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強,則國強。青年是未來時代的領航者,也是強大祖國的建設者。新時代的青年應立大志,敢于奮斗,以夢為馬,不負韶華,為國家富強、民族復興貢獻力量。
立大志,方能成大事。青年當立志,心懷愛國之情,樹立報國之志,追求強國之夢。詹天佑在留學期間,時刻心系祖國,面對高薪的誘惑,他毅然決然地拒絕了,心中只有一個念頭:我要為祖國的建設貢獻力量。于是,他懷著滿腔的熱血和激情,回到祖國的懷抱,為國修筑鐵路。在艱苦的環(huán)境下,他夜以繼日地工作,面對重重難關,從未放棄,最終以大無畏的氣概率領全體筑路人員迎難而上,僅用了500萬元、4年時間就修成了外國人計劃用900萬元、7年時間修成的京張鐵路,為祖國的建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青年當志存高遠,學當報國,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力量。
艱苦奮斗,勇爭一流。青年當以奮斗為帆,向夢想起航。“感動中國2021年度人物”江夢南從無聲世界中走出,勵志求學。從宜章瑤鄉(xiāng),到清華博士,自小失去聽力的江夢南,并不屈服于命運的安排,她從不放棄,刻苦努力,最終憑借堅忍不拔的意志,從無聲中突圍而出,吹響了嘹亮的人生號角。她將不可能變成可能,是當代青年的榜樣,自強不息,奮斗不止,每一個人都可以成為生活的強者。
堅持不懈,精忠報國。青年人當以天下為己任,以報國為追求,“我以我血薦軒轅”“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這種關心國家命運、心系民族危亡的可貴品質(zhì),流芳百世,令人敬仰。林俊德,這位將一生奉獻給核事業(yè)的科學家,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仍堅持工作,“劍河風急云片闊,將軍金甲夜不脫”。為了祖國和民族,他們奮斗始終。而我們在銘記英雄的名字和功勛的同時,最應該做的事就是學習他們的精神,燃青春之我,強未來之國。
“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我輩青年十余載求學,應始終胸懷“心有大我、至誠報國”的理想信念;始終保持勤學篤行、求是創(chuàng)新的躬耕態(tài)度。即便如塵霧之微,也要補益山海;即便如熒燭末光,也要增輝日月。人生路漫漫,我們應有“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的豪情壯志,立志報國,艱苦奮斗,待到千帆過盡,回頭望,錦繡山河燈正明。
【湖南隆回縣第二中學,指導老師:吳文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