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3月24日,“天網2025”行動啟動。反腐敗國際追逃追贓工作迎來又一個重要節點——
十年前的3月,中央反腐敗協調小組國際追逃追贓工作辦公室作出部署,啟動“天網2015”行動。一張追捕外逃腐敗分子的天羅地網自此撒向全球。
有逃必追、一追到底的決心堅如磐石,意志百折不撓。“天網行動”開展十年來,截至2024年,共從120多個國家和地區追回外逃人員14048人,其中黨員和國家工作人員2999人,“百名紅通人員”已有62人歸案,共追回贓款666.2億元。
不斷擴大的戰果,成為反腐敗國際追逃追贓工作取得顯著成效的生動例證。
腐敗是社會毒瘤,古今中外,概莫能外。過去一段時期,一批腐敗分子攜款外逃,損害黨和國家形象,人民群眾痛恨至極。
在2014年1月的十八屆中央紀委三次全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旗幟鮮明指出:“國際追逃工作要好好抓一抓,各有關部門要加大交涉力度,不能讓外國成為一些腐敗分子的‘避罪天堂’,腐敗分子即使逃到天涯海角,也要把他們追回來繩之以法,五年、十年、二十年都要追,要切斷腐敗分子的后路。”
擲地有聲的宣示,吹響了反腐敗國際追逃追贓的號角。
追逃追贓是復雜的系統工程,涉及國內國外兩個方面,既是法律工作,又是外交工作,必須把各有關部門的職能、各方面力量資源整合起來。
隨即,中央反腐敗協調小組建立追逃追贓工作協調機制,把追逃追贓領域分散的職能和力量集中起來,逐步構建起上下貫通、橫向協作、內外聯動的工作體系。各級紀委監委明確追逃追贓專責機構,聚焦重點個案,實行“一案一專班”“一案一策略”,以釘釘子精神推動個案攻堅,追逃追贓取得顯著成效。
體系作戰、協同推進,釋放出一往無前的強大合力。十年來,追逃追贓工作創造了反腐敗和司法實踐若干個“第一次”:
從歐盟國家引渡職務犯罪嫌疑人浙江省紹興市新昌縣原常務副縣長姚錦旗;
成功通過異地追訴從美國追回中國銀行開平支行案主犯許超凡、許國俊;
對“百名紅通人員”黃艷蘭等在逃腐敗分子適用違法所得沒收程序;
……
追逃追贓工作有效切斷了腐敗分子后路,從根本上扭轉了過去“貪了就跑、一跑就了”的狀況,為反腐敗斗爭取得壓倒性勝利并全面鞏固提供了有力支撐。
2023年6月10日,外逃23年的“百名紅通人員”郭潔芳回國投案。這是黨的二十大以來首名歸案的“百名紅通人員”,也是開展“天網行動”以來第62名歸案的“百名紅通人員”。
當前反腐敗斗爭形勢仍然嚴峻復雜,反腐敗國際追逃追贓永遠在路上。
黨的二十大以來,在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下,中央反腐敗協調小組追逃追贓工作協調機制充分發揮作用,各有關單位和各級紀檢監察機關扎實開展“天網行動”和職務犯罪國際追逃追贓專項行動,持續發力、縱深推進追逃追贓工作,不斷強化對腐敗分子的高壓震懾。
2023年3月31日,陜西省西安市糧食局原局長李西安被從境外緝捕歸案,距離外逃不到兩個月;
2024年8月28日,海通證券原副總經理姜誠君被從境外緝捕歸案,距離外逃不到一個月;
……
隨著追逃追贓工作機制反應日益快速、協同日益高效,境外“快捕快遣”不斷取得新戰果,外逃人員負隅頑抗的時間正在不斷被壓縮,釋放出強大的震懾效應。
在全力追逃的同時,跨境追贓也取得明顯成效。2023年2月,“紅通人員”馮衛華違法所得沒收案一審公開宣判,裁定沒收馮衛華使用貪污、受賄、挪用公款違法所得購買的土地使用權、建造的地上廠房及收取的租金等收入,價值約3.47億元。2024年7月,根據我方提出的刑事司法協助請求,有關國家承認執行我國地方法院關于某在逃“紅通人員”的違法所得沒收裁定,沒收并向我方全額返還涉案資產,系我國追逃追贓和國際司法合作首例。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國際合作局有關負責同志介紹說:“我們綜合運用國際刑事司法協助、國內違法所得沒收程序等手段,多措并舉,有效提升跨境追贓質效。”
打贏追逃追贓這場攻堅戰、持久戰,比拼的是毅力,考驗的是能力,依托的是一支敢于斗爭、無私奉獻的追逃追贓工作隊伍。一些鏡頭記錄下了這些無名英雄的閃光時刻——
在某次緝捕遣返行動中,外逃人員公然阻撓并武力威脅執法人員,我執法人員處變不驚、沉著應對,斬釘截鐵地回擊逃犯:“我們有強大的祖國做后盾,即便犧牲也要將你們遣返回國。”
在追捕某中管干部案件關鍵涉案人時,該外逃人員精心預謀、“銷聲匿跡”,追逃工作專班一面在國內抽絲剝繭挖掘線索,一面在國外協同外方日夜兼程開展摸排,不到一個月就將其緝拿歸案,展現出優秀“獵人”的堅韌和敏銳。
……
緊盯不放、百折不撓、接力推進,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這是追逃追贓戰線同志們的堅守與奉獻。
十年來,“天網行動”共從境外引渡79人、遣返712人、緝捕1986人,近年來引渡、遣返總數明顯上升。
透過這組數字,可以讀懂追逃追贓工作這些年來的變化。
追逃追贓工作不僅實現量的突破,而且實現質的提升,從勸返為主逐步走向綜合運用緝捕、遣返、引渡等多種手段,方式方法更加靈活,規范化法治化正規化水平不斷提升。
與此同時,積極適應治理涉外腐敗現實需要,反腐敗國際合作不斷深化,有效拓展了合作平臺和渠道,進一步強化了共同打擊跨境腐敗的國際共識,為反腐敗斗爭營造了有利外部環境。
2024年9月24日至27日,國家監委與聯合國毒品和犯罪問題辦公室共同舉辦聯合國全球反腐敗執法合作網絡全體會議。會議高級別論壇通過《關于加強執法合作、拒絕腐敗避風港的北京共識》,彰顯了中國在反腐敗領域的國際影響力、道義感召力。
據統計,聯合國全球反腐敗執法合作網絡自2021年啟動建設以來,迄今已有126個國家的232個反腐敗執法機構加入網絡,成為全球最具代表性的反腐敗執法合作平臺。
依托反腐敗執法合作條約體系,密織司法執法合作網絡,中國的反腐敗國際朋友圈日益擴大。
截至2024年,我國已經與83個國家締結引渡條約、司法協助條約、資產返還與分享協定等共178項,與63個國家和地區簽署金融情報交換合作協議。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中國以成功的反腐實踐和鮮明的政治立場,廣泛凝聚拒絕腐敗避風港共識,為全球反腐敗治理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