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剛到這座城市的時候,覺得自己像無根的浮萍,會感到彷徨。
某天晚上,我租住的那間城郊民房突然停電了。我沒有蠟燭,沒有手電筒,除了手機屏幕發著光。我有點蒙了。猛地傳來一陣急促的敲門聲,我被嚇了一大跳。打開門,老房東塞給我兩支蠟燭和一個手電筒,并朝我微笑著說:“給你。”說完又匆匆走了。紅紅的燭火和手電筒發出的那道長長的光,瞬間給這間破舊的房子照出一墻美麗的斑駁。
這一晃,我待了快10年,從一個外來人變得越來越像這座城市的本地人。
那天下班的地鐵上,車廂門關閉之前,匆匆沖進來一個拖著沉重行李箱的年輕女孩。年輕女孩走得太急,倒在地上的行李箱一下子“炸”開了,里面的衣服、鞋子、大小罐子等,幾乎鋪陳了一整個車廂。年輕女孩茫然地站在那里,滿臉慌亂又不知所措,很快她的眼淚止不住地落下來。一個中年女人首先從座位上站起,低下身去撿拾,然后是一個年輕男子,又是一個年輕女子……更多的乘客圍了上去,我也很快加入其中……地鐵轟隆轟隆地行進,但不影響車廂內的人有序地撿拾,將那一件件散落的物品,規整地放入行李箱中。地鐵停靠在下一站時,新上車的乘客很自覺地站在撿拾區外,像豎起了一道天然屏障。那個愣在原地的年輕女孩,眼看著所有的物件都被放進行李箱,連行李箱的拉鏈也被拉上了。撿拾的那些人都看著她,臉上帶著善意的微笑。那一刻,年輕女孩終于反應過來,不停地說:“謝謝,謝謝你們。”她激動得眼淚再次落下。
我想笑。但不知怎的,眼眶也有一點潮濕。
(池塘柳摘自《新民周刊》2025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