不變的是,無論孩子多大,家長應該永遠是他最堅實的后盾。因此每一個家長都要了解孩子的成長規律,真正地接納孩子,用愛與智慧陪伴孩子成長。
給孩子做好榜樣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家長所肩負的責任是學校和社會都無法替代的。比如家長一直是孩子的榜樣。如果家長注重自己的榜樣作用,對自己嚴格要求,懂得學習與反思,孩子的成長也會更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