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承接建設工程消防審驗職能以來,住建部門開展建設工程消防設計審查工作的各項制度日趨完善,技術復查水平不斷提高。在GB55037—2022《建筑防火通用規范》實施后,住建部門消防設計審查人員從熟悉新規范,到熟練應用到消防設計審查技術復查工作中,往往需要一定時間?,F分析新規范在工業項目建筑專業消防設計審查技術復查方面要點的變化,旨在幫助住建部門審查人員更高效開展消防設計審查技術復查工作。
關鍵詞:消防設計;技術復查;工業項目
自2019年6月承接消防審驗職責以來,各地各級住建部門陸續出臺各類細則和規定,消防設計審查工作制度不斷完善,區縣住建主管部門消防設計審查人員根據GB50016—2014(2018年版)《建筑設計防火規范》(以下簡稱《火規》)等既有規范開展建設工程消防設計審查技術復查工作,相關做法日趨成熟。隨著GB55037—2022《建筑防火通用規范》(以下簡稱《新規》)于2023年6月1日正式實施,住建部門消防設計審查人員須快速熟悉新舊版規范差異,以便更好、更快地完成技術復查任務。筆者統計漳州市長泰區2022—2024年消防設計審查項目臺賬后發現,該地區工業項目占全年所有審查項目的比重分別為65.5%、61.9%和64%。因此,本文以工業項目技術復查工作為研究對象,基于《新規》變化,分析工業項目建筑專業技術復查要點,以期幫助消防設計審查人員提高核查工作的完整性和時效性,促進技術復查工作效率和質量雙提升。
1 技術復查內涵
1.1" 定義
技術復查是指,住建主管部門為加強本地區建設工程消防設計審查質量管控,在源頭上消除火災隱患,而常態化開展的一項針對本地區已辦理特殊建設工程消防設計審查手續的特殊建設工程項目,和已辦理施工許可證手續的其他建設工程項目,施工圖設計內容是否符合規范要求的技術性審查工作。一般由市級住建主管部門對復查頻率和抽取比例作出具體規定,區縣住建主管部門根據本地區實際開展具體項目抽取和復查工作。
1.2" 主要內容
技術復查工作涵蓋內容多、涉及面廣,其重點是審查項目的合規性、合理性和經濟性[1]。判定技術審查內容是否合格,主要依據:消防設計執行國家工程建設消防技術標準強制性條文的情況;消防設計執行國家工程建設消防技術標準中帶有“嚴禁”“必須”“應”“不應”“不得”要求的非強制性條文的情況;消防設計中涉及國家工程建設消防技術標準沒有規定內容的情況。按照建設工程施工圖紙專業劃分,技術復查的主要內容可分為建筑專業技術審查、給排水專業技術審查、暖通專業技術審查和電氣專業技術審查。其中,建筑專業的技術審查包括消防分類、總平面布局、耐火等級、平面布置、防火構造、疏散與避難和自然防排煙等7項主要內容。
2 新規范變化概述
《新規》相比《火規》在工業建筑領域的主要變化體現為技術優化、功能導向、靈活性提升以及安全強化。
2.1" 技術優化
基于長期實例積累和新時期、新需求等變化,對相關條款進行了技術性的優化升級。例如,放寬丙類廠房隔墻耐火極限;允許甲、乙類廠房與變電站間采用抗爆墻替代防火墻等,降低建材成本的同時,提升了安全適配性。
2.2" 功能導向
將防火間距的“重要公共建筑”擴展為“人員密集場所”,強化周邊環境動態審查;消防車道配置從“環形車道”改為“沿長邊設置”,并允許坡度上限提升至10%,兼顧山地廠區等不同地形項目實際需求。
2.3" 靈活性提升
消防救援口允許以門代窗且甲類廠房豁免設置,疏散出口凈寬下限放寬等一系列變化,有利于平衡施工可行性與驗收矛盾。
2.4" 安全強化
新增疏散通道凈高不得低于2.1m、高層廠房一級耐火等級強制要求,填補原有規范漏洞。這些調整通過細化標準、簡化冗余條款,在保障防火安全的基礎上,增強了規范的適用性和經濟性,但也對審查人員的專業判斷能力提出更高要求,需結合便利化工具實現高效核查。
3 技術復查要點分析
3.1" 消防救援口復查要點
消防救援口為消防員提供了進入建筑的通道,便于他們迅速到達火災現場進行撲救,減少火勢蔓延的風險。在緊急情況下,消防救援口為建筑內的人員提供了安全的疏散通道,確保人員能夠迅速撤離危險區域,降低傷亡風險。《火規》中要求廠房、倉庫等工業項目的外墻每層設置消防救援窗口并規定窗口凈高度和凈寬度均不應小于1m。《新規》則在此基礎上提出差異化要求,新增豁免情形,并考慮外窗影響即無外窗建筑需逐層設置,有外窗建筑自第3層起設置。同時,《新規》還允許以門代窗,凈寬下限由1m放寬至0.8m。此調整兼顧了安全性與經濟性。
技術復查要點:消防設計審查人員需根據復查項目建筑類型確定是否符合消防救援口設置的豁免情形,并對于3層及以上有外窗建筑核查其消防救援口設置情況,結合立面圖、大樣圖核算所設置消防救援口的間距、凈寬度、凈高度和其距地高度等數值是否滿足規范要求。此外,消防設計審查人員還應注意核查是否有柱體、工藝設備遮擋救援口以及圖紙中是否對救援口標識作出明確要求等細節情況。
3.2" 防火間距復查要點
《新規》與《火規》相比,在工業項目防火間距要求方面進行了“升級”,其中最大的變化就是將“重要公共建筑”的表述擴增為“人員密集場所”。
技術復查要點:消防設計審查人員在審核工業項目防火間距時,應對審查項目地塊周邊建筑、地塊內擬建和已建建筑的具體情況進行充分掌握,結合《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中“人員密集場所”的定義,通過規劃文書、設計圖紙及審圖報告等資料交叉驗證建筑整體或建筑內所包含的場所的使用性質,方可判斷工業項目中防火間距是否滿足《新規》要求。
3.3" 消防車道復查要點
消防車道是為消防車輛在緊急情況下能夠迅速、順暢地到達火災或危險地點而專門設置的道路,在消防安全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缎乱帯穼Ω邔訌S房及大型倉庫等工業項目周邊消防車道的設置要求由“環形車道”改為“雙長邊車道”,這一變化在滿足大多數情況下的應急需求基礎上,也兼顧了土地資源優化配置,提升了設計靈活性。而將消防車道坡度要求優化為“不應大于10%”則可以在保證消防車輛正常通行需求的前提下,更好地適應不同地形條件的項目需求。此外,《新規》取消登高場地長度硬性指標,強調覆蓋全部撲救面,旨在通過功能導向和靈活性設計,確保規范的實用性和適用性,同時避免不必要的限制,這同時也對消防設計審查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技術復查要點:工業項目消防車道設置情況可通過查看消防總平面圖進行審核。在消防總平面圖中,消防設計審查人員應快速獲取各單體建筑的占地面積、建筑高度和火災危險性類別等信息,核對圖紙中所設置的消防出入口、消防車道、登高操作場地是否與這些信息相匹配。其中若出現盡頭式消防車道,還應復核其長度是否大于40m以及消防回車場地尺寸是否滿足《火規》第7.1.9條要求。
3.4" 防火分隔復查要點
防火分隔是工業項目消防設計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在限制火勢蔓延、延緩建筑倒塌方面有直接的作用,直接關系建筑整體的耐火性能[2]。工業項目中還存在許多重點防火區域,通常為易燃易爆生產材料堆放處,因而火災隱患較大,必須做好防火隔離[3]?!缎乱帯坊诮洕院蛯嵱眯缘确矫婵剂浚ㄟ^耐火極限調整、門體升級和引入抗爆墻等方式對防火分隔要求進行了優化改進:將丙類廠房等工業項目內設辦公區域防火隔墻耐火極限降低至2h;應按一級耐火等級進行設計的工業建筑清單中新增了高層廠房和倉庫等工業建筑類型;將應采用乙級防火門的建筑及建筑內部位要求擴大到全部多層丙類廠房及2h以上耐火極限的防火隔墻上的門;甲、乙類廠房與變配電站間可選用抗爆墻替代防火墻,適應防爆需求。
技術復查要點:消防設計審查人員需熟悉應按一、二級耐火等級進行設計的工業建筑清單,準確把握待審工業項目各單體建筑類型和建筑規模,逐一對其耐火等級設置情況予以復核。各單體建筑耐火等級核對無誤后,查看設計說明、平面布置圖及大樣圖,綜合判定防火隔墻做法、防火門窗選型情況,對做法表述、門窗型號不明確的圖紙,應要求設計單位完善圖紙深度,避免后續建設完成后設計單位與施工單位互相推諉扯皮。在審查甲、乙類廠房項目且其與變配電站毗鄰時,還需仔細查看其間分隔選用的是防火墻還是抗爆墻,及具體墻體做法是否與平面圖中標注類型相一致。
3.5" 安全疏散復查要點
本次《新規》中對疏散設計進行了雙維度調整。一是放寬條款:疏散出口門、室外疏散樓梯的凈寬度下限要求從0.9m降至0.8m,解決了此前許多項目的疏散門按圖施工后卻仍在驗收時不滿足凈寬要求的困擾。二是新增要求:疏散通道、走道及出口的凈高度不得低于2.1m,并將每個防火分區或一個防火分區內的每個樓層應設置不少于2個安全出口的廠房內情形中的地下或半地下部分細分為丙類地下或半地下生產場所和丁、戊類地下或半地下生產場所,同一時間的使用人數門檻均為大于15人,而一個防火分區或樓層的建筑面積門檻則分別為大于50m2和大于200m2。這一放寬一新增,既需要消防設計審查人員打破審查慣性思維,也要留意可能存在的新問題點。
技術復查要點:疏散出口凈寬下限調整后,一般不會出現違反規范情形,但仍需留意安全出口和疏散門選型,確認其在考慮相關施工措施后仍能滿足凈高度不低于2.1m的規范要求。同時,由于此項高度限制為新增要求,設計人員難免落入慣性思維,可能出現建筑專業門窗設置與水電暖等其他專業架空管線相互影響的情形,各專業消防設計審查人員需加強溝通交流,排查管線綜合排布對空間的影響。在審查設計有地下或半地下生產場所的丙、丁、戊類廠房時,需嚴謹核對廠房內使用人數情況及防火分區建筑面積數據,遇到使用人數未明確或模糊不清時,應要求建設單位基于生產實際出具使用人數說明。
3.6" 保溫材料復查要點
提高保溫材料的防火技術是確保建筑防火安全的關鍵,接縫和連接部位的不當處理,例如接縫未密封等會極大地增加火災風險[4]。《新規》中針對建筑保溫材料的要求除了對原《火規》中相關強制性條文進行重新梳理、整合之外,還將對于外墻外保溫系統與基層墻體、裝飾層之間的空腔應在每層樓板處采取防火分隔與封堵措施的要求提升為強制性條文,可見此項要求對于增強外保溫系統整體的防火性能具有重要作用。
技術復查要點:消防設計審查人員應對工業項目外墻外保溫系統相關細節予以重點關注,通過查詢建筑設計說明中保溫材料的材料名稱、燃燒性能等級要求,確認相關表述清晰明確;通過查看平面圖、剖面圖,核對各關鍵部位(如每層樓板處等)是否設計對應防火封堵措施,查看大樣圖核對防火封堵措施做法是否符合規范要求。
4 結束語
《新規》通過整合、升級、細化原有標準,構建了更科學、更嚴格的建筑防火技術體系。本文對工業項目建筑專業消防設計復查要點在《新規》中的變化進行了深入分析,梳理總結了技術復查要點,旨在幫助消防審查人員迅速掌握新規內容,化解新舊銜接疑難問題,進一步提升消防設計復查工作成效,從源頭上保障建設工程消防安全。
參考文獻
[1]曾淼.新形勢下消防工程全過程技術服務的研究[J].今日消防,2024,9(9):64-66.
[2]王竟萱.電子潔凈工業廠房建筑消防設計分析[J].工程建設與設計,2023(12):43-45.
[3]吳臻.電子潔凈工業廠房建筑防火及消防設計分析[J].江西建材,2021(10):219-220.
[4]齊恩鐸.建筑外墻保溫系統消防技術措施現狀與趨勢分析[J].建設科技,2024(22):6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