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F323.3 文獻標志碼: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5.10.053
臨沂市位于山東省東南部,地理位置得天獨厚,東靠日照市,西與泰安市、濟寧市、棗莊市相接,南鄰江蘇省,北接淄博市、濰坊市。臨沂市地跨北緯34°22′~36°13′ 、東經 117°24′~119°11′ ,總面積17 191.2km2 ,轄3區9縣,常住人口 1 099.31 萬人。臨沂市屬溫帶季風氣候區,光熱資源豐富,降水充沛;地勢西北高東南低,有沂山、蒙山、尼山3條主要山脈自北向南延伸,控制著沂述河上游流域,向南則形成臨郯蒼平原,是山東省三大平原之一,非常有利于農業生產。臨沂市是全國重點商品糧基地,2023年糧食種植面積64.7萬 hm2 ,總產量426.5萬t,農業總產值超1000億元。在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加強臨沂市基層農業技術推廣,推動先進適用技術在農村地區廣泛應用,對提升當地農業現代化水平、增強鄉村發展活力意義重大。
1 農業技術推廣概況
1.1主推農業技術類型
臨沂市是山東省重要的糧食生產基地,農業技術推廣以糧食種植技術為主導。在鄉村振興戰略的推動下,臨沂市結合當地農業生產實際,重點推廣了一批增產增效技術。例如,臨沂市大力推廣小麥高產優質新品種,如濟麥22、魯麥18等,并配套測土配方施肥、精量播種、病蟲害統防統治等增產技術;在玉米生產方面,臨沂市著力推廣密植節水高產模式,增加單位面積株行數,并引進滴灌等節水技術;水稻方面則重點推廣兩優系雜交籽粒稀植高產模式。此外,臨沂市大力發展經濟作物種植。在花生生產方面,臨沂市著重推廣“深耕翻、廣覆膜、增密度、防早衰”這4項關鍵增產技術,大力推廣高產花生栽培技術模式,選育山花、日花、花育等多個花生新品種;在果樹種植方面,臨沂市重點推廣現代化蘋果標準園管理技術;蔬菜生產則主推日光溫室大棚種植模式和設施園藝技術[。各類農業技術的推廣使臨沂市農業生產的現代化水平不斷提高。
1.2 農業技術推廣情況
臨沂市高度重視農業技術推廣工作,組織基層農業技術推廣人員常態化開展推廣行動。2024年,全市共舉辦了111期麥田管理培訓班,培訓指導了1.74萬人次的專業技術人員、種植大戶、合作組織負責人和科技帶頭人;同時印發12.69萬份明白紙,受益農戶超過48萬戶。這些培訓的開展和宣傳資料的發放,有效地示范帶動了0.53萬 hm2 冬季麥田的鎮壓,并指導防治了0.73萬 hm2 病蟲害。此外,臨沂市積極探索將信息化手段應用于農業技術推廣,建立了“智慧農業云平臺”,借助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技術,實現作物長勢、病蟲害實時監測,指導農戶做出生產決策。臨沂市通過多渠道、多形式的農業技術推廣,不斷提高農民種植水平,為當地糧食豐收增產奠定了堅實基礎。
2存在的問題
2.1推廣體系不健全
盡管臨沂市近年來加大了基層農業技術推廣力度,但從整體上看,推廣體系仍顯單薄,難以滿足現代農業發展的需求。1)推廣網絡布局不夠合理,區域覆蓋存在明顯差距。目前,臨沂市大部分推廣站點集中于縣城及周邊地區,輻射范圍有限,偏遠鄉村地區科技服務供給能力較弱,新技術在這些地區的推廣應用緩慢且滯后。2)推廣工作的組織協調性不足,缺乏高效的統籌管理和運轉機制。各級推廣部門仍是相對分散的“單打獨斗”,科研、推廣、應用等環節未能順暢銜接,資源共享程度低下,制約了體系發揮協同效應[。3)農業技術推廣隊伍的專業性有待加強。目前,臨沂市基層農業技術推廣人員主要宣傳的內容仍是傳統的農藝和植保技術,對于設施農業等新興領域的掌握程度較低,難以滿足農戶在現代農業生產中對專業技術服務的需求。
2.2推廣內容與實際需求脫節
當前,臨沂市基層農業技術推廣內容與農戶實際生產需求存在一定脫節,導致新技術的實踐應用效果受到一定影響。1)推廣的技術路線有待進一步優化完善。以品種選育為例,雖然臨沂市大力推廣了一批高產優質品種,但這些品種在耐逆性、綜合抗性等方面仍有欠缺,不太適合臨沂市一些地區較為貧瘠的自然條件。又如,設施園藝技術的推廣,過于注重規模化、標準化生產模式,而忽視了傳統小農戶在設備和資金方面的制約,與其經濟實力不太匹配。2)農業技術推廣內容的針對性和系統性有待加強。臨沂市作為全省主要的花生生產基地,現有的推廣內容主要集中在種植環節,而對于加工、流通、銷售等產業鏈后端環節的關注度不足,難以滿足農戶對提高產品附加值的需求。同時,臨沂市的耕作制度和模式較為單一,現有技術推廣缺乏對全程機械化、精細管理等集成模式的系統指導,無法很好地支撐農業現代化轉型。
2.3推廣方式單一
當前臨沂市基層農業技術推廣的方式手段相對傳統和單一,難以適應現代農業發展的新形勢和新需求。從推廣渠道來看,目前臨沂市農業技術推廣工作仍過于依賴線下的現場講解、實物展示等方式,缺乏新穎的線上線下融合模式。雖然臨沂市已初步建設“智慧農業云平臺”,但距離真正實現線上技術推廣、遠程診斷等服務功能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同時,推廣形式較為單調乏味,過于側重理論知識的傳授,缺少直觀生動的實踐指導環節。在推廣手段方面也有待創新。臨沂市農業技術推廣人員在進行現場講解時,通常僅限于單向的口頭傳授,與農戶的互動交流不足,無法更好地傾聽農戶的實際需求。同時,由于缺乏科學的調查評估機制,推廣效果的反饋跟蹤評價工作做得不夠到位,難以發現和改進推廣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2.4推廣經費投入不足
當前,臨沂市基層農業技術推廣經費投入不足。從總量上看,臨沂市財政專項用于農業技術推廣的經費投人較為有限,與轄區農業生產的實際需求及推廣工作的工作量之間存在一定差距。這不僅影響了推廣隊伍的進一步擴充,也制約了先進設施設備的配備和更新。在經費短缺的情況下,難以通過租賃、購置等方式足額配置覆蓋全市所需的各類智能化監測設備、噴灌機具等農業生產新裝備。現有經費投人結構也不太合理。大部分經費被用于常規的基礎性工作,如人員工資發放、場地租賃、資料印發等,而對創新性、前沿性項目的支持力度不足。例如,在人工智能、云計算等新技術融入農業技術推廣的嘗試探索過程中,往往缺乏專項的財力支持,難以在短期內取得實質性突破。此外,農業技術推廣項目的經費管理使用存在不夠科學的問題。目前,經費主要以財政直接撥款的形式下發,受年度預算等因素的制約,缺乏長遠謀劃;對經費的跟蹤問效和評估反饋機制也不夠健全,無法精準把握資金的實際使用效益。
3對策
3.1完善推廣體系,夯實推廣基礎
完善臨沂市基層農業技術推廣體系,是夯實推廣工作基礎、提高服務水平的關鍵所在。1)臨沂市相關部門應按照主導產業和主要作物的分布特點,重新規劃區域推廣站點的設置,構建專業化、高效率的推廣服務網絡。例如,在糧食生產大縣,可設立專門的糧食作物種植機加工技術推廣中心;在設施園藝和特色經濟作物集中的地區,則應著力打造集技術研發、示范、培訓等功能于一體的現代農業服務綜合體。同時,擴大推廣站點的覆蓋范圍,加大對偏遠鄉村和經濟薄弱地區的支持力度,確保新技術輻射到每一個角落[3]。2)各級推廣部門應協同合作,加強交流,打通各環節間的渠道,充分利用各種資源,形成上下一體的推廣格局。加強與高校、科研院所的協作,為推廣人員提供持續的理論和實踐支撐,切實增強基層農業技術推廣體系的創新活力。3)加快提高技術推廣人員的專業知識、技能水平,通過定期培訓和實地鍛煉,提高現有推廣隊伍在設施農業等新領域的服務能力。同時,積極引進農業科技人才,不斷補充專業化推廣力量。
建立健全推廣人員的職業發展通道,營造良好的工作環境,吸引更多優秀人才投身農業技術推廣事業。此外,建立嚴格的服務考核評價機制,將推廣人員的工作業績與職業發展掛鉤,不斷增強推廣隊伍的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推動推廣工作質量和水平的整體提高。
3.2優化推廣內容,提高服務精準度
優化臨沂市基層農業技術推廣內容,提高服務的精準性和針對性,關鍵是要緊密圍繞臨沂市農業發展的實際需求,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的原則。對于臨沂市這樣的糧食生產大市,應加大對主導品種選育技術的推廣力度,重點瞄準提高作物抗逆性、綜合抗性等方面的短板,從源頭上保障豐產豐收。同時,將精細管理、全程機械化等現代生產模式的系統集成技術納入推廣范圍,幫助農戶降本、提質、增效[4]。對于臨沂市的經濟作物產業,推廣的重點應放在精深加工和高值化利用等產業鏈后端環節,提升農產品的附加值。以花生為例,可從良種選育、標準化種植、產品加工等全產業鏈條上系統推廣相關技術,形成一套完整的推廣服務體系。針對臨沂市不同地區的地域特點,技術推廣也應區別對待。對于資源條件較好的地區,可重點推廣設施農業、智能農業等先進生產模式;而對于生態環境較為脆弱的地區,則應著眼于提高單位面積產量,推廣節本增效和生態環保的種植、養殖模式。
3.3創新推廣模式,注重信息化應用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臨沂市急需順應時代潮流,大力推進農業技術推廣與現代信息技術的深度融合。1)臨沂市應充分利用互聯網、移動通信等新興載體,構建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推廣新模式。可借助微信公眾號、直播平臺等渠道,開展種植技術的在線培訓和遠程指導,打破時空界限,實現對農戶的精準服務。同時,臨沂市可建立專業的農業視頻網站,集中展示農藝操作流程,為農戶提供隨時可查閱的教學資源。2)臨沂市要大力推進人工智能、物聯網等前沿技術在農業技術推廣中的應用。可利用人工智能圖像識別技術,對農作物的生長狀況進行智能監控和分析,及時發現病蟲害等問題并提供防治建議;也可借助無人機、傳感器等設備,構建田間作物生長大數據庫,為精準種植決策提供依據[5。3)臨沂市應注重將虛擬現實等新型技術引入推廣過程,可嘗試推出基于虛擬現實的交互式教學軟件,增強推廣形式的生動性和體驗感。
3.4拓寬資金來源,完善經費保障
臨沂市應當順應農業現代化的發展要求,努力拓寬資金來源渠道,完善經費保障機制。1)臨沂市應充分認識到農業技術推廣在推動鄉村振興等方面的重要作用,適當加大財政專項資金的投入力度。同時,注重資金投人的持續性和穩定性,避免因年度財政預算的波動而影響推廣工作的正常開展。2)充分發揮政策導向作用,積極吸引和鼓勵社會資本的投入參與。可采取政府購買服務、政策性貸款貼息等方式,為農業企業、科研院所等主體參與農業技術推廣提供政策支持。同時,臨沂市可嘗試建立推廣收益分成機制,引導農業龍頭企業、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主動投資技術推廣活動,形成多元化的經費來源格局。3)完善經費的使用管理,建立科學合理的經費分配機制,根據實際工作任務量合理核定各縣區推廣經費,確保資金使用的精準性。此外,加強經費使用的全過程管控,建立第三方審計評估機制,提高資金使用的透明度。還要注重對推廣項目的績效評價,將資金使用效率與下一年度經費預算掛鉤,強化經費使用的約束機制。
4結語
加強臨沂市基層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建設,夯實推廣工作基礎,對于促進當地農業現代化、實現鄉村全面振興具有重要意義。臨沂市應當完善推廣體系頂層設計,優化推廣站點布局,加大對農業技術人才的培養引進力度,構建專業化、高效率的推廣服務網絡;同時創新推廣內容和方式,實現技術供給與農戶實際需求的精準契合,提高推廣工作的實效性和吸引力。此外,臨沂市需要拓寬經費來源渠道,加大財政投入力度,吸引社會資本參與,并完善經費使用的管理機制,為推廣工作提供堅實的資金保障。只有全方位加強基層農業技術推廣能力建設,臨沂市農業科技進步才能行穩致遠,現代農業發展才能在質量和效益上取得整體性突破,助力鄉村全面振興。
參考文獻:
[1] 胡玉芹.山東臨沂花生覆膜高產栽培技術[J].農業工程技術,2024,44(9):62-63.
[2] 劉士亮,陳明慧,曹永貞,等.臨沂市基層農技推廣機構三級同改聯創的做法與經驗[J].中國農技推廣,2024,40(1):21-23.
[3] 宋智華.基層農業技術推廣中常見問題思考[J].云南農業,2024(7):18-19.
[4] 吳雪梅.基層農業技術推廣體系的構建與效果評估[J].河北農業,2024(6):59-60.
[5] 耿修豪.山東高莊鎮基層農業技術推廣中存在的問題與解決建議[J].農業工程技術,2023,43(25):14.
(責任編輯:劉寧寧)