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和馬洛登上埃菲爾鐵塔,飽覽巴黎的美麗風景。天空湛藍,大團大團的云彩像堆起來的棉花垛,陽光明媚,一些屋頂或玻璃幕墻反射著陽光,看上去像是發光的寶石。他遞給我一張紙,說:“你看看這個。”
紙上內容如下:
1.做一個有耐心的傾聽者。
2.別看起來不耐煩。
3.等對方發表政治見解,然后表示同意。
4.讓對方發表宗教觀點,然后隨聲附和。
5.談論性時要用暗示性話語,如果對方沒有表現出強烈的興趣,就不要再繼續說下去。
6.別談論疾病,除非對方對這個話題表現出特別的興趣。
7.別窺探別人隱私。
8.別吹牛。讓你的重要性在無意中顯現出來。
9.別不修邊幅。
10.別酗酒。
“這是什么?”我問。
馬洛遞給我一張黑白照片,上面是一個男人,他說:“這個人給后輩的10條戒律。”
照片上的男人看上去40多歲,穿著精致的深色西服和白襯衣,打著帶圓點圖案的領帶,腦門寬廣,頭發梳得一絲不茍。最突出的是他那雙馴獸師般的眼睛,直視著你,炯炯有神。他像法官一般威嚴,像權威人士一般自信。他那神情仿佛在說:你要聽我的!
“他是誰?”
“他叫維克多·拉斯提格。”馬洛說。
我等著馬洛說下去,他卻突然轉移了話題。
“你知道這座鐵塔的設計壽命是多少年嗎?”馬洛問道。
“我不知道,”我說,“我只知道這座鐵塔是為慶祝法國大革命勝利100周年和世界博覽會召開而建的,竣工于1889年。”
“沒錯,”馬洛說,“設計壽命是20年,也就是說到1909年它就該拆除了。可是,一直沒有拆除。時間來到1925年,經過第一次世界大戰,法國經濟陷入困境。埃菲爾鐵塔年久失修,維修需要一大筆錢。怎么辦?有人提議:與其維修,不如把鐵塔賣了。于是拉斯提格粉墨登場了。他偽造證件,把自己包裝成郵電部副部長,負責售賣埃菲爾鐵塔。然后,他和巴黎五大廢舊鋼材收購商聯系,邀請他們到一家高級餐廳吃飯,向他們透露政府要賣鐵塔,按廢鐵賣,并稱建造埃菲爾鐵塔用了7萬噸鋼材,現在按7300噸廢鐵賣。拉斯提格給他們看他的假證件、政府文件以及一份反對修建埃菲爾鐵塔的抗議書,上面有300多個人的簽名,其中還有大家熟悉的作家莫泊桑的。之后,他用租來的豪華轎車,拉上5位老板去參觀埃菲爾鐵塔。他向鐵塔管理人員展示了假證件,帶5位老板到鐵塔上轉了一圈。5位老板深信不疑,認為這是一筆大買賣,就看誰能搶到手。其中一個名叫泊松的老板,為了拿下這個項目,向拉斯提格賄賂了一大筆錢。拉斯提格拿到錢后,連夜逃往維也納。泊松發現受騙后,覺得太丟人,沒有報警。拉斯提格在維也納待了一個月,一看風平浪靜,什么事也沒有發生,就返回巴黎,故技重施,把埃菲爾鐵塔又賣了一次。這次他沒那么幸運,對方報警了。拉斯提格嗅到了危險,在警察找上門前,已橫渡大洋,到了美國。”
馬洛繼續說:“拉斯提格也不是他的真名,他的真名叫什么,已經不可考了。他會5種語言,擁有25個化名,被世界上47個執法機構通緝……”
馬洛又說:“當初,拉斯提格和那5名老板就站在我們現在站的位置……”
我又打量一番照片上的拉斯提格,并把照片拿給馬洛看。“瞧這眼睛,”我說,“如果你和他在一起,這樣一雙眼睛看著你,他說什么你難道會質疑嗎?”
馬洛承認他不會。
我也不會。
我不明白馬洛為什么要在這里給我講這樣一個故事。
“難道他不像個導師嗎?”馬洛問。
“像。”我說。
“他就是個導師,在他的行當中。”馬洛說,“他給出的10條戒律,是騙子的必備修養。但我想,對你這個作家也有啟發作用吧,畢竟你們干的行當近似。”
“你說什么,作家和騙子的行當近似?”
“難道不是嗎?”馬洛扳著手指頭給我列舉他的論據,“第一,作家和騙子都說謊。第二,作家和騙子都十分自信。第三,作家和騙子都懂得心理學。第四,作家和騙子都有想象力。第五,作家和騙子都喜歡用化名。”
“難道沒有區別嗎?”
“區別也有。第一,作家吹牛很直接,騙子吹牛更隱蔽。第二,作家往往酗酒,騙子不酗酒。第三,作家窺探別人隱秘,騙子不窺探。第四,作家不修邊幅,騙子講究衣著。第五,作家固執己見,騙子靈活多變。”
我們哈哈大笑。
從鐵塔上下來時,馬洛仰望著鐵塔說:“要想成名,就要干票大的,像拉斯提格一樣。”
“我明白了,你是想讓我也干票大的,一舉成名。”
馬洛拍拍我的肩膀,說:“兄弟,我們總不能輸給一個騙子吧!”
馬洛的最后這句話,對我無異于當頭棒喝。每當我坐到書桌前,打開電腦,準備寫作時,我的頭腦中都會回響起這句話——“兄弟,我們總不能輸給一個騙子吧!”這時,我就不由得會想這樣一個問題:我的埃菲爾鐵塔在哪里?
(張秋偉摘自河南文藝出版社《獻給愛倫·坡的玫瑰》一書,王 娓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