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定是習近平從政起步的地方。在正定工作的三年多時間里,他深入調研、實事求是、敢于擔當、銳意改革,使正定這個歷史文化底蘊深厚的農業縣趕上時代大潮,煥發出勃勃生機活力。
當時的正定,隨著改革不斷推進,也出現了一些不正之風。對此,習近平堅決指出:“剎住新的不正之風沒有氣勢不行?!?/p>
“‘六項規定’是針對當時突出的作風問題制定的。”時任正定縣委辦公室資料組干事的張銀耀回憶說,當時一些黨員干部貪圖安逸、紀律松弛、精神不振、作風飄浮,不注重調查研究,工作不負責任。
習近平對這種現象非常反對。1983年下半年,就任縣委書記后沒多久,他首先和縣委班子成員通氣,想用幾項規定規范領導作風問題。得到支持后,他就把縣委辦的幾名同志叫到辦公室,說了非常細致的起草思路,包括哪些方面、什么內容等。稿子寫成后,他又幾次審核、反復修改,并征求領導干部意見。1983年12月6日,經縣委常委會會議討論通過,《中共正定縣委關于改進領導作風的幾項規定》正式印發——
總攬全局,抓大事。要把主要精力放在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貫徹執行上,自覺地在政治上同黨中央保持一致。
反對官衙作風,注重工作實效。要在調查研究上狠下功夫,縣委常委都要在農村和廠礦學校建立若干個聯系戶和聯系點,每年要有三分之一以上的時間深入基層。
搞好“一班人”團結,維護縣委領導的統一。堅持每季召開一次常委生活會,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不斷增強團結、改進工作。
以身作則,不搞不正之風。模范地遵守黨章和《關于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嚴于律己,清正廉明,不以權謀私,不搞特殊化。
加強學習,不斷提高領導水平。要根據工作需要,有針對性地聘請有理論、有技術專長的人開課,給常委講授專業知識。
樹立雄心壯志,為四化爭先創優。在國內找出各類同行業的先進典型,發憤比學趕超,力爭使自己分管的工作在全區、全省、全國居于先進地位。
正定“六項規定”與今天的中央八項規定一脈相承,從中可以看出習近平對黨風建設的深刻認識、持續思考和一貫堅持。
“習書記從不在辦公室閑坐。”很多人回憶道,習近平在正定跑遍了全縣所有村,還常在縣城大街上臨時擺桌子聽取群眾意見。那段時期正定形成的許多文件和重大決策,都跟這些調研有關系。
“六項規定”出臺后,習近平始終把如何落實放在心上。1984年3月末,正定縣委、縣人大常委會、縣政府、縣政協四大家班子領導,同時收到一封內容相同的信,署名:習近平。
各位同事:
大家上任半年多了,人們還習慣稱我們“新班子”。我體味,其中不無期盼之意,上上下下都希望我們有一個新作風。初任伊始,縣委作出了關于改進領導作風的幾項規定,提出反對官衙作風,注重調查研究,以每年三分之一時間深入基層而自律。由于實行不力,尚未成風氣?,F今,全年工作已基本部署就緒,大量工作轉向落實,我們要脫身冗務,著眼于基層,著眼于實際。大家分包各線,聯系鄉鎮,要多下去走一走,看一看,實實在在地調查研究一番,多了解一些真情實況,長一些真知灼見,更有效地指導工作,解決問題。
凡事務求貫徹。到基層調查,要一下到底,親自摸情況,直接聽反映,尋求“源頭活水”。可以登門入戶,4月份每人了解10個典型。除本人聯系戶外,還要顧及到“兩戶一體”、知識分子、老干部諸方面。調查可圍繞各階段中心工作和突出問題進行,失誤不足,要求愿望,意見建議,都可列入調查范圍。調查所得,要整理加工,形成自己的意見,直接告我。
深居簡出,習之已久,愿能以此為開端,興起調查研究之風。
祝
工作順利
習近平
一九八四年三月二十八日
接到這封信,縣四大家班子領導都在機關坐不住了。大家一頭扎到基層,調查研究,發現問題,找出辦法。
1984年初,習近平下鄉到了朱河鄉,鄉黨委書記一見到他,就訴起苦來——
2月份,鄉干部上縣里開會17次,再加上鄉里的會也很多。此外,要求上報的報表、總結、匯報和縣里各部門下發的文件等太頻繁了。更有甚者,上邊來人,都點名要鄉黨委書記和鄉長接待,迎來送往,耗費精力。
習近平聽后臉上露出慍色,非常嚴厲地說:“這件事,要在常委會上研究,要搞無會議日,每周起碼兩天,全縣嚴格執行。除縣委、縣政府和縣公安局三家外,其他單位一律不準出簡報。違反者,第一次警告,第二次直接沒收打字機。縣機關干部下鄉,找對口人員聯系,不能大事、小事都纏住書記、鄉長?!?/p>
會風文風都是黨風,習近平下定決心搬“文山”、填“會海”。1984年3月10日,縣委、縣政府關于改進文風會風的規定印發。力度之大、措施之實,前所未有——
縣委、縣政府各類文件均在去年的基礎上壓縮三分之一;全縣三級干部會議一般每年不超過兩次,局部性和階段性工作一般不召開會議;建立會議審批卡制度,批準后才能舉行,鄉黨委書記、鄉長參加的會議經縣委書記、縣長批準……
當時,每周二、三被確定為縣直機關無會日。第一個無會日到了,習近平對縣委辦工作人員說,你們去了解一下執行情況??h委辦工作人員迅速做了調查,結果發現仍有5個縣直機關單位照常開會。詢問原因,回應是:不開會,怎么布置工作?真別扭。
習近平斬釘截鐵地說:“不行,就是要別扭別扭。會議纏身,實際工作怎么干?”隨后這5個單位受到縣委通報批評。
雖然領導干部從“文山會?!敝薪饷摮鰜砹耍亲h而不決、決而不行等不良作風還普遍存在。尤其是一些機關單位的負責干部,工作敷衍、辦事拖拉,給各項工作推進帶來“中梗阻”。
“簡化辦事程序,反對拖拉扯皮?!?984年7月,在習近平的倡議下,全縣開展了“效率月”活動。他鮮明提出:速度就是效率,協調就是效率,簡化就是效率,責任明確就是效率,最小失誤就是效率,辦一件事成一件事就是效率。
之前,縣商業局就發生過一起典型的“拖延癥”事件。25個基層供銷社著急等著與縣商業局簽訂承包合同,但反復折騰了好幾個月,合同還躺在該局抽屜里“睡大覺”,一份也沒落實。
行動怠慢、拖而不辦或頂著不辦的要追查責任,直至停發獎金、調換工作——“效率月”活動開展后,縣商業局大力整頓作風頑疾,30多名干部一竿子扎到基層供銷社,兩天就與25個基層供銷社和13個公司簽完了承包合同。
時任縣財政局局長的楊瑞柏清楚記得,為了加強黨員干部的學習教育,習近平曾多次對全縣正科級干部進行考試??荚嚽?,縣委辦先通知各鄉和縣直單位的“一把手”,明確考試內容,讓大家自學。然后,選擇某一天,把大家集中在縣委會議室,發考卷進行考試。
“考卷題目都是習書記定的??纪旰?,他親自審閱試卷,但是不打分、不公布成績,而是針對考卷上暴露出的一些問題,專門開會講解,大家都覺得這種方法很有效果?!睏钊鸢卣f。
“效率月”活動開展后,各部門思想上重效率、工作上講效率,機關風氣為之一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