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油茶;桉樹;混交林;套種;造林技術;經營效果;廣西國有欽廉林場
中圖分類號:S725.2 文獻標志碼: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5.10.082
擴大造林空間、實現復合經營是目前林業發展的趨勢。廣西國有欽廉林場(以下簡稱欽廉林場)推行“油茶 + 桉樹”種植模式,取得了一定成效。基于此,結合欽廉林場混交造林實際,介紹混交造林技術,并說明該模式的經營效果,以期為相關應用提供參考。
1林場概況
欽廉林場地處廣西南部,地形以丘陵為主,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具有氣溫高、降水豐富、光照強、無霜期長等特點[1]。欽廉林場土壤中全氮含量在0.019%~ 0.092% ,有機質含量 0.61%~2.81% ,pH值為 4.5~5.5 。由此可見,欽廉林場地的地形、氣候、土壤等條件,適宜油茶、桉樹生長。2022年,欽廉林場按照《“油茶 +N′′ 復合經營技術指南(試行)》要求,將石灣分場石灣工區作為示范林,推行油茶優勢樹種與桉樹復合經營模式,在桉樹林中套種油茶 300hm2 目標經營期為10年。預計到2032年采伐時,桉樹平均胸徑在 20cm 以上、樹高在 23m 以上、 667m2 出材達 13m3 ;油茶預計3年試產、6年達產,達產后預計每年每 667m2 結果量在 1000kg 以上。
2 造林技術
2.1選種
選種需要堅持適地適樹原則,立足欽廉林場的地形條件、氣候條件、土壤條件。營造混交林時,欽廉林場選擇品種為DH32-29、已造林3~6年的桉樹林;油茶則參照《全國油茶主推品種和推薦品種目錄》,選擇適合丘陵地貌、亞熱帶季風氣候的油茶品種,包括廣西林科院培育的義臣、義雄等“義”字系列的香花油茶及岑軟2號、岑軟3號等品種[2。在苗木選擇方面,優先選用2~3年生I級容器苗,要求苗高25~35cm 、地徑大于 0.2cm 、根系發達完整、無病蟲害、植株健壯、無機械損傷的優質種苗[3]。種植前需要煉苗15d以上,通過采取降溫、放風、適當控水等措施,使其能夠適應移栽林地的條件。
2.2 林地清理
為提高混交林的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桉樹林中套種油茶之前,需要通過林地清理為油茶創造有利的生長條件[4。清理工作包括清理、扒帶、催腐、留樹等,即砍除林地內所有雜草雜灌,伐根低于 10cm :沿等高線清理出一條寬度為 100cm 的帶,要求將帶內一切雜灌鏟除干凈直至露出表土。同步進行伐根催腐,采用藥液催腐的方法,將 41% 草甘麟溶液均勻涂抹在伐根處;已長萌芽的伐根要先將萌芽條從樹樁基部剝離,劈裂1/3以上處的皮部,并將 30% 草甘麟溶液涂于傷口。留樹則是桉樹每隔13株留3株,其余的挖除,要求保留桉樹可形成整齊縱向帶。
2.3 挖定植穴
在套種油茶的桉樹林地,留下的每3株桉樹之間挖6個定植穴用于油茶栽植[5]。油茶與桉樹間距 3.0m ,油茶間距 2.5m 。油茶定植穴要求坑底寬 40cm 、坑深60cm ,將表土和心土分開放置。此外,合理開挖排水溝,以均勻分配地表水到梯帶各段,做好多余地表水排除工作。
2.4定植補植
參照廣西地方標準《油茶栽培技術規程》(DB45/T472—2018)開展油茶定植、補植工作[。欽廉林場一般在3月左右定植油茶苗木,通常在陰天或雨后進行。定植之前澆透定植穴,根據杯苗類型處理苗木,薄膜袋營養杯苗需要去除塑料袋后將苗放人穴內;無紡布輕基質營養杯苗則可不不去除無紡布。將苗木栽入定植穴時需要保證苗木直立,填土時將表土與基肥(鈣鎂磷肥 2.5kg 穴-)混合鋪入穴內,后覆蓋心土并踩實,定植深度要求滿足嫁接口平于或略高于地面 0.5~ 1.0cm 。于定植后30d左右檢查油茶的生長情況,一旦發現死亡株或者生長不良株,應按照技術規程要求進行補植,確保油茶成活率在 95% 以上[。
2.5撫育管理
2.5.1除草
欽廉林場的氣候條件不僅適宜油茶、桉樹生長,還為雜草生長提供了條件,如果雜草過于茂密,則不僅影響混交林地的光照及通風效果,而且會與油茶、桉樹爭奪養分,阻礙其生長,進而影響混交林的經濟效益[8]。因此,欽廉林場對混交林地的除草工作高度重視,制訂了科學的除草方案。一般在油茶定植前即需要視天氣及雜草生長情況噴施1次噴除草劑,可每公頃使用 10% 草甘麟水劑 500~700mL 兌水30~40kg 進行噴施。油茶定植后1年,雜草高度約40cm 時采用人工方式進行除草。清理出的雜草禁止堆放在油茶樹下,需要立即運出造林地,以免引發病蟲害。
2.5.2追肥
桉樹套種油茶混交林培育 1~3 年時,每年2月、4月在與植株距離 40cm 處開挖施肥溝,寬 20cm 、深15cm ,每株施人有機肥 0.5kg ,覆土超出地面。混交林培育第4~5年,于2月在樹冠投影邊緣部位,挖30cm×20cm×20cm (長 × 寬 × 高)的施肥溝,每株施入硫酸根復合肥 0.25kg ,覆土超過地面。造林第5年之后油茶進入盛果期,每年6月施入壯果促花肥,每株施入硫酸根復合肥 0.25kg ,用定量器將肥料均勻撒入溝內,回土蓋肥將坑填平,回坑時需要將泥團搗碎至直徑小于 2cm ,當日追肥當日回土。
2.5.3 整形修剪
對于油茶修剪,需要剪密留疏、去弱留強,對于弱樹應重剪,而強樹則輕剪。最佳的修剪時間是每年10月后至春梢萌動前。此時進行修剪,主要剪除枯枝、病蟲枝、寄生枝、交叉枝、細弱內膛枝、腳枝及徒長枝等。這樣的修剪方式能夠優化樹木的生長結構,減少病蟲害的發生,保證養分集中供應給健康且有生長潛力的枝條,從而促進樹木的健康生長和提高油茶產量。
對于桉樹,需要在每年3月、5月修剪萌枝、枯枝、病蟲枝、過密枝等,以改善造林地的光照條件,增強樹體的通風性,降低病蟲害發生概率。在進行桉樹修枝的過程中,需要做到切口平滑順直、不留樁。整形環節,確保樹冠均衡發展,形成開心形或圓頭形的樹冠形態。
2.5.4 病蟲害防治
油茶主要病蟲害及防治措施如下。1)油茶炭疽病。油茶炭疽病主要由膠孢炭疽菌引發,一旦發生,果、葉、枝梢和花蕾等均會受害,果實受害最為嚴重,出現褐色斑點并逐漸擴大為圓形黑色病斑,使果實易開裂。治療炭疽病可采用以下方法:及時清除病果、病枝、病葉,進行焚燒或深埋處理;早春新梢生長后噴 1% 波爾多液或 80% 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700倍液進行預防;4一5月通常為發病初期,可噴 45% 咪鮮胺水乳劑800倍液進行防治;6—9月發病高峰期噴 1% 波爾多液、 25% 絡氨銅水劑800倍液,每兩周噴施1次,交替使用。2)油茶軟腐病。油茶軟腐病主要為害油茶葉片,染病葉片出現黃褐色或黃色斑點并逐漸擴散,并且面積擴大、顏色加深,嚴重時會導致病葉從基部脫落。針對該病,可使用 50% 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噴施2次進行防治,2次噴施間隔3d。3)油茶尺蠖。油茶尺蠖嚼食嫩葉的表皮和葉肉,導致葉片缺刻。發生該蟲害時,可每 667m2 安裝1盞黑光燈對其進行誘殺;還可在其幼蟲期噴施 20% 氰戊菊酯乳油2 000~3 000 倍液或 2.5% 魚藤精乳油 300~400 倍液進行防治。4)茶木蛾。這類蟲害主要為害油茶樹枝、樹干,一旦防治不及時,會影響樹體養分、水分的持續供應,導致油茶枯萎。可使用 20% 氰戊菊酯乳油2 500倍液噴霧防治 1~2 次[10]
桉樹主要病蟲害及防治方法如下。1)桉樹青枯病。桉樹青枯病病原菌為青枯極毛桿菌,四季均可發病,高峰期在7一9月,發病率約 10% ,分急速發病型和慢速發病型。桉樹青枯病以預防為主,需要重視林間管理,及時除草修枝。桉樹幼苗期發病,需要及時就近掩埋或燒毀病苗,并用生石灰消毒土壤;成年木患病可用 25% 青枯靈可濕性粉劑800倍液、 72% 農用硫酸鏈霉素可溶性粉劑4000倍液噴施防治,每7天噴施1次,連續 3~4 次。2)桉樹焦枯病。該病主要為害葉片,染病葉片出現燙傷狀灰褐色病斑,邊緣有白色透明菌絲,致使葉片脫落,嚴重時整株死亡。防治該病,應及時清除病株、病枝,并用生石灰消毒土壤。可使用 5% 菌毒清水劑600倍液或 50% 速克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每7d噴施1次,噴施 2~3 次。3)桉蝙蛾。桉蝙蛾以桉樹葉片為食,其大量食用葉片影響桉樹光合作用,致使樹木衰弱、死亡。防治該蟲害,可于林間每 667m2 安裝1盞黑光燈,防治率在 90% 以上。桉蝙蛾幼蟲期及蛹期可使用150億孢子 ?g-1 白僵菌可濕性粉劑林間噴撒或蛀道注射,減少害蟲數量。針對成蟲,可用 4.5% 氯氰菊酯乳油 2250~3000 倍液均勻噴霧,每7d噴施1次,連續 2~3 次。
2.5.5 桉樹管理
桉樹套種油茶初期,為種油茶砍伐的桉樹即可作為木材,保留的桉樹每株適當在根部噴灑 70% 草甘麟可溶粉劑 20mL 控萌。在油茶生長過程中,通過塊狀間斷采伐的方式實現造林地二次間伐,控制桉樹采伐面積在 35~65hm2 ,連片采伐面積小于 300hm2 ,確保桉樹保留株數始終在 225~300 株 ?hm-2 。
3 混交林經營效果
欽廉林場石灣分場石灣工區示范林于2022年開展“油茶 + 桉樹”復合林造林工作,2024年成效如下。1)成活率。調查混交林桉樹與油茶的成活株率,均為100% 。2)生產效益。“油茶 + 桉樹”經營模式中,油茶與桉樹形成了多林層、異齡、多樹種、多層次混交的林分,保障了林產品供給的多樣化、優質化,實現了人工林可持續經營和油茶產業綠色發展的雙重目標。3)經濟效益。油茶 + 桉樹混交林樹木生產力最大能夠達到每年每公頃 11.76t 每 667m2 桉樹大徑材出材量 4m3 ,目前桉樹套種油茶模式下桉樹每公頃采伐可獲得 45000~75000 元的收益,油茶掛果后將獲得更高的收益。
4結語
欽廉林場以示范林的形式推出“油茶 + 桉樹”混交林經營模式,在基本成型的桉樹林中套種油茶,經營效果顯著,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土地資源利用率,創造了可觀的經濟效益。通過應用科學的混交造林技術,欽廉林場有望實現更大規模的混交造林,為當地林業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參考文獻:
[1]梁國輝,葉維軍,周軍.桉樹與油茶混交造林技術與營造效果[J].農村科學實驗,2024(18):136-138.
[2] 劉雨杭.桉樹種植技術及撫育管理措施:以廣西國有高峰林場為例[J].農村科學實驗,2024(18):121-123.
[3] 歐成軍,余玉珠,黃蘭清,等.桉樹不同復合經營模式技術探討[J].安徽農學通報,2024,30(3):35-38.
[4] 侯立英,何金旺.湘林系列無性系油茶良種種植適應性調查[J].園藝與種苗,2024,44(9):7-11.
[5] 黃巨璧.淺談上思縣桉樹產業發展現狀與推進建議[J].上海農業科技,2024(1):6-7.
[6] 蔣林林.另辟蹊徑發展油茶“林中林”:廣西綜合施策挖掘油茶造林用地潛力[J].國土綠化,2023(9):50-53.
[7] 王芳.油茶林立體復合經營技術初探[J].農村實用技術,2023(4):98-99.
[8] 張劍,字強,張龍,等.油茶與桉樹混交造林技術[J].鄉村科技,2023,14(6):127-129
[9] 林中興.混交林營造與生態林業建設探析[J]農業災害研究,2022,12(2):188-190.
[10]蔡守平,詹芳芳,林和再,等.油桐鷹尺蠖幼蟲對4種寄主植物的取食選擇性[J].福建林業科技,2024,51(1):38-40.
(責任編輯:劉寧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