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石油化工企業是易發生火災、爆炸等重大安全事故的高風險企業,日常做好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尤為重要。因此,對石油化工企業消防安全情況進行總結,從完善制度、定期維護、防火檢查、教育培訓等維度提出消防安全管理策略,旨在通過落實消防管理責任制度、加強消防設施維護、排查消防安全隱患、提升員工應急處置能力,提升石油化工企業消防安全管理水平,使其具備預防重大消防安全風險的能力,從而保障石油化工企業安全生產、穩定發展。
關鍵詞:石油化工企業;消防安全管理;消防安全風險
石油化工企業生產所用物料具有易燃、易爆特點,生產所用工藝具有高溫、高壓特點,生產過程具有連續化、自動化特點,生產設備與裝置具有大型化、立體化特點,一旦發生火災事故,燃燒與爆炸共存,后果極為嚴重。而從近年來多起石油化工企業火災事故的調查結果來看,消防安全管理均暴露出不足,難以起到預防消防安全風險、保障消防安全的作用。因此,有必要了解石油化工企業的消防安全情況,采取科學的消防安全管理策略加強管理,提升石油化工企業消防安全管理能力。
1 石油化工企業的消防安全情況
1.1" 潛在消防安全風險多
石油化工企業因生產中所用物料危險性高、工藝復雜性高、設備密集程度高,導致潛在安全風險較多。石油化工企業生產中所用原油、乙烯等物料,均具有揮發性高、燃點低等特點,且石油化工企業生產現場火源、電源、熱源交叉使用,一旦出現原油、乙烯等物料泄漏情況,物料將短時間內快速燃燒,形成極具破壞力的爆炸性氣體云。石油化工企業生產采用溫度可達300~800℃、壓力可達10~30MPa的催化裂化、加氫裂化等工藝,會增強生產所用物料的活性,一旦發生火災,可導致大范圍爆炸[1]。此外,石油化工企業生產現場裝置密集,各功能區聯系密切,發生火災后易形成連環效應,造成更大范圍的傷害。
1.2" 先天消防安全隱患多
除了具有潛在消防安全風險外,石油化工企業先天消防安全隱患也較多。石油化工企業生產規模較大,生產工藝過程復雜,廠區轉型升級工程不易推進,導致諸多老舊廠區防火間距、防爆分區劃分與現行防火規范不符,從而存在先天缺陷,埋下消防安全隱患。同時,石油化工企業生產所用部分物料也具有腐蝕性特點,這些物料腐蝕石油化工企業生產設備,尤其是對管道、閥門等設施的腐蝕速率較高,致使法蘭連接處成為泄漏高發區,這也是典型的先天消防安全隱患。
1.3" 消防安全事故影響大
石油化工企業消防安全事故一旦發生,后果不堪設想。通常情況下,單起石油化工企業消防安全事故就可能造成大范圍火災、連環爆炸、有毒氣體擴散、水體與土壤污染。同時,火災可以借助易燃易爆的生產物料迅速蔓延,且火勢迅猛,隨著可燃氣體與液體流動并不斷釋放有毒氣體,擴大傷害范圍,從而難以避免人員傷亡。而火災、爆炸損壞造成的直接損失和后期整改與重建造成的間接損失,數額難以預估[2]。但石油化工企業消防安全事故造成的影響遠不止于此,還會引發公眾對企業的信任危機等,短期內難以消除。
2 石油化工企業消防安全管理策略
2.1" 完善制度,落實消防安全管理責任
加強制度建設,對提升石油化工企業消防安全管理水平有著重要意義。石油化工企業應完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內容,為落實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提供依據。其中最為關鍵的是,在制度中明確各級消防安全管理的責任人以及職責,實施消防安全管理責任制,保障消防安全管理工作落在實處。
具體來講,石油化工企業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總負責人為總經理,總經理按照法律規定與相關消防規范要求,制定并實施消防安全管理措施。消防安全管理措施由消防安全責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部門負責人、控制室值班員、消防設施操作人員等執行。具體可以分為3個級別:企業級、部門級、崗位級。消防安全責任人與消防安全管理人為企業級,消防安全責任人負責執行消防法律法規,掌握石油化工企業的消防安全情況,逐級落實消防安全管理責任、安排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并負責組織員工培訓、應急演練等工作,監督消防安全隱患整改工作,保證消防安全管理高效落實。消防安全管理人負責執行消防安全責任人安排的工作。部門負責人為部門級,石油化工企業各廠區、運行部、單元、車間、工段的負責人為所屬部門消防負責人,負責落實部門消防安全管理措施,根據部門實際情況擬訂應急處置預案,組織專項教育培訓、滅火救援演練、消防安全檢查、消防設施維護、消除火災隱患、初期火災撲救、人員疏散等工作,并向上級消防安全管理負責人匯報管理情況。控制室值班員、消防設施操作人員為崗位級,控制室值班員負責操作消防控制室內的設備,做好火警信號處置,保障自動消防設施功能完好、運行穩定,處理故障報警信號,排除故障。消防設施操作人員負責定期檢查與維護消防設施,排除設施故障,督促維養機構按時提供保養服務[3]。基于此,建立權責清晰、執行有力的消防安全管理責任制度,以便通過制度與責任的約束,保障石油化工企業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并促進全體人員參與消防安全管理。
2.2" 定期維護,保障消防設施完好有效
石油化工企業潛在消防安全風險多、消防安全事故影響大,在消防安全管理中不僅要嚴格落實責任制度,預防消防安全風險升級為事故,也要保障消防設施有效發揮作用。通過消防設施,將消防安全事故控制在萌芽階段,提升石油化工企業消防安全事故初期應對能力與自救能力。因此,石油化工企業在落實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中,要高度重視消防設施管理,建立消防設施維護管理體系,加強日常管理與維護,做好定期檢測與維養,始終保障消防設施完好、功能有效。
具體來講,石油化工企業應要求消防設施操作人員做好日常檢查、定期檢測、專項維護等工作。在日常檢查中,消防設施操作人員應按照消防安全管理制度要求,每日檢查消防設施的外觀、操作性能、維護記錄以及使用期限。外觀檢查需要查看消防設施是否完好,外表有無損壞,是否被遮擋,使用標識、年限標識等是否清晰。在檢查操作性能時,需要啟動消防設施,測試消防設施運行時功能是否正常,如檢測消防泵啟停功能、核驗滅火器壓力值等。檢查維護記錄時,需要按照消防安全管理要求確定記錄的完整性、及時性。此外,核對消防設施是否在有效使用期限內,尤其是滅火器、消防軟管等設施。在定期檢測中,消防設施操作人員應根據消防安全管理制度給出的標準,每月對消防設施的核心功能進行檢測,如現場測試火災報警控制器、消防聯動控制器、可燃氣體報警控制器工作狀態是否正常,能否正常、正確發送聲、光等信號[4]。在專項維護中,消防設施操作人員應督促維養機構按時到現場提供系統化的消防設施維養服務。服務包括對消防設施內部易積塵部件進行專業清洗,開展年度系統檢測,更換老化、銹蝕部件,為水泵接合器、防火卷簾等設施運動部件添加專用潤滑劑,以此保證消防設施使用效果。由此,通過定期維護加強消防設施安全管理,提升石油化工企業消防設施可靠性,保證消防設施能用、好用。
2.3" 防火檢查,及時消除消防安全隱患
石油化工企業先天消防安全隱患較多,且消防安全問題具有復雜性、隱蔽性特征,對石油化工企業的消防安全威脅較大,需要通過有效的消防安全管理策略實現消防安全隱患早發現、早治理。對此,石油化工企業應認真落實防火檢查工作,以便及早發現消防安全隱患,及時消除消防安全隱患。
具體來講,石油化工企業落實防火檢查工作需要遵循分級、分類原則。日常防火檢查為第一級,部門負責人需要組建專門的防火檢查隊伍,對石油化工企業生產裝置區、儲罐區、裝卸站的防火情況進行檢查,預防消防安全隱患。防火檢查的重點包括生產設備、裝置、法蘭密封狀態,可燃氣體探頭靈敏度與可靠性,消防通道是否通暢等。同時,在石油化工企業動火、動電等特殊作業前,防火檢查隊伍也要對特殊作業票證合規性、氣體檢測數據真實性以及應急物資配備情況展開檢查,及時識別消防安全隱患。每周防火檢查為第二級,重點對石油化工企業的關鍵生產設備進行防火檢查,如反應器、壓縮機等,需要部門負責人組織專業技術人員進行檢查,利用專業工具對生產設備管壁厚度、重點位置螺栓預緊力、電氣防爆性能進行檢查。每月防火檢查為第三級,由消防安全責任人負責、消防安全管理人組織,帶領部門負責人對全廠重點部位的防火情況進行檢查,了解石油化工企業消防安全真實情況。第三級防火檢查的內容除了上述第一、二級防火檢查內容外,也要檢查全廠隱蔽區域的防火情況,如石油化工企業地下管網、廢氣處理等區域,還要檢查重點工種人員防火能力與消防安全風險處置能力。
以上防火檢查中發現消防安全隱患,消防安全管理責任人要根據消防安全隱患整改制度,做好整改工作,對于無法立即整改的部分應向上級消防安全管理負責人報告。消防安全隱患整改期間需要采取相應措施,如消防通道臨時堆料,影響通道通暢性,消防安全管理負責人應要求堆料部門、人員立即清理,并增設警示、警告標識,對相關責任部門與人員采取處罰措施。消防安全隱患整改應在規定期間內結束,整改結果需要公示,上級消防安全管理責任人需要現場確認整改情況,以便全面消除消防安全隱患。
2.4" 教育培訓,提高員工應急處置能力
針對石油化工企業員工開展的消防安全教育培訓工作,也是消防安全管理的核心策略之一。通過系統化的教育培訓,能夠豐富石油化工企業員工消防安全知識,提升石油化工企業員工識別消防安全風險能力、應急處置能力,進而提升石油化工企業的自防、自救能力。
具體來講,消防安全教育培訓工作包括兩部分內容,一是理論知識宣傳教育,二是應急演練。理論知識宣傳教育可以豐富石油化工企業員工消防安全知識,強化石油化工企業員工消防安全風險防控意識。在開展宣傳教育中,理論知識應包括對石油化工企業生產所用易燃易爆物料特性的講解,如講解原油爆炸極限,還應包括消防設施原理以及操作方法,需要實際演示消防設施的操作,講解每種消防設施的適用情況,并要求石油化工企業員工實踐操作,確保在消防安全事故發生后能夠選擇合理的消防設施。如以水為滅火介質的消防設施僅適用于非電氣固體火災,電氣設備火災、油類火災以及高溫導致的化工設備火災均不適用。還要講解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使石油化工企業員工明確自身的消防安全管理責任與義務。在應急演練過程中,要求石油化工企業員工針對生產中出現的消防安全隱患或事故做出正確的應對,需要模擬真實場景,使石油化工企業各部門與各崗位員工落實消防安全管理職責,演練向消防安全管理負責人、消防救援機構報火警,人員疏散與被困人員營救,正確運用消防設施,維護火災現場秩序等,提升石油化工企業員工應急處置能力。
3 結束語
綜上所述,石油化工企業消防安全管理是一項復雜且系統、意義重大且影響深遠的工作,不僅關系石油化工企業的消防安全,也影響著公共消防安全。因此,石油化工企業應對自身消防安全情況有準確的了解,強化消防安全意識,并采取合理的消防安全管理策略,保障消防安全管理工作高效落實,消防安全設施可靠性得到有效保證,消防安全隱患得到有效控制,員工應急處理能力得到實際鍛煉,從而使石油化工企業加強消防安全管理,切實提升消防安全管理能力,推動“零消防安全事故”目標的落實。
參考文獻
[1]計朝暉.石油化工企業地下消防安全管理策略[J].高科技與產業化,2024,30(9):34-35.
[2]程博.石油化工企業消防安全管理策略研究[J].中國減災,2024(17):58-59.
[3]張宏衛.石油化工企業消防安全管理的現狀與挑戰[J].化工管理,2024(13):115-118.
[4]孟碩.石油化工企業消防安全管理及防火對策[J].化工管理,2023(10):8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