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題速遞
自然景色四季變化,社會風貌向美向善,神州大地萬象更新……
請以“尋訪_______”為題,記錄你在自然景觀或人文場所中的見聞與思考,要求線索清晰、細節(jié)生動,600字左右。
一、研讀提示,確定主題,明確寫作要求
1.以“尋訪”為關鍵詞,強調主動探索的過程。可從自然、歷史、文化、人物等角度入手,挖掘獨特的尋訪經(jīng)歷:尋訪自然遺跡,如家鄉(xiāng)的村落、古老的神秘山谷等;尋訪民間藝人,如剪紙藝人等;尋訪博物館、主題館等。
2.通過移步換景展現(xiàn)空間邏輯,通過見聞感悟體現(xiàn)情感脈絡。
二、回顧課本,學習寫游記/參觀記的技巧與方法
寫作能力并非天生就掌握,寫作習慣也難以自然養(yǎng)成,需要有扎實的根基,課本正是這不可或缺的根基。在教材單元作文訓練中,認真研讀課本是提升寫作能力的關鍵。教材中,可供大家借鑒的寫作技巧如下:
1.設計貫串線索:可用實物(如地圖、明信片)或意象(如光影、季節(jié)特征)。
2.多感官描寫:如苔痕的青澀氣息(視覺+嗅覺)、青銅器的金屬涼意(視覺+觸覺)、古琴的余韻震顫(聽覺+觸覺)。
3.虛實結合:如將眼前景與歷史故事、個人記憶交織。
三、歸納總結,拓展延伸,準備完成習作
蘇軾曾言:“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這強調在遵循范例的基礎上創(chuàng)新,靈活運用知識。同學們可采用以下方法為文本增添新意:
1.移步換景與細節(jié)描寫相結合。比如,“我沿著蜿蜒的石板路走進古街,映入眼簾的是街邊那座古老的茶館。茶館的木門已有些斑駁……”
2.時間順序與景物變化相結合。比如,“清晨,陽光輕柔地灑在西湖上……中午時分,西湖仿佛被鑲嵌上了一層金色的邊框……傍晚,天邊的晚霞倒映在湖水中……”
3.抒情議論與敘述描寫相結合。比如,“站在長城之上,心中不禁涌起一股豪邁之情。這古老的長城,歷經(jīng)了無數(shù)的風雨滄桑,見證了多少朝代的興衰更替。”
4.引用傳說、典故與現(xiàn)實景觀相結合。比如,“來到滕王閣,這座屹立千古名樓,仿佛在默默地訴說著往昔的輝煌。相傳王勃在此寫下了千古名篇《滕王閣序》,其中‘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名句讓滕王閣聲名遠揚。”
習作展示
尋訪黃山
◎劉明澤
天未破曉,我攥著爺爺手繪的《黃山云松圖》,開啟了期待已久的黃山之旅。墨色山影中,青石板上的夜露打濕了我的登山鞋,卻澆不滅我熱情的心。
當?shù)谝豢|晨光刺破云海,天邊泛起了一絲微光。就在此時,傳說中的“猴子觀海”在霧中若隱若現(xiàn)。一陣山風掠過,千峰萬壑間瞬間涌起乳白色的波濤,吞沒了觀景臺上此起彼伏的快門聲。爺爺畫中那些飄逸的線條在此刻具象化了——云是山的呼吸,松是風的形狀。
走著走著,我來到了始信峰。在陡峭的巖壁上,一株倒掛松將根系扎進石縫,虬枝如蒼龍?zhí)胶#錆M力量。我伸出手撫摸樹皮上的紋路,一道道的紋路如刀刻般斑駁,這讓我想起了挑山工布滿老繭的手掌。
繼續(xù)往前走,在山道轉角處,連理松依偎生長,枝干在云里相觸。它們相互依偎,給人帶來暖意與幸福感;然而枝干頂端又爭著搶著直觸云間,又讓人充滿了向上的昂揚斗志。
隨著時間的流逝,太陽越升越高,它不再羞澀,猛地一躍,跳出了地平線,剎那間,萬道金光灑向大地,給黃山的群峰披上了一層金色的紗衣。那一座座山峰在云霧中若隱若現(xiàn),宛如仙境。我被這美景深深震撼。中午時分,陽光熾熱,山林里郁郁蔥蔥,樹葉被照得發(fā)亮。我穿梭在山林間,聽著鳥兒歡快的歌聲,感受著山間清涼的微風,疲憊一掃而空。
攤開被揉皺的畫紙,爺爺標記的觀景點化作掌心的溫暖。從黎明到日暮,黃山的景色變幻無窮。
這次尋訪讓我領略到大自然的神奇,也讓我對這片土地的熱愛愈發(fā)深沉。
●點評
作文運用了移步換景的手法,讀完如同跟隨小作者的腳步共同攀登了黃山。小作者善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將黃山的云海、奇松刻畫得細膩入微。通過觸覺(樹皮紋路)、視覺(若隱若現(xiàn)的云霧)等多維度描寫,賦予景物靈性。景中融入感悟與聯(lián)想,情感真摯,讀完令人心生向往。
尋訪海口博物館
◎于 越
周末,陽光正好,我滿懷期待,來到了向往已久的海口博物館。遠遠望去,博物館的建筑風格獨特,融合了現(xiàn)代建筑的簡約大氣與海南本土文化元素。其外觀線條流暢,造型宛如一本緩緩翻開的歷史書卷,靜靜地訴說著這座城市的往昔。
步入博物館,大廳寬敞明亮,高挑的天花板與通透的玻璃幕墻讓自然光毫無保留地傾灑進來,照亮了每一個角落。大廳中央,巨大的沙盤映入眼簾,上面展示著海口從古至今的城市變遷。我湊近仔細端詳,那些小巧的建筑模型與蜿蜒的街道,仿佛將我?guī)肓瞬煌瑫r代的海口,見證它是如何一步步發(fā)展成為如今的模樣。
隨后,我來到歷史文物展廳。玻璃展柜里擺放著各式各樣的文物,有古老的陶器、精美的瓷器,還有造型獨特的青銅器。其中,一個漢代的陶罐吸引了我的目光,它雖然外表質樸,沒有華麗的裝飾,可雕刻在罐身上的紋理卻寫滿了歲月的痕跡。我不禁想象著千年前的古人是如何使用它的,它又承載著怎樣的故事。
在民俗文化展廳,我看到了許多富有海南特色的民俗展品。色彩斑斕的黎錦,編織得精美絕倫,每一個圖案都蘊含著獨特的寓意。還有栩栩如生的海南人偶戲人偶,它們造型夸張、服飾鮮艷,讓人充分感受到了海南民間藝術的魅力。我站在那里,久久不愿離去,被這些傳統(tǒng)文化的結晶深深吸引。
這次參觀海口博物館,就像一場奇妙的時空之旅。博物館的建筑與館內豐富的展品,不僅讓我看到了許多珍貴的文物,更深入了解了海口的歷史和文化。每一件文物都是歷史的見證者,承載著先輩的智慧和情感。
●點評
全文融合敘事、描寫、議論、抒情于一體,按照大廳——歷史文物展廳——民俗文化展廳的觀賞順序,首尾呼應,渾然天成。開頭對博物館建筑的描寫細致生動,讓讀者眼前一亮。參觀過程中,小作者對不同展廳文物及民俗展品的描述融入了自己的想象與思考,字里行間流露出其對歷史文化的熱愛。
【海南微城未來教育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