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圍繞新疆地理位置、氣候條件、森林系統現狀等特點,針對新疆高山林區火災,邊境、草原火災,林草結合部和濕地灌木、蘆葦火災等主要火災種類,分析了不同類型火災的特點規律,研究形成了新疆地區森林火災的基本滅火戰法,對完成新疆各類森林火災撲救任務進行探索,為有效提升森林火災滅火效率提供參考。
關鍵詞:新疆地區;森林滅火;組織指揮;基本滅火戰法
根據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林業和草原局發布的《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實施〈森林防火條例〉辦法》[1],每年4月1日至10月31日為北疆地區森林防火期;南疆地區則從3月1日便進入森林防火期,一直持續到10月31日。新疆森林火災高發期主要集中在7—9月份,其中,雷擊引發的火災多發生于7—8月[2]。從地域分布來看,新疆林火主要集中在北疆林區,南疆、東疆林區也時有火情發生。火災類型豐富多樣,包括高山林區火災,邊境、草原火災,以及林草結合部和濕地灌木、蘆葦火災。面對不同類型的森林火災,只有因地制宜地采取合適的滅火戰法,才能安全高效地完成火災撲救任務。
1 針對新疆高山林區火災的基本滅火戰法
1.1" “全線合圍、封控周邊”戰法
高山林區分布一般呈現“巴掌林”的特點,火災發生后蔓延速度相對較慢、火場面積較小,火勢較弱。應抓住這個關鍵期,在短時間內調集多個參戰隊伍,組成主要的滅火力量,對火場周圍快速實施封控,阻止火線蔓延,充分體現了“先控制、后消滅”的戰術思想。此戰法適用于滅火力量充足、火勢較弱、初發階段的小火場,且地形復雜,人員不宜直接撲打的滅火行動。其具體行動包括:①在火場火頭處預設隔離,迅速阻斷火場蔓延,堵截火頭。②投入火場的所有分隊應同時選擇多個突破口,將火線分割成若干段,分別進行撲滅,快速控制火場。③各分隊對火場形成封控態勢后,迅速清理火線,火場內個別不易撲打且非常危險的地段需要逐個清理,分段看守直到火場實現“三無”,防止復燃。
1.2" “打清結合,以水滅火”戰法
當林火出現立體燃燒,滅火人員在無法直接撲打時,可尋找水源,采取滅火水泵壓制、撲打明火,火勢得到控制后,應迅速清理火線,控制火場。此戰法適用于火場有充足水源、火勢大、無法直接撲打,且火場呈現立體燃燒的滅火行動。其具體行動包括:①綜合考慮火勢發展、水源距離、地形植被等因素,合理選擇水源地,保證水源充足,而后采用水泵串并聯的架設方式,利用水帶和蓄水池,向火線實施供水,撲打明火。②根據火線發展蔓延態勢,預設管帶、蓄水池,保持水泵滅火的連續性。③當林火強度降低,對滅火隊員不再構成威脅時,迅速清理零星火點。
由于季節不同,水資源分布存在差異,需采取不同的以水滅火戰法。夏季積雪融化,溪流分布廣泛,無論山勢高低,都會出現大小不一的溪流。此時,以水滅火通常先在距離火場適當位置的溪流處建立堵水壩,在壩處取水。通常采取“兩線用泵,分兵合圍”的戰法實施撲救。滅火分隊分別在火場兩翼串聯架設水泵,同時切入火線,火場兩翼的滅火分隊,分別利用一組水泵沿火線追殲火頭,利用另一組水泵向火尾處撲打,直至全線合圍將林火撲滅。進入秋季,降雨量減少,山上溪流逐漸干涸,水源以主干河流為主。此時,通常采取“一點突破,直線撲打”的戰法實施撲救。根據火場水源分布情況,迅速尋找距火場最近的水源架設水泵,在架設過程中通常采取“多泵并聯,接力供水”的方法,快速將水供到火場。如果坡度較陡,水帶可采用“Z”字形架設,如果距離過遠,可在火場主要方向實施軟體水囊接力供水,迅速打開缺口,沿火線直接撲打,直至將火撲滅。
1.3" “打清結合、穩步推進”戰法
高山原始林區發生地表火和地下火相互疊加時,應采用消滅明火與清理火線相結合的戰法,徹底消滅余火、暗火,防止復燃,以鞏固滅火戰果。適用條件:①火場態勢易被控制,滅火力量、投入機具充足時。②撲打火勢平穩、發展速度相對較慢的林火,滅火時間相對充足時。采取行動包括:①各分隊可采取邊打邊清、一打多清或者先打后清等方式,在撲打明火時,同步清理地下余火。②撲滅明火與清理余火同時進行,杜絕復燃和回頭火。③撲打速度不宜過快,清理要認真細致,通過“看、聞、挖”的方法,把地下火徹底清理干凈,切實達到無煙無火無氣。
2 針對新疆邊境、草原火災的基本滅火戰法
2.1" “沿線布控,分段點燒”戰法
當森林火災逼近邊境線時,可依托邊防巡邏路和邊境防火隔離帶,采取點迎面火的方式,實施以火攻火,是有效阻截入境火的常用戰法。適用條件:①我方撲火力量提前部署至邊境一線,能夠短時間內實現全線點燒貫通。②境外火線狹長,已蔓延至距邊境線3~5km,對我方森林草原資源構成嚴重威脅。③氣象條件適宜,確保點燒行動安全。采取行動包括:①發現境外火情后,應迅速將撲火力量分段部署到邊境線各險點位置,提前做好阻截準備工作。②擔負阻截任務的分隊應科學劃分點燒組、撲打組、清理組、機動組,確保點燒行動有序實施。③依托邊防巡邏路和邊境防火隔離帶,向境外方向實施點燒作業,以達到以火攻火的目的。
2.2" “力量聯合,以水滅火”戰法
當森林火災已局部入境或抵近邊境線,且不具備以火攻火條件時,依托邊境一線水源,以森林消防隊伍與地方力量融合的形式,實施以水滅火戰法,主要特點是撲救徹底、安全高效。適用條件:①境外火災已局部入境或火線已抵近邊境線,具備直接滅火條件。②任務區域有河流或人工輸送水源條件。③地方力量充足,能夠持續供水。采取行動包括:①利用邊境一線水源,采取蓄水池接力的方式,在火災容易入境的地段提前預設水泵。②依托森林消防車作為移動水源,保障隊伍進行水泵滅火。③聯合地方林草部門專業撲火力量,為森林消防隊伍實施以水滅火提供保障。④綜合利用自然水源與人工水源,靈活采取單泵架設、串聯架設、并串聯架設,以及泵車結合、滅火裝甲車等實施以水滅火。
2.3" “固守外線,打燒結合”戰法
當入境火對我方城鎮、鄉村、林場等重要民生目標構成嚴重威脅時,采取打燒結合的方式保衛重要目標安全。適用條件:①火勢已經入境,火線長度數十公里,對邊境周邊城鎮、鄉村、林場構成嚴重威脅。②氣象條件不利,直接滅火較為困難。③火場距離邊境線較近,不適宜機降滅火和吊桶滅火,且林內機動困難、撲火力量不足,短時間內無法控制火勢。采取行動包括:①根據火場周邊重要目標分布情況,準確判斷火情發展態勢,找準撲救重點方向。②沿邊境公路線,組織隊伍快速部署到重點地段。③依托邊境公路點迎面火,實現以火攻火目的,確保重要目標安全。
3 針對新疆林草結合部和濕地灌木、蘆葦火災的基本滅火戰法
3.1" “多泵編組,強攻推進”戰法
當濕地蘆葦草發生火災,火強度大、蔓延速度快、人員無法直接撲打時采取此戰術。采取行動包括:①滅火分隊全線展開,以分隊為單位在適當位置串聯架設多臺水泵,各分隊的水泵一字向前推進,直至將火撲滅。②當風大火猛,火焰高度達2m以上時,滅火分隊分別在火場兩翼串、并聯架設水泵,同時切入火線追殲火頭,直至將火撲滅。③當火勢猛烈時,滅火隊員以分隊為基本單位,集中2/3力量,組織進行串并聯架設水泵控制要害,1/3力量攔截火頭,具體力量部署可根據火場實際情況而定。
3.2" “打隔結合,隔離阻火”戰法
當林草結合地帶發生火災時,為防止火頭失控,威脅重要目標及重點區域安全,預先在火頭蔓延前方有利地段,采取開設隔離帶阻火與直接撲打火線滅火相結合的方法。適用條件:①火頭蔓延速度快,直接撲打火頭沒有把握。②火災威脅重要目標和重點區域安全。采取行動包括:①在火頭前合適位置,利用推土機、履帶式滅火裝甲車等開設隔離帶,阻斷火勢發展。②滅火隊伍從火尾突入,分別沿兩翼向火頭實施夾擊合圍,控制火勢。③隔離帶周邊如有水源,可架設水泵直接撲打火頭。
3.3" “打燒結合,以火攻火”戰法
林草結合地帶,當大量灌木和蘆葦草發生火災時,通過直接滅火與火攻滅火相結合的方法控制火勢的發展蔓延。適用條件:①火強度大、蔓延速度快、滅火隊員無法接近火場。②無法采取直接滅火手段。③火場附近有可利用的依托或者有利地形。④火勢威脅到重點區域或重點目標。⑤攔截火頭需求。⑥遇到不規則火線。采取行動包括:①當火勢較猛,滅火人員無法接近火線或在燃燒火線不規則地段滅火時,在火頭蔓延方向前方適當位置,有橫向自然依托時,用點燒的方法,主動燒除可燃物,使點燒的火與火場火線相遇,阻止林火蔓延。②當火勢降低后,采取一點突破,兩翼推進方法,迅速控制火線,撲打余火。③點燒與撲打相結合,防止出現跑火,控制火頭蔓延。
4 組織指揮森林滅火行動應把握的問題
4.1" 精準研判火勢,合理排列隊伍
組織指揮森林滅火行動中,現場指揮員要全面分析研判火災態勢,針對火場勘察情況,對火災生成環境進行研究,對林火行為特點進行分析,根據火場態勢發展變化,及時調整部署,確保滅火行動周密細致、科學有序。時刻觀察植被、地形地貌、風向變化和火勢變化,對可能遇到的突發情況心中有數,處置方法胸有成竹,做到忙而不亂、臨危不懼、遇險不驚。
4.2" 集中優勢力量,重點攻堅克難
集中優勢力量、重拳出擊可快速將林火消滅在初發階段或關鍵地段,從而全面控制火場態勢的有效策略,是確保“打早、打小、打了”的重要保障。林火蔓延的各種可變因子影響林火的蔓延方向、速度和火強度。在滅火行動中,必須兼顧火頭、火翼和火尾統籌撲打,力量使用上不能搞絕對集中。對于火勢發展迅猛、火力強度較高、撲救難度大的方向,要集中戰斗力最強的隊伍,配備最高效的裝備實施重點攻堅,力求迅速控制火勢,實現全面控制火場的目標。
4.3" 科學組織指揮,確保絕對安全
森林滅火行動必須遵循火災自然規律和撲救規律,牢固樹立先進的救援理念、掌握科學的救援知識、提高精湛的救援能力、練就過硬的心理素質、強化無畏的救援精神,以提高滅火效能。當火勢較小、火線比較穩定時,要全力組織滅火力量,將林火消滅在弱勢期。當火勢突然增大,滅火隊員難以接近火線且受到大火威脅時,要避開火鋒,避強就弱,及時退到安全地帶避險,絕不能猛沖硬打。每次滅火行動,指揮員和滅火隊員一定要遵循客觀規律,講求科學戰法,靈活運用滅火戰術,確保滅火全程安全。
5 結束語
森林火災具有復雜性與不確定性,這決定了組織滅火行動需不斷創新理論、優化戰法,通過持續深化“科學指揮、專業處置、安全組織、高效救援”的理念,將理論研究與實戰經驗深度融合,才能實現“打早、打小、打了”的目標。隨著氣候變化加劇,森林火災風險日益增加,進一步加強多學科交叉研究、完善應急管理體系、提升隊伍專業化水平,仍是守護森林資源、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重要途徑。
參考文獻
[1]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林業和草原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實施《森林防火條例》辦法[EB/OL]https://lcj.xinjiang.gov.cn/lcj/zcfg/202401/6f9b98f927424e2db9e2a06a65fea358.shtml
[2]中國氣象局.科普:森林防火的氣象要素[EB/OL]https://www.cma.gov.cn/2011xwzx/2011xqxxw/2011xqxyw/201604/t20160403_3082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